|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渝铜城市铁路:起于重庆最大客运站 重庆西站 经西永、土主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璧山、铜梁,在铜梁接已建渝遂铁路、绵遂铁路到绵阳。
建成后,将是重庆到遂宁、绵阳直线铁路。
一、项目工程概况
1.项目背景
承担成都至重庆间主要铁路客货运输的成渝线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标准低,能力小,线路较长(成都至重庆铁路长504km,成渝公路340km),长期超负荷运行。从成都和重庆至广州则需绕行川黔铁路和湘黔铁路。长距离和低速度运输制约了川渝地区的社会经济良性发展,迫切需要开辟新的铁路通道。(
铁道勘察设计部门于1999年开展了遂渝铁路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同时进行了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设计部门在线路走向上提出了三个大方案—经合川取直方案、两跨嘉陵江方案、经铜梁璧山取直方案。
2.地理位置和线路方案
工程位于四川盆地中部—东南部,涉及四川省和重庆市。三个线路方案起点均为达成铁路的遂宁车站。
贯通方案经过四川省遂宁市、重庆市的潼南县、铜梁县、合川市和北碚区。线路出合川车站后折向东南,穿越全线最长隧道——九峰山隧道(长6356m)进入重庆市北碚区,然后以全线第二长隧道——白云寺隧道(长4112m)穿越缙云山,最终接入回龙坝车站,正线全长约141km,贯通方案新建长度最短。
两跨嘉陵江方案同样经过四川省遂宁市,重庆市的潼南县、铜梁县境、合川市和北碚区,不同于贯通方案的是工程从合川至北碚的线路为了绕避缙云山,采取了两次跨越嘉陵江的方案。在澄江镇和草街镇间第一次跨越嘉陵江,在既有襄渝铁路和公路嘉陵江大桥之间第二次跨越嘉陵江,最后接轨于北碚车站,正线全长145km。
璧山取直方案经过四川省遂宁市,重庆市的潼南县、铜梁县和璧山县,线路在铜梁县西泉镇穿越全线最长的西泉隧道(长7880m);线路最终在重庆市北碚区与渝怀铁路相接,正线全长约149km。
从建筑长度看璧山取直方案最短而两跨嘉陵江方案最长;从静态投资看璧山取直方案最小,两跨嘉陵江方案最高。
3.环境影响专题论证
《新建铁路遂宁至重庆线环境影响报告书(1999)》预审后,有关部门又多次组织各行业专家对工程穿越缙云山自然保护区、西泉风景名胜区和小三峡风景名胜区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了专题论证。
l1999年10月,铁道部与重庆市领导共同协商,要求进一步对经缙云山方案和经璧山取直方案进行论证。评价单位和设计单位有关专业人员再次对现场进行了理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并于2000年2月编制完成了《白云寺、西泉隧道工程环境影响论证报告》。
2000年3月7—9日,来自国家环保总局评估中心、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铁科院西北分院、重庆市环保工程设计研究院、重庆建筑大学、西南师范大学的七名不同专业(环保、地质、生态、地下工程结构)的专家参加了由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和重庆市计委联合召开的关于成渝快速铁路通道白云寺、西泉隧道工程环境影响专题论证会,会议结论认为“璧山取直方案”西泉隧道、“经缙云山方案”白云寺隧道存在重大的环境风险,不宜采用,建议采用两跨嘉陵江的线路方案。
2001年9月,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在重庆就“璧山取直方案”西泉隧道、盐井沟隧道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再次举行高层专家专题论证会,评价单位和设计单位为此多次对璧山取直方案现场进行了踏勘,对西泉隧道所在的西泉镇的生产生活用水、农业生产用地进行了详细调查。
环保专家专题论证会最终形成了以下主要结论:
(1)西泉、盐井沟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具有岩溶、石膏层、煤层瓦斯、煤层采空区、局部浅埋等不良地质问题,可能发生岩溶突水、涌水现象;西泉隧道穿越1005m石膏层,石膏层是控制西泉隧道、盐井沟隧道丁程可行性和影响工期、投资的主要因素。若施工处置不当,会影响隧道周围地下水的环境保护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地质、环保专家认为,基于目前勘探水平的限制,在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地下水系内部关系难以预测的情况下,本方案具有极大的环境风险。一旦隧道施工处置不当,引起地下水位、水量、水温下降,地表水流疏干,破坏地下水原有循环体系,将直接影响西温泉风景区的生态平衡,也将影响隧道顶部及附近地区、工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引发严重和复杂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其后果难以弥补。
(3)隧道专家认为,根据目前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水平和正在进行施工的富水、高水压(4.3MPa)园梁山隧道的修建措施,采用四种超前预报方法,采用光面、减震钻爆法,应用复合式衬砌进行支护,采用以堵为主,限排为辅,现场采用动态信息化设计、施工等配套技术,可以降低建成该隧道的风险。
设计单位的研究表明,璧山取直方案西泉隧道、盐井沟隧道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静态投资比合川取直方案多5.78亿元;此外,引入重庆枢纽在团结村至回龙坝间形成复杂的疏解群,与规划预留的兴隆场编组场结合差。根据环境影响论证意见,结合工程投资比较,不宜采用璧山取直方案.
璧山县投入100亿元加快“畅通璧山”建设
2010年12月15日 09:35:26 来源: 璧山网 编辑: 璧山信息中心
一是投入63.9亿元搭建“三高四纵七横线”骨架公路。“三高”即渝遂高速公路及支线、成渝高速公路复线、成渝高速公路;“四纵”即南北方向4条纵向大通道;“七横”即东西方向7条横向大通道;构建璧山—主城、璧山—合川—南充等六条对外综合运输通道,提高对外运输能力与效率。
二是投入25.5亿元建设成渝城际铁路客运专线璧山段、渝铜城市铁路等。
三是投入10.5亿元提升加密公路等级,建立城乡互通微循环公路网。加密公路总里程963.6公里,其中三级、四级公路建设里程分别达55.8公里、907.8公里,实现“镇镇通二级、村村通四级,乡乡通公交”的目标。
四是打造县城客运中心和三个区域中心客运站,新增农村公交线路40条。
=========
第一方案(走合川)的遂渝铁路已建成
现在重庆方面准备复活的是,以前的第三方案
潼南铜梁壁山重庆西取直方案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九绵遂渝铁路
准绵遂渝直线铁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