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9-13 09: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洪灾后卫生防病知识
近日我县遭遇了暴雨袭击,许多地方相继发生洪水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为了能在抢险救灾的同时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特编辑健康防病知识如下:
一、洪涝灾后易发哪些疾病?
在洪涝灾害期间及灾害过后,renti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下列疾病:
1、消化道传染病:肠炎、痢疾、伤寒、甲肝,甚至还可能发生烈性传染病霍乱;
2、虫媒传染病:疟疾、乙脑;
3、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
4、食物中毒;
5、其他疾病:红眼病、皮肤病等。
二、几种常见病的预防方法
1、消化道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的预防方法
(1)防止食物及水源受到污染,不喝未经消毒处理的水;
(2)不吃fubai变质食物;
(3)不吃毒蘑菇等有毒的食物及被农药、化肥等污染的食物;
(4)不用脏水漱口和洗瓜果、碗、筷等;
(5)食物中毒发生后要及时报告和抢救。
2、虫媒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1)千方百计防蚊、驱蚊;减少露宿机会;有条件的地方可使用蚊帐,药物防蚊、驱蚊;
(2)对病人早发现,及时报告,早治疗;
(3)必要时预防服药及接种疫苗;
(4)加强“除四害”(蚊子、老鼠、蟑螂、苍蝇)工作;
3、其他疾病的预防与处理
1)红眼病:在灾害期间容易发生和流行。
(1)不用脏手揉眼睛;
(2)做到一人一巾。
2)皮肤病:
(1)尽量减少在水中浸泡时间;
(2)防止蚊虫叮咬及各种皮肤感染;
(3)出现皮肤症状及时找医生诊治。
三、灾后卫生防病知识
洪灾后,灾区的环境卫生急剧恶化。易造成粪便、垃圾堆积,蚊蝇大量孳生,严重污染环境;人员密集,居住拥挤,易发生传染病流行。因此,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灾区必须及时动员群众搞好环境卫生。
1、临时住址的选择
一般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避免洪水,山体滑坡等危险的发生。应尽可能靠近主要公路,以方便供给。
2、生活垃圾的管理
根据灾民聚集点的实际情况,合理布设垃圾收集站点,做到日产日清,及时将垃圾运出,进行垃圾无害化处理,同时用药物消毒杀虫,控制蚊蝇莩生。
3、个人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不乱扔垃圾,不乱倒污水,每天清理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要在住所内饲养禽畜,家畜要圈养,住所要经常通风换气,夏天防止中暑,冬天应注意保暖防寒。
4、保护临时性供水水源
水井要修井台、井栏和井盖,井周围20—30米内,不得设厕所、垃圾堆、牲畜圈及掩埋尸体等,打水用专用的取水桶,并在相关卫生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水质消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