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IT 十大谎言
) q! k+ ]+ M4 n: i) ETOP 10:电脑中辐射最大的是键盘
2 c9 @' |0 x9 \2 r8 h1 p$ `/ V8 Y3 Y4 Y# t9 P
你是否常觉得头重重的或记忆力衰退呢?4 |, j. |! E' r% z# H9 T Z
) H' a3 X% I, @% h0 E, e6 N 趴着睡觉的时候要记得把计算机关机,而不只是把屏幕关掉而已。因为只把屏幕关掉是无法杜绝辐射线的,而且我们都是趴着睡,头直接对着计算机,哪天得了老人痴呆症或脑瘤就来不及了。, P$ _& {7 {3 L9 E2 Q
6 J; d/ X; G8 f; @4 B% S
常坐在计算机桌前的你,是否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而且坐姿不正确,总感到莫名肩颈疼痛,甚至无心工作?现在请你做个小测验,请你向左侧方向望去,然后将头 45度朝下慢慢弯下,动作做到这里,你的脖子颈肩是否感到不正常的酸痛?假使有上述症状,可要小心了,因为你很可能得了现代计算机文明病?? “胸廓出口症候群”。
% b, Y% S: a$ L. G6 E1 U- h* R& n5 f4 S) o6 `% w/ W+ ^* O
你知道计算机的辐射量是多少吗?
, p/ c9 [6 P" L( i6 `
# I2 e+ X/ V2 l1 o% t4 J/ u F* W 1.键盘1000V/m
- L1 I7 B. ]6 H$ I
9 N+ l) U: @1 q; x% }* l3 g 2.鼠标450V/m
4 T' W4 u$ D. }5 S$ F
" w7 u$ T7 t& a; o: H- \6 E0 I 3.屏幕218V/m% X; m' M8 |- n# s
+ Y: W/ C8 }" R: k: W" q! [
4.主机170V/m8 }9 P) l; ^ F8 B0 F
@4 r" Z0 I& Y
所以,在你使用计算机及享受上网乐趣时,请多加小心。0 U! `; T1 d/ W, v
" C( O+ j; H S
推荐:仙人掌除了可以攻击坏人,还有一项好处喔!据说在计算机桌前放置一盆仙人掌有助于减少辐射。" R; K8 l& Y: `% B) [2 c0 L
. V7 Q- f% J2 B& }, O+ v' | 危害度:18 D4 U! r7 K" r
7 M5 [, ]! ~! }) T7 B; A, s; K
这篇文章的造假水平实在一般,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电脑机箱里的电路元件以及显示器上的辐射要比键盘多的多,最后推荐的仙人掌更加增大的全文的恶搞气氛。
- a5 X) V& y) P# d) W7 x0 o5 K' O' d* M0 {8 j
& f8 e1 r9 G$ z+ o& o% e, e
二、TOP 9:改个参数、加个软件,XP的启动速度就变快4 F9 e/ W" a# y9 I+ o0 K8 T
: E {% b, y# [) \$ U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所谓的对boot.ini优化来加快windows启动速度的措施:把每一个启动项末尾的fastdetect修改为 nodetect。从字面上来看,是把启动的快速检测改为了不检测,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boot.ini里面的参数列表中没有nodetect这个参数,使用这个杜撰出来的参数,也许不会出现问题,但是是否能够加快启动速度还是一个未知数。! U# D+ E# n* m0 k$ ?* Q
$ n! e8 p* K7 c* O
但为加快系统启动速度,有些人还是痴心不改。碰巧的是,微软发布了一个叫做Bootvis.exe的程序,而且里面有一个菜单下面有一个 “Optimize System”的选项,于是就出现了一种优化启动的技巧:使用Bootvis.exe能够加快Windows XP的启动速度。( v) K4 \6 V4 I5 ^
' A. k2 \) V3 {3 F- } 事实上呢,Bootvis.exe是一个微软提供给系统设计师和软件开发人员的可视化性能追踪工具,开发人员能够用这个工具追踪系统启动或唤醒上出现的问题。但很遗憾的是,该工具被用在了很不恰当的场合。0 y- _5 G' q) A' j+ i$ _0 G
; o! T4 ~, m d9 e l x2 u
危害度:2 Q5 b( t! O8 A2 \- U5 X e" x
1 M7 `% E7 z2 ?9 w( [; ^$ B
除了欺骗别人感情、浪费宝贵时间之外,还有可能影响系统性能和稳定性。/ \% d7 K, P) J2 I
& @0 S0 T4 |* [5 S& \+ z" ?
% M# ~& {' a2 g I( q+ I' n 三、TOP 8:骗人的“ADSL优化大师”
, b# J% k9 Z* g) k8 N$ s1 d/ c& _/ }9 R0 Z3 B: @7 R
“ADSL优化大师”这个软件即使在现在都可以在各大下载网站看到,但这是个天大的谎言,作者的行为是给程序员脸上的抹黑,是对公众智商的一种侮辱!3 O3 N9 g6 H6 F3 o7 i7 k6 J8 C! E
; L" c1 c% l& |2 x) M, o) g' y' B 下面摘录了一位网友的剖析:
6 J! |" e' v {% c0 \2 {3 O
* E- S$ z; M1 K( H 现在就开始研究一下这个所谓的ADSL优化大师!打开ADSL优化大师所在的文件夹,里面还有一个文件夹snadsl1.0,打开一看,发现这里面的文件是和上层目录一样的,在这些文件里有一个F1.EXE的运行文件和主运行文件ADSL优化大师.EXE的文件大小,修改日期是一样的,奇怪难道是一样的文件?运行的结果验证了我的猜想!更绝的还在后面!安装目录里还有许多adsl.ilk .pch .pdb和f1.ilk .obj .pch .pdb等一些文件!这些事做什么?从文件名来开像是一些编程的源文件,由于我没有装VC 所以无法验证,这不重要!
; S4 U% z, x+ x5 Y9 q1 ]: a9 v2 o& m4 L6 m) @8 F
有办法验证这些是什么东西,有没有用?!方法就是“删掉这些文件”再运行“ADSL优化大师.EXE”(狠吧?),好了!删掉了!运行!这时 “神奇”的发现程序竟然还是能正常运行!这下真相大白了!原来这些文件都是垃圾!是来伪装软件容量的!经过检测能使此软件“正常运行”所需的文件只需要 “ADSL优化大师.EXE”或“f1.exe”其中的任何一个!大小是152KB!可见除此之外的文件1.4MB都是用来作“迷彩服“!(能想出这点骗人的伎俩,软件作者真高!)再说说运行时的嘀嘀的响声,好了!我们一起来做个测试,关掉adsl猫,运行ADSL优化大师,哈哈!发现了不是!程序还是能正常运行,是不是还是有嘀嘀的响声!哪里来的声音?机箱里面的PC喇叭呗!
0 O) [# c1 h4 b6 ~9 o/ I$ e2 r
# ~7 x& U+ H/ U; i& p2 |8 G 危害度:3
: Y$ [/ ] Q7 C! ^' S& E' |9 {) V" b* a {
长期玩弄用户,如果不经披露,难说它还要收费!
1 x/ P3 { z! ?) @5 M) n: @
( [, E$ [* ?- D1 i1 f7 i/ n" b5 G+ T2 z" u
$ p+ V* K/ A. ], S9 I# \3 q
四、TOP 7:QQ将要全面收费
, I$ n" s* @+ Y. z6 h/ l2 r* m2 z% d+ d8 p( h
12月底实行收费制度,由于OICQ的用户与日俱增,为了服务器更稳定,更迅速,请你将好友栏中人数控制在三十人内,并把这个消息发给大家,只要发20个,你的号码将自动被电脑记录,所记录的号码,将会再免费试用三年。有何意见,请在腾讯之窗家园论坛中注册留言......
5 }- ]; l. ]+ p相信很多人都在QQ上收到过这个消息;其实,腾讯不可能这么目光短浅:在MSN、网易泡泡、UC等即时通讯软件的夹击下,拱手让出自己的用户群;除非它就要破产了。/ e; h% _( g# S! z
$ R2 z2 g" ^5 H% p# c
危害度:4
7 E% J5 Z0 m, n7 Y1 p3 i
0 D5 p- Q* N2 c1 l2 Y 欺骗了国内几乎所有的互联网用户,也有少部分用户因此抛弃QQ上的好友,转移向其他的通讯软件。
2 I& c8 J& j0 D1 q5 Y y/ U. y$ _' }( c8 m8 }: S7 w$ a! ]% l. a. h
2 U% d0 q) ]) K
0 o6 a' E2 J0 @ W" y 五、TOP 6:去掉QoS的20%,让网速快起来5 D4 L+ A" R" o( ~% F
/ Z; ^* e% y/ _/ I 安装完Windows XP Professional之后,运行gpedit.msc,打开Windows XP的组策略,然后找到“计算机配置→管理模板→网络→QoS数据包调度程序”一项,修改为0%,这样就可以解除Windows XP保留的20%的网络带宽。这个“技巧”可能是Windows XP面世以来,传播得最为广泛的谣言。
3 r6 d0 o' i: w* Z$ i: N5 t2 D0 \$ Y p) k2 Z$ l2 ^
但问题真的如上所述那样,Windows XP一直保留了20%的带宽了吗?答案是否定的,被保留的带宽是用于一种在Windows 2000里面引入的新技术??QoS(即:联网服务质量),而且,不是说这20%的带宽就一定会被占用,事实上,只有在使用了QoS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API编写应用程序需要访问网络的时候,才会利用到这20%的带宽。如果这些使用了QoS API的应用程序没有访问网络时,所保留的带宽仍然能够被其他应用程序所采用。2 m* _' \1 f9 n; w
) b7 C; J: |) z: E 微软专门针对这个问题,在代号为KB316666 的知识库里面作了详细说明。而组策略里面修改的数值指的是当使用了QoS API编写程序需要访问网络时能够使用的最大带宽量,如果我们设置为0%,那就意味着使用QoS API编写的应用程序不得不和其他应用程序争夺有限的带宽,可能产生的后果就是需要优先通信的数据没有得到优先权。当然,QoS这个本来用于改善网络质量的新技术也就丧失了意义。0 U! M" b P) k; n, f% ]
5 t, @- r" T# O9 `; t9 x8 R& N 危害度:5
: m3 |8 }# {: W6 h" s
' V; z0 V' U9 L 因为属于技术性层面的欺骗,很容易让人迷惑,一些“技术人员”还能说出一大堆道理......
: F$ f. q8 p* }0 v9 c6 A$ z& H6 e" z& Z4 F% f( ^9 i% Z
5 |6 }+ s2 t8 O. u+ o6 a; M
) Q2 ^0 S4 b* m2 E0 J* V
六、TOP 5:下载软件BT是硬盘杀手
% {. ^7 J4 t/ X% R# ]. f% \+ A
7 V0 W# Z b* D/ y( J# ~. P) ? 这个谣言流传非常之广,极具迷惑度。究其原因,使用BT时,硬盘会拼命的狂响,有些杞人忧天人士就谣言起硬盘杀手。而且,越传越玄,最后就产生了一个十分具有说服力的说法:使用BT下载时,BT软件会不停的寻道,会损害硬盘!8 f1 Z0 V1 }9 B6 i% S" ]
5 h" U! i5 [( u9 w D; N
其实,根据他们的说法:Flashget等多线程下载也是会损害硬盘;甚至,你用的操作系统也是硬盘杀人。最好的保护硬盘的方法就是不要使用硬盘,不要给硬盘加电,保存硬盘时,要用铁夹子把硬盘永远固定,防止震动。! k7 } C% |; v
& R- \' } l* }5 c8 k" U 其实BT是个很好的下载软件,现在很多游戏厂商在发布DEMO时都使用了BT发布;在前不久,著名的暴雪娱乐就用BT发布了自己开发的网游《魔兽世界》。4 v9 f N4 K5 z: Q# r! F
" f1 o8 X( z& T0 H7 y 危害度:6+ w j8 i. q" V2 ~2 W
$ I w/ w8 ~# W( m" `$ R" T 让人们对一个好软件产生误解!严重阻碍了一个好软件的推广!
( M; B( S2 B9 E$ \ C4 y$ p0 W" A9 i8 s
& {# t, [1 s/ Y9 Z8 n! G) M# i9 G# `5 H
七、TOP 4:AMD不允许用户自己涂硅脂
/ w9 S. R) r1 T% ^: F0 ]: C3 o! a1 q5 _& p) A" L9 N* C
如果你问任何一位超频玩家,他都会告诉你涂上的厚厚的硅脂是使CPU的性能达到最好的基本部份。现在对于那些超频者来说有一个不太好的消息:使用任何硅脂都将使你所享受的AMD质量保证无效。& P1 r: |7 `: D
8 F$ `' Z0 M, y; u8 R( e+ X% F 当然有个例外。显然Shin Estu G 749是获得AMD批准的。但问题是谁知道上哪里去买到它。现在最为流行的硅脂是Arctic Silver的。可是它不被许可,所以如果你使用了就意味着你违背了AMD的质保协议。
1 j0 I0 K6 l1 f" c9 K0 o; k! n, R' i6 F' [* ^! k! g4 P
Arctic Silver的产品是好的。可是,现在AMD的姿态有些奇怪,毕竟大多数的AMD用户都是对其非常忠实的,可是AMD似乎在偏离为用户服务的宗旨了。
' _" H6 u5 L& q# |# `0 ^* D: T) E) f" W
在最新的Opteron零售版上,既没看到捆绑所谓的Arcticsilver Etsu G749导热膏,也没有任何指定导热膏的建议。谣言不攻自破。$ K6 h3 V' }' _7 |$ K, X# Z
$ K9 d; U# w* p" v3 } 危害度:6& z; W7 V% _ T2 Q% b9 ~5 V, D
3 F5 C7 I/ A \% b: x" ?) @5 f# { 破坏AMD形象,制造谣言者居心叵测。1 @# Q, Y w2 I+ X6 f% J
3 i. P( N+ a! ]8 L5 j' m$ W0 } - g% J+ W5 e, W
8 a/ U. o, c& n' D! f5 r
# W, A/ _2 f! |
八、TOP 3:SVCHOST.EXE是病毒" m& ~5 c. ~% n
( n e/ l! q2 X% e; _
冲击波,一种在2003年8月份出现的病毒,一度给计算机用户造成了极度的恐慌。进入2004年,冲击波少了很多,但是冲击波“惊魂”却没有减少。据不少报道称,很多人一看见系统有SVCHOST.EXE进程,就说自己感染了冲击波,甚至很多人开始认为,SVCHOST.EXE就是木马程序的伪装外壳。
5 K$ K+ `: a& a( [8 t( _但SVCHOST.EXE 本身却是Windows操作系统中一个正常的进程。它是基于NT内核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用于管理系统服务的一个程序。在Windows 2000中,一般有两个该进程;Windows XP中肯定会有四个该进程。Server级别的操作系统里面,SVCHOST.EXE进程数目更多。通常,SVCHOST.EXE文件存在于% systemroot%system32目录下和dllcache目录下面。其他目录出现SVCHOST.EXE就可能不正常了。' V& \% _9 u, j3 N0 E1 A. u. W! y
# H q6 V! p! J* s; V- S y: c! V 所以,面对这个进程大可不必谈虎Se变。在正确的目录下也别去强行删除这个文件。大家如果要鉴别是不是系统提供的SVCHOST.EXE的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查看SVCHOST.EXE的原始路径即可。9 \* d2 I2 i$ o" |
' _; q: s }$ x6 O8 E8 J3 B0 z' U
危害度:8
7 q+ F9 L( v* c: T# [$ T9 `3 I) {; M6 z( Z
破坏用户正常使用,去删除一个永远不可能删除的“病毒”,会让用户发狂的!4 f+ n8 \2 V5 m1 p% J" [) D
" f. b4 Y5 n& y* f- d# a) q* v! N9 V
" ^( G: _/ |5 r4 T W+ U
6 R+ S: e7 b4 u
1 U9 o8 ?$ p/ t. L九、TOP 2:一封告诉你如何查毒的邮件
# k. X/ n; |* A- F- R1 T0 | e* W3 U0 v- C% M" ^ }
您好!
* K% b5 g) g: O- o! V! O$ T
% q9 d' A" z1 d$ ^* d( @2 N 很抱歉,为了系统安全还是检查一下吧!
( q: A! [% x: j6 P7 n6 V/ ]3 P- A% }2 H, r3 N2 C( P
我的电脑有这个病毒,查查你的有没有?
9 s9 S. }5 E( m- T: M
8 B; H1 D- y# E1 p 很抱歉告知您这个坏消息,但是一个名叫BlankA的病毒已经通过一个联系人进入了我的电脑并破坏了我的地址簿。由于您在我的电脑簿中,所以您也可能在您的电脑找到这个病毒。诺顿或其他杀毒系统都无法探测到这个病毒。
9 ~4 Q2 i4 e' l( F; z/ O0 ~1 k
; N9 V2 o3 w4 i( B' L+ V$ o 它在破坏系统之前会在您的电脑中隐藏14天。不论您是否发邮件给您的联系人,它都会自动由邮件、地址簿发送出去。# O. ], u# x8 n* e! o
, O, f. I o* c2 {1 g" e# k 请按下列步骤找到并删除它:
" B0 f/ i( e* }9 i9 V9 Y' w( v& p* }/ H9 L1 {
1.点击“开始”,然后选择“查找”
?3 p8 e+ n5 H
; E% `. a8 K" J2 j8 _ 2.在“文件和文件夹”中,敲进:jdbgmgr.exe
|/ j$ H( @/ {$ b' B$ G8 R0 P. ]4 t7 G. W* Y |' M* r
3.请一定在您的C盘和其他驱动器下所有子文件夹中查找。! E- }& Z% q7 j
5 W) J4 l( W" E+ k& ]2 f
4.点击“开始查找”
% Q* i' E S7 J/ z3 ^
- `6 {$ y: }3 z/ e1 a0 z 5.这个病毒有一个泰迪熊图标并且名为jdbgmgr.exe,千万不要打开它!$ T/ G5 H6 _* _
5 b( c" x! q" _1 K1 R) n. ~ 6.点击操作栏中“编辑”,选择“全选”来选中它而不是打开它" ?0 r5 j7 C" G& X- z* d3 w% U# a' D# l
! y) ^4 @) l! r8 b2 ?# G: B 7.现在点操作栏中的“文件”,再选“删除”。它将被扔到垃圾箱中。
& V* ?4 E( P4 A1 v* P: e7 a2 U b$ e: P6 `& z% @
请清空垃圾箱。( A! K" w0 h. T7 [8 C
1 q# B2 j& k( P9 w% m# u# {8 A' D 如果您在电脑中找到了这一病毒,请务必联络您地址簿中所有人,使他们能尽快清除它。! r" ]/ G) @4 n' n }. A* [# M
4 v$ U5 V+ ?: p- ~% i 一封极具欺骗性的电子邮件正在网上四处散发。这封被伪装成一份病毒防治报告的电子邮件,对Windows系列的用户发出警告,声称系统中的 “jdbgmgr.exe”为一种病毒,可以在感染PC两周后损害整个电脑系统。这一谎言正在被许多相信自己已经被感染的PC用户四处散发,希望能帮助其他受害者清除这个病毒。; @" g* S; I) z1 a8 o+ J# I7 p
6 q) p0 J* @- D 微软就这一消息,专门发布了说明文档Q322993来澄清真相:“jdbgmgr.exe”文件是 Java调试管理器,是所有Windows 系统中所安装Java软件的组件。一旦删除此文件,可能会导致一些Java applets和*****程序停止工作。目前,存在一种被称为W32.Efortune”的病毒的确有可能感染这个Java调试管理器文件,不过,该病毒至今并没有大范围传播。之前所有的病毒警告Email皆是人为作怪,请大家不要相信。6 e% M4 z) N8 W1 g
4 x" Z; O& E+ g. _% p 危害度:9
% C; R1 n' K& @& W% R6 l) i, z$ q; N1 j# K3 F
子虚乌有,让人删除系统文件,使系统无法运行某些程序!8 S u3 l7 U& L1 s
6 X! t' m& w+ y$ U' X" U
; V5 n: ~ u6 L; x7 j
% e5 \. z6 r. T8 p& b* W: i- D十、TOP 1:Ghost让硬盘容量翻倍
' A' r0 f8 `5 q' Z4 D) T$ f A9 J5 ~4 ~3 K, K) b% f8 M# ~( T- }" x+ w
你只需要准备两块硬盘和一款Ghost2003软件,就可以把硬盘容量成倍地扩充。甚至在一些网站上还给出了在Windows下的磁盘增加容量截图和上述方法的详细流程(具体操作不在这里描述)。这篇来自国外网站的翻译文章,引起不少网友的猜测和兴趣。把硬盘免费增容这是谁都愿意做的事情, 80GB的硬盘突然变成120GB或者更多,谁都想吃这份免费的午餐。但最终的试验结果让不少网友纷纷遭殃。1 F0 B& N9 [/ t# d7 j4 [, M6 Q. t* o
9 r6 B$ i6 I5 {% `- ?. O+ q 就这个问题,我们特意咨询了赛门铁克(Symantec)相关技术人员。他们看了上述方法后,表示因这种做法而产生的一个新分区肯定是不可用的,如果向该分区写数据还可能会损坏其他正常分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少硬盘分区表文件是没有经过微软技术认证的,这就导致Ghost可能会因为某种操作,在Windows 操作系统中对硬盘分区发生误认,而产生对硬盘分区表的误识别问题。这样的问题,最有可能发生在两块不同品牌硬盘之间的镜像备份与恢复操作上,但这是一种比较偶然的现象。
6 x- n/ g) Z V8 t8 W. T/ j2 m: l3 X( V: B0 j
危害度:106 V6 T; j( H: s& u2 F9 u' a& i
) I+ j8 N# d7 _+ G! u2 k
损害硬盘,破坏数据!危害度据TOP10之首,各位网友格外需要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