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吴泽勇 记者 梁界波) 日前,从省经信委传来重大喜讯:经开区申报创建的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终获批通过。据悉,这也是全省首个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这块颇具分量的牌子,将助推国开区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道路上更具魅力和潜力。
自今年7月初提出创建到成功获批,创建全省首个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工作历时半年。从最初起草《关于建立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的请示》及实施方案,并几易其稿最后于8月7日定型,市委副书记、国开区党工委书记杨天宗,市委常委、副市长刘云带领市级相关部门和国开区到省经信委、省重大办汇报协调。9月17日,省经信委副主任方存好一行莅遂调研并对国开区创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市委、市政府及国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对创建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终于拔得头筹,获批建立全省首个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前所未有地把遂宁国开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方向定格,就是要做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坚固基石和配套基地,就是要打造具有遂宁特色,融合成渝发展优势的区域经济发展示范区。
国开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成功建设全省首个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将有助于加速推进国开区电子产业的壮大及发展。接下来,国开区将在三方面着力推进。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规划选址区域高标准、高质量、加速度建设。力争2014年底建成首批4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及配套管网、水电气等要素,把承载电子信息企业的平台夯筑扎实。二是研究政策,要用政策引导产业,产业撬动企业,企业带动项目,项目拉动投资,要把中、省、市出台的政策研究透,利用好。三是把盘活存量、引进增量和孵化变量的动力激活。力争到2015年,新引进电子信息企业100家,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15亿元;到2018年,累计新引进250家,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最终形成产值1000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