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尽精微 致广大 : g. r0 n4 F1 l" d
# @8 E6 O" H) \- P* s4 o
—中央美术学院既古老又年轻的校训 . Q) B, Z) x9 C2 d; P# M
* S+ Q. \9 @) I 这是一条古老而年轻的校训。“尽精微,致广大”出自《中庸》第二十七章《修身》。她古老,在中国人的思想长河里漫游两千多年;她年轻,2013年中央美术学院95周年校庆时才安家落户,正式成为中国最高美术学府的校训。
8 i$ h, N* D$ J R, D
B7 T& Y+ l4 q& ?! u9 g- r2 E1 D& l6 w 校训的选择称得上是实至名归。校庆期间,校园网征集名师画语录,近60%的师生选择了徐悲鸿当年在美院教学时倡导的理念:“尽精微,致广大”。现任院长潘公凯说,这六个字体现着中央美术学院师生始终坚守的“修身、治学、研创、报国”的原则和情怀,体现着中央美术学院始终坚持的“注重使命、崇尚学术、尊重人才、兼容并蓄”的传统与精神。 图为潘公凯题写的中央美术学院校训(资料图片) 9 l$ M$ r" F3 q# K) }* W; A9 R
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是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教育学府,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端。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一个月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和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合并,并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立美术学院,毛泽东主席题写院名。1950年1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当年春暖花开之季,在北京王府井校尉胡同5号校址举行了成立典礼。0 D! n4 h' I, w3 f- u
/ L) q; W- @) i! b" h% b% U
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徐悲鸿担负着探寻新中国美术教育发展方向的重任。他在充分认识中西造型艺术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肯定西方艺术探索与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经验,倡导东方美学思想与审美品格的“尽精微,致广大”“宁方毋圆、宁拙毋巧”“提炼取舍”等一系列教学主张;他以素描为基础,创造了解剖学、透视学与“默写”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确立了“穷造化之奇,探人生之究竟”等教学原则。, j$ S" j6 T& ^8 J0 K
7 K4 h9 u1 @" W. q- ]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戴泽回忆说,徐悲鸿最喜欢给学生们的题词便是这六个字,“尽精微,致广大”。而这条教学理念何以对美院师生产生如此重大与深远的影响?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回忆在美院时的学习生活,他说,素描训练,留给学习者除造型的技能外,更深刻的部分似乎是教师的品格、对学术和事业的态度与方法,通过每一笔的处理,通过交换感受的点滴小事,使学习者从一个粗糙的人变为一个精致的人,一个训练有素,懂得工作方法的人,懂得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中明察秋毫的人。
2 ^0 l3 e$ L& ^! [1 l
0 T0 O* z: ]0 C9 E3 ]& W2 p" n 近百年的历史,美院培养人才的谱系中,大家辈出,星光闪耀。他们回味在美院的学习生活,无不觉得受到这个教学理念的滋养与磨炼。油画家刘小东说,当年毕业时朱乃正先生写给他的赠言也是“尽精微,致广大”,这种师承关系,这种口耳相授,正是一个学院学术的坚实来源。* e: v% M" I. v
# t! g6 V' ^/ f, p" t
几代美院人实践,逐渐凝聚形成中央美术学院的精神品质,成为美院人认可的核心理念。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说,这一校训的内涵历久弥新,美院人在自己的专业中永无止境地追求精益求精,在自己的人生中永无止境地追求更高的境界、更宽的视野、更大的胸怀。7 f# X* s! F/ m9 {2 z% B" `
" g: A% z1 T6 o9 r' d. L 校训的确立,明晰了教与学的精与微,格与局的广与大。它缩短了名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变换的场景,永恒的思想。
' ]% l1 y, s* ?, K% j6 C
+ Q% C) j- A) t7 R' x: G" Z. I7 c2 M* k 素描就是素描,校训就是校训,它就这么简单,所以它这么重要。
; m' c- p* j- ^6 u D& _& S+ ^; Z
1 _: _9 D: X' q p: [+ V% m% Z' W! c0 k$ Y/ _5 c6 i+ j z/ G6 T
转自:http://www.cdgkms.com/newinfo.aspx?iy=1&id=208
( F9 [+ C' n) u8 Q2 Z5 o*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