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今天上午到办公室的时候,门卫送来了今天的报刊和信件,其中有遂宁市广德寺办的刊物——《慈悲之光》。闲着无事,拆开来大略地翻阅了一下,看到有一篇文章,名曰:《广德寺内的观音文化》,署名是**法师。
观此文,实为剽窃、抄袭而来。
第一部分“广德寺简介”,其文字内容在乃若干年前就被李旭初老师用白Se油漆书写于广德寺哼哈殿内左侧黑底木板上的“广德寺简介”,那个时侯的某法师可能还在文字上可能还“嫩”得很,绝不可能出自他之手。为了便于大家认清事实,特从把那位“法师”大作中的“广德寺简介”部分放在下面,另外,还从网上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找来极为近似的内容,那可是人家在2003年11月04日 星期二就正式发布出来了的。
某法师的大作这样写的:
广德寺,位于遂宁城西三里许的卧龙山麓,始建于唐初,名石佛寺,距今近一千三百多年了。唐代宗大历二年,无住禅师应东川节度使杜济礼请,莅寺森弘禅宗顿教,并更寺名为“保唐寺”,建十方丛林,创立禅宗支派保唐宗,声誉远播,盛极一时。唐代宗敕赐为“禅林寺”、德宗敕赐为“善济寺”、昭宗敕赐为“再兴禅林寺”;北宋真宗敕赐为“广利禅寺”;明代武宗赐“广德禅寺”。历代高僧辈出,影响深远,曾受历代帝王十一次敕封。明代极盛,僧众千余,主领川、滇、黔三百余山。寺外林木森森,碧绿醉人,历代名宦学者,称其“岩壑之胜甲于一方”,明代有“西来第一禅林”之称;寺内殿堂雄伟,佛像庄严,亭阁栉比,傍山梯进,花木成荫,中外众信游人,年逾百万。
寺院占地五万五千余平方米,现在建筑面积已达二万七千余平方米。广德寺古建筑群全川第一(达八千余平方米)。寺中文物有唐塔、宋碑、宋赐玉印、明代圣旨枋、明碑、明赐玉印、清缅甸国王赠送的玉佛,实为稀世珍品,善信敬仰。民国二年(1913)郭沫若游寺观赏极为称赞。
1985年广德寺开放,按十方丛林制度规范管理,现有僧伽近百人,寺内办有佛学院,设有法务流通处、素餐厅、图书馆。公元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广德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的网站http://homelife.scol.com.cn/2003/11/04/83463540.html这样写道:
广德寺,位于遂宁市区渠河以西的卧龙山侧,始建于唐大历二年(758年),距今近1300年。唐初名石佛寺,克幽(无住)禅师莅寺阐教,声誉远播。唐赐“禅林寺”、“善济寺”、“再兴禅林寺”;宋赐“广利寺”;明赐“广德寺”。历代高僧辈出,影响深远,曾受历代帝王十一次敕封。明代极盛,僧众千余,主领川、滇、黔三百余山,众信游人,年余百万,历代名宦学者,称其“岩壑之胜甲于一方”,标为“西来第一禅林”。该寺外林木森森,碧绿醉人,寺内殿堂雄伟,佛像庄严,亭阁栉比,傍山梯进,花木成荫。寺区35729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0675平方米。其古建筑居全川第一,年代久远属全川第三。宋塔、宋碑、宋赐、玉印、明代圣旨枋、明碑、明赐玉印、缅甸玉佛,实为稀世珍品,善信敬仰。当年郭沫若游寺观赏,极为称赞。广德寺被列为四川全省重点佛教寺庙保护单位。 (敬国富)
某法师抄袭没有,大家一目了然。
接下来,文中的第二部分“建筑造像”、第三部分“碑刻”、第四部分“匾额”、第五部分“对联选”、第六部分“题词选”、第七部分“诗文选”。这六部分的内容几乎都是出自《广德寺志》,而且绝大部分文字都是原文。
第八部分为“观音珠宝印”,文字如下:
“广德寺至今还珍藏有两枚由皇帝敕赐的玉印,其中一枚是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四年(1011)正月敕与广德寺,至今(2008)已有997年。印乃新疆和田玉制成,上踞雄狮为印纽,印面文字为“勅赐广利禅寺观音珠宝印”,两边则饰以双龙戏珠以及海水,雕刻精细,工艺精湛,可谓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
广利禅寺乃宋真宗所敕的寺名,但何以在印上出现“观音珠宝印”呢?因为在唐昭宗时,遂州刺史王简在善济塔处挖掘出来广德寺开山祖师克幽禅师的“金锁骨”,当时遂传克幽为观音之化身,但这种说法只限于民间。至宋代,宋真宗确认了克幽为观音之化身、广德寺为观音道场,遂敕“观音珠宝印”予以证明。这枚玉印的存在,证明了在中国历史上最早由朝廷确认的观音道场是广德寺这一史实。 ”
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大吃一惊,这不是我写的文字吗?怎么成了某寺监院**法师大作中的一部分了呢?
记得《慈悲之光》创刊的时候,那位监院法师叫我也拿点东西去刊登在上面,我以不会写文章而推脱,他再三说,最后一次他对我说:“凡是《慈悲之光》的编委都要拿出东西来刊登,你对广德寺的文物比较熟悉,可以写点这方面的东西。”如是之下,我把以前根据《广德寺志》以及自己的心得撰写的《辉煌敕赐史 六宝镇古寺》一文拷贝给了他,作为应付。因为觉得文中很多东西不是自己的发现,所以这篇文章拷贝给某寺监院的时候也没有署自己的名。但是《慈悲之光》第一期出来之后,发现自己的名字给署上了,还加了“法师”两个字,不知情者还以为我和那位法师一样,好当那个什么狗屁“法师”呢! 而他每一篇文章都署名**法师,让人可笑。
《辉煌敕赐史 六宝镇古寺》一文,早在2007年02月02日 19:56就被我发表在本空间里了,其中介绍“观音珠宝印”的原文将贴在下面,供大家和某寺监院的上文进行对照。在此还需说明的是,当时因为那位监院要求我交给他的文章把文字控制在1500字以内,所以我进行了删节,拷贝给他的那一篇《辉煌敕赐史 六宝镇古寺》中的“观音珠宝印”的介绍文字抑或就是现在出现在他《广德寺内的观音文化》中第八部分的文字?对此,我将寻找《慈悲之光》第一期作为对照。
我写的“观音珠宝印”的介绍原文如下:
其六,宋印:乃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四年(1011)正月敕与广德寺,至今有996年的历史了。印乃新疆和田玉制成,上踞雄狮为印纽,印面文字为“勅赐广利禅寺观音珠宝印”,两边则饰以双龙戏珠以及海水,雕刻精细,工艺精湛,可谓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
广利禅寺乃宋真宗所敕的寺名,但何以在印上出现“观音珠宝印”呢?因为在唐昭宗时遂州刺史王简在善济塔的位置挖掘出来广德寺开山祖师克幽禅师的“金锁骨”,当时遂传克幽为观音之化身,但这种说法只限于民间,没有得到朝廷的承认。宋真宗两次敕封广德寺,第一次在998年,时隔13年之后再次敕封,即是通过对克幽灵迹瑞相之查证,遂敕“观音珠宝印”,确认克幽为观音之化身、广德寺为观音道场。这枚玉印的存在,证明了在中国历史上最早由朝廷确认的观音道场是广德寺这一史实,因为普陀山在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才正式建寺。由此也可见遂宁的观音信仰年代久远,源远流长。
某寺,著名的观音道场,千年古刹,而今又被遂宁某些无知而自恋的人称为“皇家禅林”,而堂堂名寺的监院,在人前俨然一副高僧大德的嘴脸,口头上经常挂着观音菩萨的精神,自认为是承担弘扬观音文化为己任的法师,竟然是如此的一个人物,宁不悲乎?!!把《慈悲之光》第一期中别人的文章,抄袭一大段而归于自己的大作,公然在同一刊物的第六期中发表出来,如此作为,也只有那位监院法师才有这样大的胆量和气魄,换句话说,也只有他才这么不要脸!套用网络上常见的一句话:我见过很多不要脸的,但还没有见过这样不要脸的!
对那位不要脸的监院,还有那个《慈悲之光》编辑部,我保留起诉的权利,可能在适当的时候,请他给我一个说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