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船山农民 造出挖藕“洋机械”
人物简介:肖志军,男,现年48岁,家住船山区桂花镇大磨村,农民。
发明项目:挖藕机
获得证书: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性专利证书
不用挽起裤管下田抠泥,只要坐在一台利用柴油机带动的机器上,顺着种藕的水田慢慢前行,深埋泥中白花花的藕就会自动浮出水面。这就是船山区桂花镇大磨村农民肖志军造出的,目前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性专利证书的挖藕洋机器。
莲藕好吃采收难,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船山区桂花镇大磨村的退伍军人肖志军就想破解这个难题。二十年来,他历经艰辛总结多年种藕经验,自主创新,终于成功研制出了一台集挖藕、犁田、施肥、施药、除草多功能于一身的挖藕机。该挖藕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挖藕种田劳动强度低,效率高,不损伤藕,冰天雪地都能下水操作,解决了藕农天寒不愿下水采藕、冬天藕市场缺货的问题。
近日,记者来到桂花镇大磨村见到肖志军时,他正在自家的荷塘里操作挖藕机。记者发现这台挖藕机外观不怎么样,操作台上只有一台柴油机和一个方向盘,但记者发现只要一路走来,白花花的莲藕就会出现在面前。据肖志军介绍,它的原理就是利用水压将泥冲开,莲藕是空心的就浮起来了。附近居民都纷纷感慨:“以前都是人工挖藕,没想到的是,现在藕田里也用上了洋机器。”记者还了解到,以前人工一天只能挖100来斤,而这台机器每天可以挖900—1000斤,大大提高了效率。
据了解,在研制过程中,肖志军放弃了在外挣钱的机会,花去了家里的所有积蓄,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失败。在妻子和子女的支持下,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他找到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教授寻求帮助,终于在2005年研制出了最初的挖藕机。之后,他又对挖藕机进行了多次改进,最终成功研制出了现在这台能够实地操作的专利产品。
(记者 谭周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