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调查显示,强势突起的遂宁化工产业目前正遭遇能源瓶颈,有业内人士指出,无论是生产要素的保障,还是推动整个行业的优化整合,都需要各方的协调支持,需要相关措施落到实处
遂宁化工产业热盼“动力”支持
对于遂宁本土化工产业来说,也许世界为之恐慌的金融危机并不可怕,而更令广大化工企业感到困扰的却是生产要素的短缺,例如天然气。2月上旬,在市化工协会组织的调研活动中,广大化工企业无不诉说着英雄“气”短的苦楚。
我市的化工产品以油、气、盐化工为主,这些化工产品的原料大多需要天然气。作为中央计划分配的宝贵资源,天然气又成为不可多得的抢手货。
与金融危机下大多数企业大喊资金短缺截然不同,由于诸如天然气指标不能到位而引起的一批化工项目缓慢甚至搁置的状况,让进行调研的市轻化工协会会长杨忠义十分感慨,目前我市的化工产业并未由于金融危机而造成市场萎缩,反而是“燃料”短缺让整个行业跑不起来!
利税过百亿
化工产业跃升全市工业龙头
2008年的本土化工产业增添了不少新的面孔,上海泰禾集团10万吨双甘磷项目落户于化工空白的安居、射洪2030三聚氰胺项目投产、盛马320万吨燃料油技改项目准备上马……这些重大项目的背后是本土化工产业突破飞跃的一年。
与其他行业在金融危机下紧缩相反,去年我市油气盐化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7.20亿元,利税翻了一番多,占全市工业实现利税的37.49%,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化工成为我市第一大产业。目前,我市共有规模以上化工企业42户,其中油气盐化工企业达到12户,从业人员拥有7000人之众。
杨忠义介绍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几乎都是外向型企业,由于我市的化工产品基本上都面向国内市场,因此整个行业除美丰尿素等个别出口产品外,几乎并未受到影响,反而乘势上升,跃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强势发展的影子在各区县更为明显。去年,大英县的油气盐化工已占全县工业比重的80%以上;射洪油气盐化工超过食品行业居全县工业之首,安居油气盐化工产业后发优势也凸显而出。
然而,当下整个行业并未因为去年的强势发展势头而欣喜,等待他们的还有一道几乎不可逾越的藩篱。
“燃料”不足
强势产业遭遇能源瓶颈
杨忠义介绍说,由于天然气指标不能落实,目前很多项目都不能按计划开工。细数之下,当真如此。由于需要的天然气指标只落实了不到十分之一,10万吨双甘磷项目目前进展缓慢;同样由于天然气指标未能落实,美丰60万吨复合肥项目仍在停留在纸上;而莹峰化工的20万吨高塔复合肥项目也同样由于上述原因让企业举棋不定。
据统计,目前全市化工企业申报的天然气需求达到10亿立方米,而落实到位的仅为2.8亿立方米。在杨忠义看来,天然气既是我市的优势却也是瓶颈。由于天然气一直由国家发改委和中石油统一划拨到各地,而各地对于天然气指标的争夺可谓白热化。
“天然气短缺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盛马化工320万吨炼油项目在十一五期间可能不能完成,实现百亿企业的目标很可能要等到2011年或以后。”某业内资深人士担忧地说。然而,原料紧缺的瓶颈是否就不能化解呢?市轻化工协会调研员蒋应伦说,实际上一些企业的天然气指标或者说既有的天然气资源是企业自身不能消化的,这部分资源完全可以进行整合。
例如,万通燃气曾以自身的浅层天然气开发资质向中石油置换了90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指标,但是万通燃气自身的需求根本消化不了,剩余的资源完全可以流转,然而由于体制性原因,这种流转始终不能成行。这便牵出另外一个热点,化工产业是否应该进行整合,形成集群化专业生产基地,促进本土化工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分工协作?
杨忠义说,不论是从环境保护还是整个产业发展的角度,化工企业都应该走入园建基地的路子。事实上,由于环保问题,几乎每个地区的化工企业都布局在整个区域的下游位置,而形成化工产业园的好处则不言而喻,园区内各企业之间既可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发展局面,也可让整个产业共同提升竞争力。
该协会最新的一份化工产业发展规划指出,我市目前的油气盐化工产品结构层次较低,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产业,每立方气生产的效益不足3元,这与市场规律的8——10元标准相去甚远,因此整个产业的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开发不够。
虽然种种瓶颈历历在目,杨忠义对本土化工业的发展仍充满信心:“我们的项目后劲足,有这个基础,发展的总体前景是大有希望的。”他详细地算了一笔账:盛马公司实施320万吨燃油技改后,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100亿元;美丰集团10万吨三聚氰胺循环产品链和洪达家鑫化工公司年产6万吨合成氨、联产5万吨甲醇、3万吨二甲醚项目建成后,主营业务收入有望达到20亿元;久大蓬莱盐化60万吨真空制盐装置及配套热电站、20万吨液体盐等项目主营业务收入可达5亿元;安居引进的泰禾公司和天赋军安相关项目达产后,主营业务收入能达到50亿元……
从这几笔账中可以看出,这将是一副未来几年整个化工产业翻番的美丽蓝图。“然而,无论是生产要素的保障,还是实现行业整合,都需要政府的协调,需要相关措施和工作落到实处。”某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