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9986|回复: 4

[遂宁商业] 行政区划调整老蓬溪焕发新活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0 17: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http://search.snxw.com/2008/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37&id=44551
来源:遂宁日报 发布时间:2008-12-10 09:33:24 
行政区划调整老蓬溪焕发新活力

  ——1997年蓬溪行政区划调整记略

  老蓬溪的地域,呈“人”字形。太分散的地域,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利于行政管理,不利于群众生产生活。行政区划的调整,早在大跃进时期就开始着手准备。

  现大英所辖地属老蓬溪县解放初期划定的老三区。在大跃进时期,经省、地认可,就拟报建立白花县——这是蓬溪区划调整的第一次尝试。当时,成立了市镇建设班子,从蓬溪老二区砍伐了一大批树木运往蓬莱,修建了县委大楼、招待所、邮电大楼和百货公司等,拟建的白花县颇有规模。后因连续3年自然灾害,国务院下达了停止修建楼堂馆所的文件,建县行动随之搁置。

  这一搁置就达30余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的工作的重点转移,特别是邓小同同志南巡讲话,犹如八面来风,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春天。

  迎着改革开放的春天,搁置的老蓬溪区域调整工作开始出现转机。

  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为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了不少地改市、市带县、县改市和分县、分区的好局面。当时,就近的绵阳、德阳等市,已划分了几个县、区,且邻蓬溪的中江,已开始了分县的步伐。在遂宁市,仅两县一区,给工作开展和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便。

  在外部环境和内部需要的催生下,遂宁市内萌发了区域调整的势头。

  1992年和1993年初,市中区拟分为安居县、船山区的方案已经得到省市认可,并报民政部待批。而此时,蓬溪分县还尚未列上议程。在当时的蓬溪县干群中,特别是在决策层中对分县的态度是肯定的,并开始向上争取,谋划分县工作。

  1993年3月8日,这一天对于蓬溪县区划调整来说,是重要的一天。民政部规划司司长张文范到遂宁考察,就市中区分县、区工作进行考察调研。由于各方面意见不统一,张文范将市中区分县、区之事搁置。在召开座谈会的当晚,蓬溪县将分县问题向张文范汇报,看到蓬溪的地图,张文范很吃惊,当即表示,这个县确实该分,可以着手按程序上报。

  抓住了这一机遇,打开了蓬溪区划调整的良好局面,开始了有关蓬溪分县的实质准备工作。

  市委、市政府对蓬溪分县工作非常重视。1995年6月的一天上午,由时任遂宁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何成炳同志牵头,召开蓬溪分县的会议,并研究请示报告写法、如何汇报以及县名的确定。

  1995年12月6日,遂宁市民政局受遂宁市委、市政府的委托,随省民政厅民政处领导一道,向蓬溪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传达了市委、市政府拟定调整蓬溪行政区划的意见。

  蓬溪的行政区划调整由此进入实质操作阶段,开始全面启动分县的前期各项工作。

  1996年11月20日,蓬溪县人民政府以[1996]191号文件向市政府报告,同意市委、市政府拟就的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将涪江以西的金元、通仙、智水3个乡和蓬莱、天保、河边、大英、玉峰、象山、隆盛、回马8个镇,共11个乡镇、18个居委会、71个居民小组、441个村民委员会、430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7.8万,幅员面积703.29平方公里,划归新成立的大英县管辖,并将红江镇的文武、永和、夏家沟3个村也划归大英。

  1997年4月,民政部规划局黄茹青副处长到蓬莱实地考察建县工作后,国务院以民行批[1997]23号文件《关于同意四川省调整蓬溪行政区划设立大英县的批复》,同意蓬溪行政区划调整。

  1997年11月6日,蓬溪县召开老三区11个乡镇书记和乡镇长及县上有关部门参加会议,宣布人、财、物一律冻结。蓬溪行政区划调整的大幕正式拉开。

  根据国务院民行批[1997]23号文件《关于同意四川省调整蓬溪行政区划设立大英县的批复》的精神,在遂宁市蓬溪县行政区划调整筹备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下,蓬溪县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从1997年11月19日开始,到12月28日止,历时50天,总的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划分财产物资,第二步划分人员。

  根据分县工作的需要,整个分县工作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1月19日至12月1日,建立领导机构,召开会议,统一思想,开展财产、物资普查,弄清家底,形成区划调整方案;第二阶段,从12月2日至28日,报市委、市政府审批方案,市批复文件下达后,各单位制定划分方案,县领导小组逐个单位审批方案,分设的两县按照市批准的方案实施交接;第三阶段,1998年1月后,处理遗留问题,两县开始正常运转。

  为确保整个区划调整工作顺利进行,建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蓬溪县行政区划调整筹备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督察、人事编制、财务、计划项目4个组。

  县委、县政府先后发出蓬委发[1997]38号《关于行政区划调整人员、财产、物资、资金划分的意见》、蓬委发[1997]69号《关于行政区划调整县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分配工作的实施意义》等一系列文件。并将大英镇更名为卓筒井镇,将红江镇的文武、永和、夏家沟48个组、2147户、7568人划归回马管辖。为分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按照市委批复的方案,划分到大英县工作人员906人及相关一部分物资。1997年12月28日大英县正式成立,诞生了共和国最年轻的县。

  行政区划调整后,蓬溪经济社会发展开始了新的跨越,特别是城市建设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

  2003年5月23日,蓬溪县委、县政府决定,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办公地点迁往城南经济区,加快了县城基础设施的发展,扩大了县城区域的发展,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提高到10万人。城市的扩容,加快了服务业、房地产等产业快速发展。同年,蓬溪县启动了旧城改造工程。先后完成了上下河街、仿古街等改造工程,并加快实施南北街旧城改造工程。2004年2月18日,县委、县政府以蓬委发(2004)4号文件《关于实施为民办实事新十加三工程的通知》,全线启动芝溪河城区段及两岸整治工程……

  经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近10年发展,让老蓬溪焕发了新的青春,今天的蓬溪又一次站在新的起点上,谋划着新的跨越!

  图片说明:行政区划调整以后,蓬溪的经济社会一如既往地发展,并在以往的基础上有所加快。不管是上游工业园逐步壮大,还是城南新区的迅速兴建,整个县城都在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附:1997年11—12月,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和国家民政部民行批[1997]23号文件《关于同意四川省调整蓬溪县行政区划设立大英县的批复》及市委、市政府的安排,蓬溪县于1997年11月19日至12月进行了行政区划的调整。将原蓬溪县所辖的蓬莱镇、隆盛镇、回马镇、通仙乡、天保镇、金元乡、河边镇、卓筒井镇、玉峰镇、象山镇、智水乡和红江镇的文武、夏家、永和3个村及家益村沿涪江河西岸的一部分划出设立大英县,大英县政府驻蓬莱镇。蓬溪县政府仍驻赤城镇。

  感谢老领导邓茂良、唐波的关心和支持。参考其著作《大英建县纪实》、《蓬溪分县纪实》而成,特此感谢。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0 21: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1 08:53: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曰,还以为蓬溪老二区要分了呐,老新闻也搬出来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1 21:28: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屁是吹得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1 22:30: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划人们不吃饭了。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