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本网讯:今(22)日上午,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如约而至,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也吸引了我市众多爱好者,在我市各地,无数市民仰望苍穹,亲身体验日全食带来的震撼之美。
为看日食
特地起个大早
上午7点,距离日食发生还有1个多小时的时间,不少市民已经早早地来到各自选择的观测点,做好观测前的准备工作。
“6点钟就起床了,平时可是要睡懒觉的。”正在家过暑假的某大学学生小刘和几名高中同学把观测点选在西门铁桥之上。他告诉记者,早在放假以前,他便联系以前的同学一起看日全食。按照以往的睡眠习惯,小刘一般要睡到上午9点以后,“这样的天文奇观500年才能遇上一回,怎么可以错过?”小刘说。
记者在犀牛堤、渠河路等地段发现,在早上7点左右,以往都是以40、50岁以上参加晨练的人群为主,而在日食发生当天,很多年轻人特别是放了假的学生纷纷早起,争相观测这一难得的天文景观。
观音湖畔
万人同赏天文奇观
“看得到太阳的地方,都能见到日全食。”22日,市民选择的观测点各不相同。呆在家里,泡上一杯淡茶,坐在阳台上或者是楼顶上观看日食的市民不在少数。而斗城附近的山坡上,也有观测者的身影。另外,渠河公园、中央商务区、涪江三桥附近等地也聚集了不少市民。
视野开阔,环境幽美,美丽的观音湖畔自然是大多数市民观日的首选。从早上6点开始,市民们便陆续来到观音湖边,到了上午8时,在犀牛堤一带已经聚集了上万人。市民们有的坐在湖边的木登上,享受着湖面掠来的凉风;有的则迫不及待地选择好位置,组装好观测器械和拍摄工具。
五花八门
各种观测工具齐上阵
上午9时左右,太阳几乎完全被遮住,市民们纷纷拿出自己的观测工具。这些观测工具真可谓是五花八门,电焊帽、软盘芯、太阳帽……似乎谁也不愿错过这500年一见的奇观。
记者发现,在市民们准备的观测工具,除了有曝光过的胶片,还有墨镜和专用的观测镜,更多的是3、5元一张的电焊护目镜,甚至还有在玻璃上涂上墨汁或者用蜡烛将玻璃熏黑。
市民张先生干脆在自家的阳台上,端一盆水,然后倒上一瓶墨汁,接着墨水的倒影观测日食。“这个办法不错,一点都不伤眼睛。”张先生说。在犀牛堤,记者还看到一位大伯用游泳镜贴上黑胶片自制了观测镜。
除了这些“土制”的观测镜,记者发现人群中不乏拿专业观测设备的人,有了这些科技含量更高、更专业的设备,观测日食自然更有利。
新闻特写:
令人难忘的天象奇观
——震撼日全食“过境”遂宁实录
7月22日8时07分许,被天文学家称为是本世纪最恢宏壮观的日全食如约而至光临遂宁。本报记者与众多市民一道,目睹这场“五百年一遇”的天文奇观,
上午7时30分,记者来到我市最佳日食观测点之一的观音湖边。此时,不少市民已经提前赶到这里,找好最佳的位置,等待日食的到来。正如天气预报说的一样,天气晴朗,蓝Se的天空只是偶尔飘浮着一些云丝。东南方向,火红的太阳正在一点一点地爬升。
8时08分左右,日全食初亏在遂宁主城开始,但用肉眼尚难以辨清太阳是否变形。几分钟后,已经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太阳正逐渐被“残蚀”。
时间似乎过得很满,透过观测镜,人们可以看到太阳从逐渐被住一小片,到后来变成“弯钩”、变成“日牙”……而随着阴影部分的逐渐增大,天空也逐渐开始变得暗淡起来。
8时40分,已经残缺了绝大部分的太阳看上去如同初升的新月。就在大家满怀期待等待最炫4分钟时,不知从哪里飘来的一些云彩突然挡住了太阳,似乎要和日食抢风头。就在市民焦虑之际,太阳又慢慢地挣脱云彩的束缚,将全部容貌展现在天空中。
9时5分,太阳仅剩下一条炫目的亮边,光线渐渐变得更加暗淡,仿佛到了黄昏一般。空气里突然刮起一股微风,原本静寂的湖边突然荡漾起来,而气温与日食前相比,也感觉有明显的下降。
9时12分左右,食既开始,日全食进入全食阶段。在大约1分钟内,城区内白天迅速变成黑夜,路上的车辆早已打开车灯缓速行驶。此时太阳完全被挡住,只看见黑暗四周一圈淡黄的韵彩。时间一直持续大约4分钟,突然之间,太阳阴影边上生出一颗璀璨夺目的“钻石”,黑暗仿佛在瞬间被驱散,城市再次恢复光明。
太阳逐渐脱离阴影,10时29分,日全食复圆,这一世纪天文奇观在遂宁站的演绎落幕。
记者 熊文\ 文。摄影:钟敏 熊文 何光华 杜林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