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957|回复: 0

遂宁发展电子产业的做法和启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 09: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中)在遂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崔保华(左)等领导陪同下视察遂宁电子产业集群发展情况。(资料图片)
  遂宁发展电子产业的做法和启示

  中共遂宁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刘 锐

  遂宁市以发展电子产业为突破口,加快建设现代产业高地,两年多来,累计引进电子企业144家,建成投产30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省委书记刘奇葆到遂宁调研时指出:“像遂宁能够发展电子产业很了不起,是想不到的,石破天惊啊!”“遂宁的工业已从切红薯片走到了做芯片!”。

  一、主要特点

  (一)企业集群化。建立电子工业园区,实行电子企业、关联产业集中布局,初步形成以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为核心技术的微电子产业园,以三基Se荧光灯、无极灯、LED灯为核心的新光源产业园,以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项目为核心的光伏产业园,以印制电路板生产为核心的PCB电路板产业园和以机电产品生产为主的微电机产业园,电子产业发展的集群效益初步显现。

  (二)产业链条化。围绕龙头企业实施产业链招商,延伸配套产业链条。微电子产业园已拥有以大雁科技为代表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龙头企业,以太晶电子为龙头的芯片设计与生产企业,以立泰电子、柏狮光电为代表的三极管、发光二极管等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新光源产业园已拥有以鼎吉光电为龙头的节能灯生产企业等,形成了从电子元器件、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到集成电路、电子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三)技术高新化。始终坚持招大引强,积极鼓励企业技改扩能,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促进产业高新化、产品品牌化。目前,全市电子企业中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户、市级高新技术企业9户。大雁科技的工艺装备水平和封装测试技术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太晶电子自主研发的超快恢复芯片属国内先进水平,鼎吉光电是国内率先集节能灯产业链为一体的生产型企业。

  (四)营销国际化。注重承接国内外大型电子企业集团,鼓励支持企业实施产品全球化营销战略。目前,鼎吉光电的产品供不应求,60%的产品销往国外,今年企业产值将达到4亿元。大雁科技在电源、光源领域已经成功打入国际一线厂商供应环节,成为Philips和美国通用电气GE的合格供应商,稳定合作3年多时间。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战略性谋划,找准发展定位。深刻研究电子产业发展规律,出台《遂宁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电子产业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坚持“龙头推进、产业集聚”的原则,高质量建设微电子产业园等5大专业园区,重点发展电子节能与照明、新型电子元器件、光电子、数字信息产品、机电产品与小家电产品、软件与服务外包、太阳能光伏等7大产业,保障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二)打造专业化园区,夯实发展载体。一是加快建设市级专业园区和区县专业园区。在加快打造5大市级专业园区的基础上,指导各区县建立专业园区,已承接电子企业50家。二是加快建设专业技术研发中心。目前,已规划建设电子公共技术实验检测中心、电子技术研发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三是加快建设公共配套设施。在市城区环境较好地段规划建设外来企业高管人员和高级技术人才住宅小区,规划高尔夫球场等高端消费娱乐场所;将电子产业园交通线路纳入公交线路;由各园区集中建设职工食堂、宿舍、医务室、警务室等。

  (三)突出链条式引进,推进集群发展。一是突出以商招商。立泰电子落户遂宁仅15天时间就引入了第一家上游企业,并先后引进22家企业,鼎吉光电、大雁科技等龙头企业先后引进62家配套企业。二是突出专业选商。组建电子产业专业招商小分队,实行专门招商,共引进龙头企业17家、配套企业128家。三是突出布局整合。实行配套企业市级调配布局,将13家五金、塑胶、铜加工、包装、彩印等专业配套企业布局在专业园区。坚持错位发展,指导现有企业有效整合企业产品链,保留自身产品链上最具核心竞争力的部分,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四)破解要素瓶颈,强化发展保障。一是强化土地保障。在全市集中规划7000余亩土地建设专业园区,按照“投资高额度、企业高密度、产出高效益”的原则布局项目,已入驻企业的亩平投资超过1000万元、产出达2000万元以上。二是强化能源保障。建设园区用电专网,完善供气管网等设施,保证企业满负荷生产。三是强化人才保障。推进企校合作,11家企业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职业技术学校建立“订单式”培养技能工人合作关系,已培养技术工人2100余名。推进市校合作,与电子科大等8所高校建立电子产业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海内外高层次专家人才库,已引进专业人才150名。推进政企合作,开展用工服务,为电子企业招收员工3700名、培训4320名。四是强化资金保障。建立电子企业会员制担保公司,为电子企业担保融资1.8亿元。千方百计筹集资金5000万元,积极参股新建芯片制造企业。五是强化物流保障。打造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引进玉柴集团、联华国际、东正物流等知名物流企业,提供专业物流服务。

  (五)实行无缝隙服务,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完善硬环境。2008年以来新开工2条高速公路、1条快速铁路,加快建设四川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创造便捷的交通条件。深入推进“五创”联动,打造生态化、高品位、有特Se的景区化城市。二是提升软环境。组建电子产业服务局,推行项目秘书服务制度,对电子企业实行“一对一无缝隙”服务。市有关部门除须向上一级请示审批的审批权限外,一律下放给专业园区政务服务分中心,确保项目建设各项手续办理“不出园”。三是优化政策环境。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电子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优惠政策,努力打造政策“洼地”。探索源头创和谐、机制保稳定的新路子,营造优良的法制环境。

  三、几点启示

  (一)开展专业招商、延伸产业链条是基本前提。对于遂宁来说,电子产业是“无中生有”的产业,招商引资是遂宁做大电子产业发展规模的主要途径之一。强化专业化招商理念,引进一批有影响、有规模、排名世界或地区前位的龙头项目以及产业链配套项目,这是基本前提。要定期开展产业链梳理工作,策划、包装一批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要加强民营企业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产品协作配套的推介工作,走出一条外资带动民资产业链延伸的发展路子。

  (二)突出龙头引领、着力做大做强是核心举措。大企业大集团对整个产业起到相应的示范和支撑作用。对有发展前景的大企业、大项目,要按照“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和“特事特办”的开放思路,在政策上、服务上开绿灯,促其尽快发展。要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搞好技术改造和实施技术开发项目,引进和带动一批配套企业发展,增强市场整体竞争能力。

  (三)培育专业人才、推进技术创新是重要保证。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作支撑。要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到我市设立研发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服务中心。要敢于打破常规、大胆引进国内有突出成就的优秀人才、掌握关键技术的特殊人才以及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要尝试建立科技人员入股、智力持股等制度,鼓励科技人员做好信息技术成果转化工作。

  (四)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服务环境是根本保障。实践证明,投资者最看重两点:一是资源,二是环境,两者缺一不可。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全力建设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环境。要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全市和电子产业园区的发展环境、生活环境。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