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人们和水银(汞)的渊源,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那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制备朱砂的工艺。纯朱砂就是硫化汞,将朱砂加热到450℃到800℃,硫化汞就会变成二氧化硫蒸汽和汞蒸气,经过冷却就得到了水银。
古人认为朱砂和水银是同一种东西,只不过有“精粗老嫩”的区别。这也是古代炼丹术士特别喜欢炼丹时使用朱砂的原因。古人认为朱砂和水银可以来回转换,就像具有“返老还童”的能力……现在我们知道,那时候的炼丹术士炼来炼去,炼出来的都是些含汞等重金属的毒药丸。其实在炼丹中使用朱砂的量并不多,墓葬才是我国古代使用朱砂和水银最多的领域。古人用朱砂制作的“丹漆”涂在墓室墙上,起到防渗和防潮的作用。有经验的盗墓贼,凭借用洛阳铲挖出的土层成分,比如朱砂多少,就可以准确判断出墓穴的位置和规模。
除了朱砂,水银在古代权贵们的墓葬中也很常见。古人会大量使用水银模拟江河的形状来陪葬,蒸发的水银蒸汽也能起到尸体防腐、防虫、墓室防盗的作用。最著名的陵墓要数秦始皇陵,《史记 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据勘探,保守估算,秦始皇陵地宫中至少使用了22吨水银!
古代在艺术领域也少不了水银的身影。水银作为唯一一种常温液态金属,可以溶解金银,并且加热后可以快速蒸发。古人利用水银的特点,将金银溶解到水银中制成泥膏状,涂在器物上后进行加温便可以蒸发掉水银。这样原本溶解的金银便镀在了器物上,古人的智慧可见一斑。
随着科学的发展,水银的用途日益广泛。除了制作水银温度计、血压计外,也被应用于含汞电池、荧光灯、工业催化剂等许多领域。后来人们对水银认识的加深,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汞污染可以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并通过生态系统累积和迁徙。人们在亚洲欧洲制造的汞污染,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传播到北极地区,并进一步威胁到当地的生态系统和土著居民。痛定思痛,2013年中国同世界上其它127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旨在减少含汞制品的生产与流通,使人们免受汞和汞化合物的危害。
这也是我国2026年1月1日起要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的原因。时代在发展,虽然含汞体温计、血压计具有便宜、准确、维护简单、使用周期长、免充电等一系列优点,但毕竟会给环境带来伤害。就让我们把含水银制品,逐渐埋葬在历史的乱葬岗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