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808|回复: 2

聚焦遂宁非遗传承人:叫卖调 演绎市井繁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4 01: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跑堂师傅王学模吆喝招揽顾客
  ■聚焦非遗传承人的别样人生·之二

  叫卖调 演绎市井繁荣

  “来啰,凉面三碗!”一声悠扬而有节奏的吆喝声,高亢婉转,将我们的思绪带入到一个远去的时代。叫卖调是我国民俗歌曲的一种,是当时的小商贩叫卖商品招揽生意的吆喝声,由于遂宁的民俗风情、语言与其他地区不同,所以形成了极具地方特Se的叫卖调。

  遂宁叫卖调传承人之一王学模讲述,因处于临江码头,遂宁的人口稠密,商业繁荣,小商小贩特别多,因此在街市、乡村,各种各样的叫卖调比比皆是,数也数不清。遂宁叫卖调是叫买调和叫卖调的统称,市井中的零售小贩、流动匠人、收荒匠以及饭馆跑堂等,在从业活动中,为了吸引、招揽买主、卖主,对自己的吆喝语言不断进行声调节奏的加工美化,逐渐成为歌唱性的叫卖调,并一代代流传下来。

  “遂宁叫卖调多达50多种,有跑堂调、小吃调、货郎调、卖药调……”一提起叫卖调,王学模就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这些叫卖小调唱词通俗易懂,唱出了遂宁的市井生活情态,突出地表现出独特的地方Se彩和本土人民乐观、勤劳的特征。

  传承人与叫卖调的故事

  作为遂宁叫卖调传承人之一的王学模,父辈开了一家小面馆,少年的他随父进店,当起了小小跑堂。“店里有一位姓旷的跑堂师傅,他的跑堂调唱得好,”客人们都喜欢听,食客们常常跟着附和吆喝,“听喊堂不吃饭”王学模也喜欢跟着一块附和,在潜移默化中,王学模慢慢地学会了跑堂调。后来,他因为跑堂调唱得好,招揽了很多顾客,店里生意兴隆,他成了市二级招待师。1959年,王学模被调到旺苍县炼钢铁,从此以后,他再也没在正式场合唱过跑堂调。

  现在,上了年纪的王学模,只有在与老朋友聚会的时候,才唱上一两段“过过干瘾”,回味一下年轻时的热情。

  叫卖调面临失传的危险

  叫卖调写照出不同时代的市井生活,各种商贩的叫卖特点也不同,因此,流传下来的叫卖调品种繁多。另外,过去的很多商品带有季节性,所以这些商品的叫卖调既唱出了商品的种类,又给人们带去了时令季节的信息。

  遂宁叫卖调是涪江边祖先们的生活写照、情感宣泄,是口头文化的活化石。然而,在组建集体经济后,个体小商贩及流动匠人绝迹,叫卖调也失去流传的基础,“长街叫卖”、“村野呼售”的现象渐渐消失。

  “只有极少数老年人还会唱,面临失传的危险!“王学模希望更多人对这一类传统文化给予关注,让祖先留下来的精华保存下来。

  (实习生 黄雪丽 实习记者 杨月梅 记者 周一帆)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4 08: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叫了又不会多吃碗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4 13: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叫了又不会多吃碗
纯爷们 发表于 2009-11-24 08:47



    你不懂,兄弟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