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834|回复: 1

周守为—— 遂宁人的骄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4 08: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我校77级校友周守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12月2日下午公布了2009年当选院士名单,我校采油专业77级校友周守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钻井工程专业58级校友罗平亚1995年当选首届中国工程院院士以来,西南石油大学培养出来的第二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可喜可贺。

      周守为1950年出生于四川省蓬溪县,1977年考入我校采油专业,1982年进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工作,是我国著名的海洋石油开发工程专家,在海上稠油油田开发、优快钻完井、边际油田开发及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全海式油田开发等技术领域建树良多。提出的海上油田开发新模式和新理论推动了海上稠油开发技术进步,使我国海上稠油开发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周守为多次获得重大科技进步奖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获得6项专利技术,其中发明专利4项,出版与发表专著论文19部(篇)。

      他首次提出在渤海建立四大油气开发体系、进行滚动勘探开发的思路,开发了四大配套技术系列;提出的“海上少井高产技术”解决了渤海大型边际油田开发难题,攻克了长距离稠油多相混输世界级难关;倡导并与专家一道探索出了优快钻完井成套技术,使钻井效率提高近3倍;提出的开发边际油田的新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部分边际油田开发实践,为建立海上油田开发技术体系,将渤海油田建成继大庆、胜利油田之后全国第三大油田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首次提出海上油田高效开发新模式,负责的钻井压裂适度出砂、早期注水、注水即注聚、深度调剖和电潜螺杆泵举升等创新技术在海上应用取得了重大突破。领导的国家863课题“深度调剖驱提高采收率技术”获得成功,为渤海油田年产量上30×106t奠定了技术基础。

      他负责设计建造的我国第一艘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被评为中国百年造船史上十大名船;提出的应急解脱单点的技术克服了严重冰区环境困难;首次提出将水下单点用于我国海上油田,获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水下安装发明专利;积极推进“大型浮体浅水效应”理论的应用,成功地将16×104t大型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用于世界最浅水深的渤海海域,迄今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的制造已成为我国新兴高科技产业,其设计建造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周守为曾任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副总经理,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总经理。1999年8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执行董事,1999年9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2000年起,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2002年7月至2009年3月兼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总裁, 2003年12月任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是中国石油学会海洋石油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海上油气》编委会主任,《天然气工业》编委会副主任。

      中国工程院2009年增选院士48人,通过这次增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已达756人。此外,中国工程院今年同步增选6名新外籍院士,此次增选后,该院外籍院士总数达到36人。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4 08: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宝。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