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本帖最后由 rb833 于 2012-10-29 22:48 编辑 9 W3 X: S- Z7 N6 t
' A8 p! v! P, C Z, f9 z
再论调高灵还是调低灵2 X. n& M5 t( |. D- g& [* R2 T K
作者:程宁
; Q0 {# K) z9 v0 { 我说浮标调低灵,是指把浮标调到平水(视标顶部与水面齐平)让它处于悬浮状态时,浮标最为灵敏。而这个灵敏,是专指处于悬浮状态的浮标获得向下的拉力时,浮标会出现较大的下顿动作,理由出自阿基米德有关浮力的定义(请原谅,我在此不得不再次提到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的名字,但一提到这位浮力之父的名字,总会招来某些高手的轻蔑,他们总是扯起脖子,斜楞着眼儿说“少跟我提什么阿基米德,别拿什么大道理来压我们,我们就是一个玩台钓的。”每每听到这种话,我都只能无语。确实,说这种话的人也只能是一个玩儿台钓的而已。). w7 A8 w# q2 v8 }/ P1 l5 H
有关浮力的定义是这样讲的。物体在液体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漂浮,此时物体所产生的浮力大与重力。二是悬浮,此时物体所产生的浮力与重力相等。三是下沉,此时物体的重力大于所产生的浮力,物体开始下沉。
. m- X( g( O+ C 按照这个定义去推论的话,用两支相同的浮标,一只调到一目,一只调到平水。当我们加一目重的铅到调到一目的那支浮标上时,该浮标下沉一目,之后仍处于二力平衡状态。而我们把这一目重的铅加到调成平水已处于悬浮状态的那支浮标上,它会一直下沉到底。
8 h7 [# I8 [- ?5 V+ Q" h 如果把加上的这一目铅重变为鱼的一目吸力的话,并且是瞬间产生的,那调到一目和调到平水的两支浮标,向下产生的位移,也就是下顿的幅度,会是哪支大,哪支小呢?我想一般的人都会说调成平水的那支浮标下顿的幅度大。其实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1 B% |* M+ g7 J3 v
浮标调到一目和调成平水去比较,调一目就算是调高吧,调成平水的应该算是调低吧。所以我说浮标调低灵。' }% n& c( O# v: g; M7 b! b
浮标调低灵的第二个理由是:浮标在水中向下移动时,所受到的水的阻力的大小,主要是由浮标的横截面积和浮标头部的迎水角度决定的,迎水角度大、横截面积大,受到的阻力就大。这同计算汽车行驶中的风阻是同一个道理。这个风阻系数是按汽车头部的迎风面的面积和迎风角度来计算的,并不涉及到汽车的长度。: e2 I( ?, h% |0 E8 c0 j
浮标立着浸入水中的长度的增加不会加大水对它的阻力。也就是说:浮标调到十目和调到一目,虽说浸入水中的长度不同,但这个不同的长度并没有改变浮标的横截面积和迎水的角度,所以调到一目的浮标向下移动时,所受到的阻力不会比调到十目的那支大。
; P9 H {2 S2 Z5 c% A0 m. y3 m& h# N% I 另外,两支相同的浮标,调到一目的那支比调到十目的那支,虽说要多加九目的铅重,但是,当它们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也就是处于二力平衡状态时,我们可以把它们的铅重都视为零(但不是说等于零),因为无论是调一目的铅重,还是调十目的铅重,它们都被浮标所产生的浮力平衡着。此刻,我们给调到一目和调到十目的两支浮标各加上一目重的铅,两支浮标都会向下沉一目,决不会出现调一目的那支浮标的下沉量小于调十目的那支。当然,如果做严格的科学实验的话,可能会出现一支下沉的稍稍快一点,但下沉量一定是相等的(当然,这还要取决于一目和十目不但同长,而且直径还要相同,也就是说体积相同)。因为加了相同的重量,浮标必然下沉等量的体积,调到一目的那支浮标,不会因为配重大,下沉的量就小。
) o" U8 N7 ?: d% [; S/ H 说到这儿,会有性急的人说,那你说了半天,不也只能证明调一目和调十目都一样吗,怎么能说调低目就比调高目灵呢。
/ [- q# s, e6 G# w5 e7 k 是啊,用这种静态的比较它们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把这加上的一目配重变为鱼吸饵,瞬间产生的一目吸力的话,那这两支浮标将会如何表现呢。说到这儿,我有必要先插一段话,有台钓高手认为“浮标调的低比调的高配重大,所以鱼吸饵时,由于铅坠重,浮标向下顿时受到的阻力就大,下顿的就慢,下顿量就小。而调十目的那支浮标,由于配重轻,启动的快,下顿量就大,所以调高灵。0 T% y+ h% u5 j& @, ]
而我的观点:恰恰由于调到一目的比调到十目的配重大,调一目的那支浮标的下顿量会大于调到十目的那支。. W/ c# F$ P9 p1 [
在这里我们先要去深刻体会“瞬间”这个词的重要性。虽说我们的假设是鱼吸饵也只是产生一目的吸力,但它是一种爆发力,是瞬间施加给鱼饵的,而不是我在上面说的给调一和调十的两支浮标各自加上一目重的铅,那是平缓的,需要渐渐的,慢慢的,浮标才能感知到的。! O6 i) }$ K/ d3 q
那么瞬间给浮标施加了一个向下的拉力,那支调十目的浮标会因为它配重轻,向下位移启动的快,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正因为它的配重轻,启动后产生的惯性小,克服水的阻力就会比调一目配重大的那支差,它的最佳表现可能就是下顿一目。但那支调到一目的浮标会因为它配重大,向下位移启动的稍慢一点,但它启动后会由于它的配重大,产生的惯性也大,使它克服水的阻力比调到十目的那支会好一点,而就这一点点的优势,会使调一目的浮标在瞬间获得一目的向下拉力后,由于惯性作用,下顿量大于一目。
- y1 M4 h3 r/ e& U! f 浮标调低灵的第三个理由是:大家衡量一支浮标的下顿量,都习惯用“目”来评价,下顿半目,下顿一目等等。然而这个目就是一种长度单位。如果我们假设一目的长度为一公分,而且每目都是一公分长。但由于视标根部的目的直径往往都大于视标顶部一目的直径,在事实上形成浮标的视标下粗上细,所以视标的高目比低目的体积大(在长度相同前题下),同是下顿一目,高目下顿一目比低目下顿一目所需要的拉力就大,换个角度说,能使高目下顿一目的力,用在低目上,那它会下顿一目以上。+ a1 f) A. Q6 S) n
根据以上观点,我得出的结论是:浮标调低灵调高钝。再重申一遍,我和大家交流的是“浮标到底是调高灵,还是调低灵”这里不含有钓的因素,千万别再跟帖说,我还是认为调高钓低灵。这种说法和我讲的浮标调低灵实属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2 s5 d a0 E- u+ k' T Q1 `
." X) ]: m* N( `3 K1 w' v6 O
, t! y" j* B6 b: Y, Q; E.
: m" d$ e: L9 n8 w' L: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