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2874|回复: 10

养鸭忧思录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7 22: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年产商品肉鸭将达1000万,养鸭农户可增收1200万元以上





鸭养殖业要肥实农民的腰包












从去年试生产到今年3月,公司已收购县内养殖户出栏的商品鸭72万只,养殖农户获利86.4万元。今年公司计划新发展规模养殖户250余户,新增出栏500万只,全县年产商品肉鸭将达1000万,养鸭农户可增收1200万元以上。”3月24日,四川五斗米鸭业公司总经理赵伟在射洪县双溪乡天山村看到杨金红养的两篷8000多只毛茸茸的成鸭时,满怀信心地说。




杨金红是今年全县新增的250户规模养鸭户中的一户。





惠农政策对了头,养鸭农户热情高





射洪县金家镇富同养鸭户任敏,2006年租用集体林场,投资13万余元,建成规模养鸭基地,到现在出售了3万余只,毛利赚了3万多元。
  “发展养殖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说实话,政府出台的对养鸭大户每交售1只商品鸭补贴0.1元的惠农政策使我坚定了信心,去年我就得了3000多元补贴。”。目前他租用了闲置的村小学扩大养殖规模,两处养殖场计划全年出栏商品鸭25万只。附近一些农民看到养鸭子很有搞头,要求饲养肉鸭。通过采取大户带小户的模式,目前已发展了10余户农户,有2户投放了鸭苗1500余只。





养鸭缺资金,银企联姻作后盾





2006年,由射洪县农办牵头,县农村信用联社和五斗米公司签订了银企合作协议,联社对贷款的养鸭大户发放必要的贴息贷款。贴息由县财政承担。
  杨金红就是政府贴息的受益者。2006年底,在外打工多年的他听说县上引进一家鸭业公司,他准备在家口养鸭挣钱,可资金不够,这时,五斗米公司让他去办贴息贷款。他的资金瓶颈解决后,投资22万,建成了300平方的育雏室,1800平方的成鸭室,今年2月22日,他的首批8000只鸭就卖了95000多元。
  据了解,象杨金红一样,往年在外打工,今年在家门口靠政府贴息贷款发展鸭业挣钱的农民不在少数。





龙头引领天地宽





  近年来,五斗米公司不断完善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保持稳定的收购政策,在为农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促进了鸭业的发展,公司和农户实现了双赢。
  金华镇洞口村的侯庆宇认定养鸭比其他养殖业发展的空间更大。2006年他出栏商品肉鸭25万只,产值达250万元。
  “五斗米公司从场地规划,鸭苗品种、饲料供应到技术指导、防疫上都给予里大力支持,他们送种苗上门,收购上门,及时兑现钱款。还保证每养殖一只鸭有1元的纯利润,在技术指导上,深入基地解决技术难题,上门培训技术。”侯庆宇说。
  蓬勃发展的鸭业,将给射洪农民带来新一轮致富希望。目前,在射洪已形成了一个政府推动、银企合作拉动、龙头企业带动的鸭业产业化机制,在这个机制下,数以千计的农民正赶着鸭儿奔小康。



[ 本帖最后由 书剑侠117 于 2007-4-17 22:4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 经验 +8 +8 +80 +8 注册币 +8 +80 收起 理由
吜朲才筷樂 + 8 + 8 + 80 + 8 + 8 + 8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22: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鸭粪惹官司 老汉要索赔



    射洪县天仙镇9村2组的55岁村民董首宗非常气愤:“自从他(周达洪)2006年9月建鸭场以来,方圆150米到处都可以闻到奇臭难闻的鸭粪味。到了下雨天,鸭屎被冲到路上,连行路都十分困难。最恼火的是,鸭粪通过排水沟流到我的吃水井里,井底全是厚厚一层鸭粪。”

   2006年12月3日,一直得不到解决的董首宗向省环保局投诉。省环保局委托县环保局对此水进行化验。据射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7年1月25日的检测报告书(射疾控SZ检字070100号)检测结果为,细菌总数达1600(标准为≤100),不得检出的总大肠菌群也达到了6,其最后结论为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检验结果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

  曾屡次协商未果的董首宗拿起法律武器,欲与周达洪对簿公堂,要求法院依法判令周达洪恢复大口井水的清澈度,赔礼道歉,并赔偿12000元。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22: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鸭舍没有污染水井”

  本报讯 本报3月31日《鸭粪惹官司 老汉要索赔》报道了天仙镇一养鸭户的鸭粪使该村村民的水井受到了污染,该村民打官司要求索赔。本文刊出后,当事人之一的养鸭户周达洪直接打进本报热线称:“我的鸭舍没有污染他的水井,我受到了冤枉!”

  4月11日,在该村村主任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天仙镇9村2组周达洪的养鸭场进行现场采访。周达洪的养鸭场是个比较小型的鸭场,设在一个小荒山包上,分内外两个鸭舍——小鸭苗住在有顶棚的鸭舍里,外面顺着山崖在地边用栅栏围成的一个简易鸭舍主要用于养快出栏的大鸭。虽然很简单,周围环境倒还整洁,鸭舍旁边的沼气池也很显眼。

  顺着大约50米长的“之”字型乡村道路,向右拐进一条村道路,大约走30米再向左拐20米左右,记者看到了那个深藏在山坡下的引发官司的水井。也许长久没有人经过这里,周围杂草丛生,乱石林立。

  “这口水井确实是告周达洪的董首宗打的,已经十几年了。只是他长期在外,一直没有在这水井里吃过水,回家都是到村里的老水井挑水的。”听说记者在现场采访,该村2组村民杨德银告诉记者。

  接着附近的几个村民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都说这个井是董首宗打来准备浇灌蔬菜的,不是为了饮用。但是因为他经常在外面,很少在家,从没在这里挑水,所以一直用石板盖着的。村民胥勇说:“这个水井打在山水沟下面,说是水井,其实说是山水凼还差不多。反正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没看见有谁在这里挑过水。”

  “刚建起养鸭场,县环保局和我们镇村干部就专门为我的鸭场规划了沼气池,也经常要求我要注重环境卫生,我一直把鸭粪挑到沼气池或者地里种植蔬菜,邻居种地需要也到这里来挑。哪可能出现污染嘛。”周达洪说自己是去年5月把荒山平整出来才开始养殖鸭、鹅的。他指着栅栏场说:“这是利用我的沙地来当养殖场的。天气这么干旱,哪可能每天用水去冲?那么远,也不可能会影响到那里去的。”

  记者在天仙镇法庭进一步了解到,天仙镇法庭经过现场调查,认为董首宗水井检测部分超标?但跟周达洪的养殖活动无直接关系,鸭粪污染水井的理由不充分。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22: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密切关注中!!!!!!!!!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7 23: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都不容易,大家以和为贵吧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2 22: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系列报道:养鸭忧思录之二

系列报道:养鸭忧思录之二





喜:养殖业的蓬勃发展托起了亿万农民致富的希望





据《三农在线》报道的数据显示:湘乡市2005年实现畜牧水产总产值2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8.94%,养殖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6.18%,发展生猪305.82万头,增长4.89%,出栏肉猪198.62万头,增长10.44%,其中出栏无公害生猪194.64万头,占出栏肉猪的98%,出栏肉猪中胴体瘦肉率53%以上的达172.7994万头,占出栏肉猪的87.7%;发展家禽741.1万羽,出栏家禽338.10万羽,禽蛋产量10384吨,禽类孵化大户50户,家禽贩运户20户;养牛11.07万头,比上年增长11.43%;养羊7.5万只,增长9.8%;养狗8.5万只,养蜂810箱。全市放养水面13.9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6675万吨,无公害养殖水面11.45万亩,占放养水面的82.37%。

  “十一五”计划形势喜人 2006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目前发展态势良好。到2010年,饲养生猪500万头,比2005年的305.82万头增长63.4%,出栏肉猪350万头,比2005年增长76%,全部实现无公害生产;饲养牛14万头,比2005年增长26%;发展羊16万只,比2005年7.5万只增长113%;饲养家禽770万羽,比2005年741.1万羽增长4%;水产品总产量3.6万吨,比2005年的2.67万吨增长34.8%。





忧:鸭粪污染来势凶猛





噩梦,仿佛就在眼前





  据2005年02月28日《重庆日报》报道:“都是那些鸭子惹的祸!”昨天下午,沙区青木关镇,担着四个灌满泉水的塑料桶的官婆婆对记者说。





80岁的官婆婆家住青木关镇梁滩河边,该河下游就是全镇人的饮水源———工农水库。近几年因养殖户猛增,梁滩河两岸每年出棚鸭子500多万只,一年产鸭粪3万多吨。
  “从水库抽上来的水有一股怪味,煮饭饭不香,泡茶茶不开。”为此,官婆婆每天到歌乐山下一水井取水。
  水井边,一中年妇女告诉记者,“每天黄昏或清晨,到此挑水的人总是排长队。”
  一半人不用自来水





梁滩河的水到底有多脏?





一位“摩的”司机带记者来到梁滩河支流三叉河边,老远就闻到一股令人作呕的恶臭味。“还不到夏天,河面上已有很多蚊虫,现在我们连锅盖都不敢揭。”一村民对记者介绍:三叉河下游不远处就是工农水库,该水库是青木关自来水厂惟一的取水源。
  村民陈老太从河中舀了一盆脏水,倒进白Se铝盆中,原本光洁的铝盆顿时如同装了墨汁般浑浊不堪。“水里全是鸭粪,沾手就长泡,痒得难受。既不能洗衣服,也不能灌溉庄稼。”陈老太说。
  据青木关镇领导介绍,青木关镇现有常住人口一万多人。当地居民对记者说:目前,镇上至少一半人家“废”了自来水管,只好走远路去取井水。





水库成了鸭粪池





三叉河边“赵五养鸭场”。一位正冲洗鸭棚,自称姓樊的棚主告诉记者:将一只鸭子喂养成熟,只需8斤饲料,一个月时间,产鸭粪10多斤。“养肉鸭比打工强,自己做老板,不受气又赚钱。”樊棚主很自豪,“赵五养鸭场”现有四个鸭棚,每棚1800多只鸭子,总数达7200多只。
  记者问鸭粪怎么处理?樊棚主告诉记者:鸭场专门挖了一个蓄粪池,每隔一个月清理一次,清理出来的鸭粪卖给别人作肥料。

  事实上,樊棚主的蓄粪池同三叉河相通,鸭粪正源源不断往河里流。河边,被溅上鸭粪的小树枝条枯萎;河里,冒着怪味的黑Se气泡不断。三叉河俨然成了一个污物翻腾的露天大粪池。
  据沙区环保局介绍,粱滩河流域周围,至少有100多家养鸭场、一年出棚530多万只鸭子,“赵五养鸭场”不是规模最大的。鸭粪造成了极大的污染,环保部门曾对此作过治理规划。“至少需要1.6亿元投资,才能将这里的鸭屁股全部搽干净。”粱滩河的综合治理,早就纳入了国家环保总局的总体治理规划。目前,沙区政府会同有关部门,正在作前期准备工作,估计今年内可以动工。晚报记者刘邦云史宗伟





  遂宁:万只鸭子圈养 “肥”了鸭子脏了涪江





据《遂宁日报》4月17日的报道:近日有市民向本报打进热线反映,涪江作为我市的母亲河本应该好好保护,但有人在涪江三桥席家洲附近,将近万只鸭子圈养于涪江中,严重污染了涪江。接到线报后,记者随即前往席家洲,就读者反映的养鸭棚作了调查。
  “快点,快点数,完了我好弄下一筐。”记者在席家洲养鸭棚看到,一中年男子正焦急地催促工作人员加紧数鸭蛋。“大爷,你们这里养了好多只鸭?一天能产好多鸭蛋?”记者向其中一位大爷询问道,“我们养了1万多只鸭,一天至少要下4000多个蛋。”当记者欲进一步了解情况时,鸭棚里的中年妇女出来示意大爷不要回答记者的提问。随后,记者前往涪江边的鸭圈,还未到鸭圈,鸭粪的恶臭便扑鼻而来,记者只能捂着鼻子前行。记者看到,在涪江边,每隔20米就有近60米大小的网将鸭子圈在一起,颇有规模的鸭群在涪江“惬意”地游荡。
  “这些鸭子一天到晚叫不停,又没得个人来管理。”正在附近务农的一太婆告诉记者,“他们在这里经营一直都没有相关部门来管理吗?”“没得,一直都没得。”同时,经过此地的一中年妇女也向记者抱怨道:“我就住在附近,鸭子吵得我们晚上都睡不好。再说,这里这么臭,哪个还敢在附近耍嘛。”据附近居民称,此处鸭棚是安居区马家乡一业主与当地村委会签订了圈养合同,在此养鸭十余年了。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2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系列报道:养鸭忧思录之三

系列报道:养鸭忧思录之三  
  
  遂宁:向涪江养鸭污染喊不
  
  4月17日,《遂宁日报》03版以《“肥”了鸭子 脏了涪江 》为题,报道了涪江三桥席家洲一养鸭户将万只鸭子在涪江中放养,污染涪江水源的情况。该报道引起了市领导高度重视,昨(18)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崔保华对此事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保护涪江水环境,让广大群众喝上干净水。
  
  执法部门:限期整改涪江水域养鸭行为
  
  昨日下午3时,本报记者与市执法局开发区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以及市环保局监察支队执法大队执法人员一起来到涪江三桥席家洲附近的养鸭棚?对在涪江中养鸭污染一事作了详细的调查了解。据养鸭户向性礼介绍,1991年与1995年,他和老盐关村七组签订了租地养鸭的合同?而现在的养鸭棚是早在1995年搭建的。经执法人员调查,该养殖户未出示任何合法养殖以及现规定的房屋搭建的相关法律依据。养殖户向性礼只向执法人员出示了一张与村社只有签名而没有加盖任何公章的租地合同。对于上万只鸭子在涪江放养存在污染一事,向性礼表示默认。执法人员当场向该养殖户发出了限期整改通知书,责令其禁止将鸭子放养于涪江。对环保执法人员下达的整改通知书,向性礼拒绝签字并与执法人员理论。执法人员现场按照执法程序进行录像存证。
  
  船山畜牧:养殖户属违法养殖
  
  同时,当了解到向性礼在涪江三桥席家洲养殖上万只鸭子未办理相关手续后,环保监察执法人员立即赶到船山区畜牧局再次进行了了解核实。据船山区畜牧局副局长陈仲明介绍,向性礼养殖场是属于他们的管辖范围,但该养殖户只在2005年10月15日通过加入养殖协会后办理了《养殖工作证》,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办理《动物防疫合格证》、《种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排污许可证》等所涉及到畜牧方面的相关法律手续,该养殖户现在在涪江三桥一带养殖是属于城市人口密集地带,根据《畜牧法》规定是违法养殖。据悉,为了使其搬迁养鸭场地,船山区畜牧局早在2005年12月和2006年曾先后带领向性礼到南强涪江沿岸、龙凤电站、仁里镇等多处进行重新选址养殖,但目前该养殖户仍在涪江三桥席家洲附近养殖。
  
  射洪:农村环保专项整治活动紧锣密鼓
  
  在射洪县组织召开的在全县集中开展乡镇集镇及新农村示范点环保专项行动工作会上,射洪县委副书记、县长谢代银作了重要讲话,并对环保专项行动工作作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
  
  谢代银在发言中强调指出,要切实解决乡镇集镇和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要认真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完善集镇管理机构,明确职责,确保有专职的管理人员和固定的环卫人员。要大力开展农村环保知识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保宣传活动,农村广大干部群众要自觉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和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生活、消费习惯。要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动员全社会力量,实行个人、集体、政府三结合政策,鼓励多方投资,添置垃圾箱,配备环卫工具,建设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集贸市场等。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付费”、“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农村集镇的干部群众要自觉缴纳垃圾处理费,以确保集镇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的正常开展。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职尽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农村环保工作。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2 22: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养鸭忧思录之四

养鸭忧思录之四
  发展经济与人文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专家支招
  (《农博网•发达国家养殖业污染的防治对策与启示》作者:周俊玲)
  要防治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 首先是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 并且在制定发展畜牧业政策的同时也要对畜禽养殖业环境保护问题做一个长远的考虑和规划, 比如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制定中国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防治的中长期战略。另外, 中国政府也应该对养殖业污染防治提供长期有效的政策指导与扶持, 特别是财政、税收和信贷等方面优惠政策支持。例如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 通过国家、地方各级政府及养殖企业3 方筹措污染防治的经费, 鼓励养殖企业参与保护环境工作。
  完善防治养殖业污染的法律法规。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 中国政府首先应该完善现有的养殖业污染防治法律法规, 其规定应该严格细致, 而且要制定严厉的违法处罚措施, 并大力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 切实解决现在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状况。
  走农牧结合的道路, 发展循环经济。在规划养殖业的发展时, 应根据各地土壤、气候、农作物种植和环境情况, 对畜禽养殖场进行合理选址和设计, 特别是要考虑是否有足够的农田消纳粪污和提供优质饲料, 走农牧结合的道路, 建立“土地—种植业—畜禽养殖业”三位一体的农业生态系统, 发展循环经济, 形“粮食多—饲料多—畜禽多—肥料多—粮食多”的良性循环, 要转变现在以数量扩张为主的畜牧业发展方式为质量效益和环境保护并重的发展模式, 适度限制养殖规模,在现有的畜禽资源上挖掘生产潜力, 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 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并进。
  人大代表声音:龙头企业不抓环保就是失职
  (李秉和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塞飞亚集团董事长)
  李秉和认为,龙头企业具有规模大、生产效益好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排污量大的状况。如果不抓环保,不搞循环生产,就会对环境造成比一般企业更大的污染影响。因此,龙头企业必须把循环生产放在重要的位置,要把环境保护放在效益之上的位置来考虑。对这一点,李秉和代表有着深切的体会。
  李秉和代表说,作为内蒙古肉鸭产业的龙头企业,塞飞亚集团每天都产生大量的鸭粪便、屠宰废水和废弃物,一年产生的鸭粪便有8万吨,屠宰废弃物、废水2400万吨,如果我们不对其进行治理,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将是巨大的。我们把这些废弃物集中发酵处理产生沼气,生产有机肥,然后与当地种植玉米的农户实行订单农业,收上来的玉米就是养殖肉鸭的绿Se饲料。而肉鸭经过我们的加工增值成为绿Se食品,加工废弃物再利用,就形成了良性的产业循环。
  李秉和强调,龙头企业如果不抓环保,就与我们办企业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就会在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的同时,又给当地老百姓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龙头企业不抓环保就是失职。我们的职责不仅是带动农民致富,还要给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龙头企业不仅要做带动农民致富的领头雁,还要做保护环境的排头兵。龙头企业如果不抓环保,企业规模做得再大,也配不上龙头企业的称号。
  龙头企业不仅要在自己企业的范围内实现循环生产,还应该带动和帮助农户实现产业循环。他以塞飞亚的做法为例说明了这个问题。他介绍说,塞飞亚以“公司+农场+农户”的方式组织养鸭户进行订单生产,在当地建立了178个农场,养鸭户加盟到农场去养殖肉鸭。公司负责鸭雏、饲料、技术、防疫、收购成品、鸭粪便废弃物处理等一条龙服务,这样就解决了散户养鸭造成的产品质量不过关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李秉和代表说,这样我们不仅自己企业实现循环生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还通过办农场吸引农户加盟集中养鸭,带动了上万养鸭户实现循环生产,给当地养殖户增收创造了新的增长点。
  他山之石:污染物变废为宝
  (《今日重庆》2007/02/06《西永农民的“环保战》)
  在劳动村四村民组,有多家肉鸭养殖场。前几年来此采访时,曾见这些养殖场里的鸭粪四处乱流,几百米外就闻到鸭粪的臭味。近日记者到此,不但见不到乱流的鸭粪,连臭味也闻不到。
  这些污染环境的鸭粪到哪去了呢?
  “进了沼气池!”养鸭大户罗笃福说。
  在罗笃福年出栏6万余只肉鸭的养殖场里,记者见到,鸭粪通过连通圈内的下水管道,被冲洗进了一个大沼气池里。
  “这些过去让我们发愁的污染物,如今已变成了宝。”罗一边说,一边把记者带进他家厨房,用手扭开沼气灶的开关,一股蓝Se火苗随即窜了起来。”
  乐陵养牛业成为循环经济典范
  (商务部2007年2月7日《乐陵养牛业成为循环经济典范》)
  昔日臭气熏天的牛粪,如今在乐陵市被希森三和集团养殖的蚯蚓吃了,并喂出一群“绿Se”鸡、鸭。
  希森三和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现代化黄牛饲养、屠宰加工企业,目前肉牛存栏量8000多头,年宰杀2.4万多头。建厂初期,牛粪堆积、难以处理曾是令集团领导头疼的事。2006年初,他们开发牛粪资源,从日本引进了“大平2号”蚯蚓,用牛粪养蚯蚓,用蚯蚓喂养鸡、鸭,从而实现了产业循环,减少了环境污染。
  去年,该集团用牛粪养殖了300亩地的蚯蚓,一年吃掉牛粪4.5万吨,出产蚯蚓900吨,排泄蚯蚓粪1.5万吨。目前,年出口蚯蚓96吨。投资1200万的饲料加工厂和投资900万元的有机肥料厂都已投产,年加工蚯蚓饲料3万吨、蚯蚓肥料1.5万吨,用作喂养鸡、鸭、鹅、猪的专用饲料和草坪、高档花卉、绿Se蔬菜专用肥料。
  2月3日,在希森三和集团蚯蚓养殖高科技示范大棚里,笔者用铁锹翻开地里厚厚的牛粪培养基,只见一条条蚯蚓在蠕动。经理梁昭坤介绍说,他们公司还把目光瞄准了牛血、牛骨、牛眼、牛胆等“边角废料”,用来提炼各种生物制剂。今年1月份,利用牛粪和屠宰产生的废水而建的沼气发电厂也正式运行,年产360万立方米沼气,用沼气照明、做饭、发电。在这里,粪水生产沼气,沼气渣养蘑菇,牛粪养蚯蚓……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一头肉牛一个循环下来,增值了5倍。2006年,集团实现产值5.2亿元,利税8600万元,并成为全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新农村的典范。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2 22: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要采取什么措施??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2 22: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说了不算
。。。。。。。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2 22: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不懂
但我给你面子,顶一下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