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作者:汽车头条& v* N3 o- R1 m
0 j6 A7 }( w' p1 b+ K8 v" Y
% o5 t' B2 Z4 t$ r8 }2 d0 S5 J% j# t/ I& R" ~
针对近期关于智界S7的相关舆论,奇瑞新闻发言人金弋波1月31日回应称:网上传言并不属实,高管离职也并非因为合作项目的原因。0 n, y, E: P% T9 P. d
$ X; B9 s# E; F2 Q% }# A
金弋波表示,为了给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奇瑞与华为正在全力推进智界S7生产交付工作,已投入更多的资源,并将继续深化合作,持续为消费者带来具有卓越驾驶体验和智慧化水平的智慧出行产品。
* A# z) e) p) }
8 A( i$ P% C' ~, J回顾舆论起因,还是近期沸沸扬扬的智界S7交付问题。有媒体报道:智界无法交车的原因是华为未开放最基本的刷写版本,流水线上的工人无法刷写软件,这最终导致智界S7的交车延期。面对这一情况,一位Top 20级别的奇瑞分管副总直接发了邮件给所有人,痛骂华为对奇瑞没有基本的尊重,随后引咎辞职。
: r2 f4 h7 u& q& M, _
! X* v7 H; `: o$ e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华为近期第二次陷入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主导权”争议。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2024年1月12日的全球伙伴大会上也表示,“华为的智选车模式有问题”。
l1 C+ y3 H' p1 R% C( N' h. {0 X9 ]% l) e
5 P3 |# Y5 ^4 u3 z0 `: {" h不断扩大的华为“朋友圈”
! J( T6 G( d4 w9 P- ~9 ~( E6 D0 b/ k
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燃油车的辉煌逐步褪去,电动化、智能化成为消费者的购车新标准。而在其中,华为凭借智能技术、品牌影响力,为汽车智能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旗下合作品牌问界、阿维塔等已然成为了新能源车企中备受关注的品牌。; x1 z8 K2 Q N3 T
# Y1 e- L+ |% a0 {. O# z: b0 @
' E& Q# E' C6 d! I! |; G- `# Z1 j F9 ]; I) i
公开信息显示,华为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汽车业务模式。7 w4 p& \2 J6 |1 X
3 k4 d' k1 p$ ]0 ~/ z: g# H! |第一种是零部件Tier1模式,主要为车企提供车联网模块、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标准化部件以及电机电控等产品;第二种是HI(Huawei Inside)模式,华为方主要提供自动驾驶软硬件、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目前合作品牌有阿维塔和极狐等;第三种是智选车模式,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和整车设计及营销,目前合作车企有赛力斯、奇瑞、江淮和北汽。
2 l. l4 @- w8 F5 k! ?# J) F
; Z# J2 ?' ]$ Z. H! x; h4 w在三种模式中,智选车模式华为参与程度最深,目前合作品牌市场表现也最好。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28日,由华为和赛力斯汽车联合打造的问界品牌本月销量已达到2.81万辆,登顶新势力品牌第一。! `2 B5 S2 y; y7 E- n0 O
; g! @4 u2 M6 u, c在问界品牌的成功光环下,华为旗下一系列“界”也正蓄势待发。2023年11月28日,华为与奇瑞合作的智界发布首款车型智界S7;2024年1月14日,有消息称,华为与北汽智选车模式合作品牌确定为“享界”,首款车型定位为中大型轿车,将于4月北京车展前正式发布;此外,华为与江淮合作的智选车品牌定为“傲界”,且有三款大型车在研,分别覆盖轿车、SUV和MPV三大品类,首款车发布时间将提前至2024年第四季度。
E0 W- s x$ k# ]" v1 ]5 H# `* o( p+ g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方显示,除了享界、傲界,华为先后还注册了尊界、擎界、韵界、大界、尚界、幻界、骋界、耀界等7个“界”字类中文商标。
6 J5 J3 {$ h9 ]/ Y V2 X9 @* f9 i6 W, I+ r; B
) K* D+ W1 h+ T1 }
' P4 }- Z4 x4 Y6 t2 l$ W在打造华为车世“界”的同时,华为也在构建与车企之间更好的合作桥梁。
( ~8 ?$ ~/ t% k5 D4 v" F, x7 V/ M& d' Q: N3 N, l' d2 v9 V
2024年1月16日,华为以10亿元注册资本成立了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含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销售等。知情人士透露,“引望”就是华为车BU成立的新公司。: q m1 N1 T% d! T$ }/ f
7 u8 t6 Z8 }" A; ]( l; m) @
就在同日,华为车BU独立运作的首个合作方长安汽车也透露更多细节。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长安与华为的新合资公司暂定名为“Newcool”,涉及七大领域业务,华为未来目标是持股降到30%以下,长安汽车计划在新公司中股权比例不超过40%。
( w3 i1 z$ g6 p0 ~9 }9 y0 R# _1 i' p' \/ k' n" G; L
未来,新公司将致力于成为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及部件产业领导者,并作为服务于汽车产业的开放平台,对现有战略合作伙伴车企及有战略价值的车企等投资者开放股权,成为股权多元化的公司。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去年的智界S7发布会上曾公开表示,除了长安汽车之外,华为已向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发出股权开放邀请,并希望中国更有实力的如一汽等车厂来共建、参与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产品。4 a. Z d7 p3 D2 q- K
3 a6 u6 m8 m) e* a# C- X+ D+ p
" \" ?" c. W$ F* f% g5 |/ F为了共赢,还是为了平怨?! R$ m2 d, {& Z2 s5 ]
\) W) N2 j' @& y
从暂定名为“Newcool”的新公司运营模式来看,股权多元化将有利于华为与车企进行更深度的利益捆绑,也有利于车企在合作中提升参与度与主导权。: ^- s; A& @7 o& ~! |' ] I
& a) ^( }) F! j" |: [2 Z4 j% W& _- h
从目前释放的信息来看,这是一个合作共赢的计划。但回顾与华为合作的众多品牌,或许模式的革新,不止为了共赢,也是为了“平怨”。4 Y! O4 n5 p) w& _( h; ?
) T8 ]! O; _8 o2 o! h
+ ?. Q) `1 L7 C% C/ U F4 P' V2 V* U
除了本次引发舆论的奇瑞,目前广汽、长安均对华为表达过不满。6 n+ {; V% S/ a
: {) f( v( X! a3 C0 c2021年,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广汽埃安将与华为共同实施AH8项目,双方将基于广汽GEP 3.0底盘平台、华为CCA(计算与通信架构)构建的新一代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联合定义、共同开发、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一系列智能汽车。9 c4 R# @+ [1 U8 j5 y
& j, _7 f- W- U1 O6 `但在2022年8月初,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在公开场合表示:“华为是大牌的供应商,它的价格比较高。我们想跟华为合作,会发觉基本上没有议价能力。”
9 q3 w" `4 @8 N5 l1 p3 x9 E: \" w9 z9 S4 a/ k
肖勇还表示,车企做产品,应该综合考虑科技创新与合理成本。此后,广汽埃安与华为合作“告吹”,双方仅保留供应商和采购方关系,广汽埃安重新自主研发该车型。
- |0 V2 K+ ]& U- S
, h7 c! G& d( s L6 m
9 |% n! m" A# q! L5 O5 t
4 {. H- e6 u% r9 _
2023年底,有报道称阿维塔12产能无法提升,主要卡在芯片上。时隔不久,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全球伙伴大会上表示:“希望我们的合作伙伴不要误导消费者,领先就领先,但是要适当一点。”8 f4 o+ O" q- U
, K0 O1 W3 }6 ?. C6 y言语之间,均在暗喻余承东常说的“遥遥领先”。值得一提的是,朱华荣还表示“智能车模式是有问题的”,并详细解释了为什么长安在与华为的合作中会选择HI模式而不是智选模式。2 v$ c9 }+ k: I# w4 r) Y
" f( D3 X7 T" {" G& `6 p, k9 Z% w& E“做汽车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他表示,选择HI模式一是要有利于打造自身品牌,符合长安集团战略布局;二是长安发展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独立品牌更易运营;三是要做对用户负责任的公司,在HI模式下如果出了任何问题,责任能够更为清晰的界定,能够由阿维塔、由长安负责。
/ V* O+ E0 T; M
7 Q; ~4 ^) N( P& \* ?" M9 a
b, {; a* V& \
5 n. ^8 r5 ]( B3 x9 N+ }) O y, u( i
如今,与奇瑞合作的智界S7又被曝交付进度受阻,每天只能交付几十台车,引发了大量预订用户的不满。/ e4 s% A3 J# M* q e
9 l7 y! L3 [ s, U1 ]* D- K多位智界S7预订车主对外发声,他们在发布会(2023年11月28日)就下订了,最初智界工作人员承诺12月交付,但随后交付日期却被一再延长。而新下订的用户,被告知需要等待4-6周才能提车,目前新下定用户则被推迟到了10-12周。# W: A' m: Q: x
+ Q4 y/ B% C" |9 I. P为了平息车主的催促,智界推出了“延迟提车补偿政策”:每延迟提车一天,发放给车主200元现金补贴,上限10000元。
a9 J6 j8 e) _! A* i& O
+ E/ M, d+ j! B% \$ s" y) O# c8 [对此,华为终端BG智选车业务部总裁汪严旻解释道:“智界S7采用了新的平台、供应链和技术,产品初期良品率未达到大规模量产的要求,导致某些零部件及软件拖了生产的后腿。”
& f2 d% C% }- U X
, \* {0 k( ? [& H; `* h
, I: y5 }. X3 [! L7 m6 X% I3 y
作为供应商,华为如何适度发挥主导权?8 }3 n, s3 q$ K, u# x
& D9 g# i k2 B9 k
如此混乱的局面,显然不是华为的初心。自进军汽车领域,华为便多次对外强调自己供应商的角色定位。; \/ v% b- ^9 U5 b M8 g
. Y3 W; [# h# M4 V6 b) d: g2023年3月,华为旗下合作品牌问界因使用“HUAWEI问界”标识,引发了外界疑问。对此,华为内部迅速发布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亲自签发的《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有效期为5年。此外,公告还对华为标志在汽车设计上的露出提出了严格要求,强调不能使用华为/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
7 o/ \) O/ n7 X0 s9 Y8 q* r8 B9 U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也曾公开表示:“中国不缺华为品牌的车,但缺乏真正拥有核心技术的汽车部件供应商。华为不早车,基于这么多年积累的ICT技术,来帮助车企造好车。”
/ q! C7 y$ o4 q( N: V- h; _+ i2 I5 W7 [1 @/ Y# F
对于最早采用智选车模式的问界品牌,华为同样是“掏心掏肺”——不吝技术、不吝产品,甚至将问界的车摆到了自己店内,大大提升了问界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6 H+ f: U8 R+ h4 U, D
Y s" l8 h1 D
在华为和赛力斯的双方努力下,问界作为一个国产豪华品牌,迅速实现了月销量破2万辆大关的成绩,今年1月份离3万辆也是近在咫尺。据公开信息显示,问界目前已发布问界M5、问界M7、问界M9,价格在25万—55万元区间。
$ v6 }; z. @0 u8 A5 A2 ?. j }
, b; X; Y) G5 }2 L8 b2 h
( @( P5 V9 v) H* }9 w
# N& D# |+ z k r6 E
对此,有行业分析师表示:“车企选择与华为合作,是想快速提升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水平,提高品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但在华为广撒网的合作模式下,车企失去了招牌优势,也丧失了研发主导权。” u |8 m5 } z- V9 ]. u
! M* G0 o5 g0 C; S
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也曾说过:“上汽不愿沦为躯壳,要将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意指不愿放弃智能驾驶等关键技术的自主权。
: v) g4 K) ?- q! d; l# a9 z" Z9 x6 O% v7 a9 @+ D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华为的舆论争议,华为的有力竞争者、Tier1巨头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也发表了观点,其中国区首任总裁王伟良表示:“华为从目前来讲它事实上已经参与了造车,它正在形成自己的华为汽车品牌,虽然它不用自己的名字。有些事情博世是永远不会去做的,比如说他去做这种问界的车子,跟车厂深度绑定,博世永远不会做的。”6 { w' w5 O# M* Q
" Y5 [2 g3 Z% [% }
不管是企业的指责还是博世的评价,本质上都是因为产品销量未达预期。而综合来看,随着华为的合作方不断增多,车企通过“含华量”来提升汽车销量的希望越低。面对愈发内卷的市场,企业如何重回找回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是破局关键。与此同时,华为也需要提升零部件产能、平衡自身与车企之间的关系、通过降低规模成本实现与企业的合作共赢。
) ]8 m2 T! e- v* J1 D2 b- m/ V9 y
, L8 u2 s& k8 T% M# s: g6 \6 d
" w: [# S2 H! c- d& x
' L$ J2 h# x# q; S
$ ~& q9 k# W. z3 W4 p" W+ e i
7 X: {+ H7 \# a9 _1 W/ }8 h# D( F" }( [% {1 z5 m
6 H. r6 s% B: ?) |
+ W8 a: m1 D3 ~* X
G% o0 h/ x* r& z l& G* }* i( \; D$ T
0 C% w" ~( E6 u& n, W& U; y% M6 E& Q6 _. Q-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