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管县”娃娃县乡财政困境0 H7 T$ p5 L4 i4 h$ m. F
+ V3 r& i/ U# [& J5 b$ C 5月15日,安徽省政府宣布,无为县等12个县实行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 o/ s* I0 X- @* k' |' _
Adblock3 y$ K9 q% S5 p. b6 E2 U
这一举措被外界评价为“省管县”改革的正式开始。" _* a) \! D( q3 }/ {
1 g0 R' M$ U, w; Q6 H2 F 根据规定,“扩权”试点县享有与省辖市相同的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主要包括计划管理、经费安排、税务办理、项目申报、用地报批、证照发放、价格管理、统计报送、政策享有、信息获得等方面,扩权县可以“绕开”现行省辖市,由试点县自行审批、管理。
2 S- u0 j& l0 d' B( G3 Z) p3 @3 I; D* `0 X; M X( u
“10+2”放权
m3 o/ ~$ l6 y9 S# |. _
) O) H% L7 d5 Y* l2 ]* M5 y8 j7 _ 5月16日,安徽省发改委主任沈卫国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此次扩权范围很广,共有143条,大致分为6类:下放审批权限,由试点县(市)自行审批或核准的事项43条;减少审批环节,由试点县(市)直接向省直有关部门申报项目的事项66条;资金安排和经费直接划拨的事项9条;计划管理和指标单列的事项7条;信息直接获得的事项12条;业务指导和进一步完善措施的事项6条。”
, ~- V- m/ r; U* k' a, }# ?
% r6 a4 _( ?7 z X @ 根据安徽省政府向《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提供的《关于在宁国等12个县(市)开展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工作的通知》,首批确定的“省管县”有宁国市、桐城市、无为县、霍山县、歙县、来安县、怀远县、涡阳县、界首市、砀山县10个县,后来考虑平衡因素,又补加“毗邻苏浙地区”的广德县和经济欠发达的岳西县,这就是被政府界称道的“10+2”放权。0 C3 o1 Z! Y3 q/ b6 |1 I+ }
! F& ^0 G9 N, Z4 X% h" O) P
5月21日,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专家、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陆发春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省政府‘圈定’这12个县(市)作为‘省管县’试点,主要考虑这些县经济发展和区域历史的地位。”3 b- f: O: s) O$ U
5 S. @+ }. z$ y5 C d. z 他分析指出,这12个成员中有安徽“10强县(市)”之首的宁国市,有工业发展势头强劲的霍山县,有肩负安徽东进战略最前沿的广德县和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岳西;从地域看,既有皖南、皖中,也有皖北,可以说安徽经济的大布局。
1 V$ Q3 ]- i& }6 j, A
$ Y- a: t( \- O2 Y( @ “省管县”让强县每年受益1亿
X7 G) V ]! a6 R/ z+ Q, W) \+ D. G$ c% S6 L" W/ h2 b
目前,在一些省份进行的“省管县”试点中,大多数省份是以“浙江经验”为框架出台的政府文件。& ^" {2 N* ~4 l- Z+ z. D" n7 o# S
+ c& f% v5 }. R+ e3 x. d$ }% ^# K 5月20日,宁国市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电话采访时表示:“如果能借鉴浙江经验,放得更到位,做到后来居上,将人事权、年终财政收入将和省政府直接结算,增加可用财力,进行更多的城市建设。”
3 H, C7 c6 X# a; A) W$ l5 i& }$ I% ]! r; c+ U
该负责人解释说:“如果这样,预计宁国财政每年由此受益能达到1亿元左右,金融信贷在省直管之后,宁国将能拿到更大的贷款份额 。另外,‘省管县’的意义所在就是审批权的下放。”
: c% t6 R) ^; ]! Q `0 A
8 }. y( T: W+ ]6 w- t “以浙江为例,‘省管县’一共下放了313个项目审批权。也就是说符合这些条件的项目建设开工,宁国市政府不必去向上级单位请示,也就不必担心自己的好项目被抢。”5 x/ N0 F9 o+ M: z! r3 R
_% p1 w: Y1 T5 q6 c
“每年省里都会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如‘861工程’。但是这些项目建设,往往都落到地级市的头上,县级(市)很难分享,建设优先权也往往在地级市之后。”该负责人说。
& |) G$ G/ o, \3 Y1 \+ M7 ]! s* Y2 U% I. K# e! h/ {
试点县实行考核淘汰制
" b5 e9 P. R/ [
4 Q& {! I1 u) G. `$ X “12个试点县(市)并不是固定的,放权的同时,省政府还将对试点(市)县实行动态管理,由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每两年考核一次,按照有进有出、两年滚动的原则,对达不到要求的县(市)将予以淘汰,达到要求的县(市)可以进入。”5月18日,安徽省政府秘书长张俊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因此,省内其他县(市)如达到要求,仍有进行这项试点的机会。而考核所依据的主要目标是,各试点县(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主要指标要明显高于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平均水平;到2010年,试点县(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要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作出表率。”
, n% V7 c6 j( P, |, ~! B' b J) o3 O* f% K k( R: ~' n8 f' M$ D9 Q
安徽省发改委主任沈卫国表示,“比起已经实行‘省管县’的省,我省的放权力度和范围都不比他们小,在今后,可能比他们更大。我省这次扩权的基本原则是:‘责权统一、重心下移、能放都放、依法合规’,鼓励试点县大胆实践,加快发展。”, l' ?+ S: N4 v
5 o: i' V- ~7 J, R4 I+ s! I: b
“事实上,最近5年来,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源动力’在于观念与体制的创新。”安徽省发改委综合处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而“省管县”实施后,“环节减少了,成本降低了,效率提高了”。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处副处长靳贞来认为,“省管县”是缩少城乡差距的重要一步。在现行的体制下,市级机构实际上多是起上传下达的作用。省直管县预示着政府改革从减人、减事、合并机构的行政职能调整,开始扩展到“减少层级”的行政改革。
# n( h3 v. O; K6 K N% l+ H/ F9 p* D' L" g, \2 ^8 i
同时,也有分析人士担忧,某些只会搞政绩和形象工程的群体因为权力的下放,自主权的增加和缺乏必要的监控制度,而大搞无实际效益的面子工程、短期开发和盲目投资,造成一系列的不平衡,与当今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相背离,结果是适得其反。; t3 G* V; }8 W1 ~) A
: Q, @* p/ A" r# K8 C6 A& |
在外界对“省管县”提出担忧的同时,一些县(市)的负责人则认为,审批权限并未放到位。“我主张倒过来公布,就是公布那些不能放的审批权,那样不就更容易操作了?”5月25日,霍山县人民政府县长陈俊在合肥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直入主题,“140多项放权,有三分之一到位,三分之一半到位,三分之一蜻蜓点水。”; \' K; m& e c7 |* G- H |
$ k6 l! Q0 F D7 e! [ 陈俊县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从操作上看,扩权县在很多方面向省里和市里“两头汇报”,除了综合产业,有些项目省里也不愿意审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