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传戒大英 和谐社会
——纪念伟大的中国GONGCHANDANG建党九十周年,大英长潭律寺法主宗性律师传授首届护国佑民千佛大戒法会记实
承先启后 继往开来
唐宣宗皇帝李忱大中四年(公元850年)七月追谥开山祖师长潭明觉律师为“传戒大律师”。宋度宗皇帝赵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敕寺建心月戒坛,为南宋末期四川唯一一座朝廷钦定传戒道场伊始,长潭律寺就在佛教传戒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民国十二年复兴第三任主任释澄云律师传授千佛三坛大戒,受戒比丘比丘尼三十余人、优婆塞、优婆夷七十余人,这次传戒是续释悟脱律师明朝后首次开七传大戒。民国十六年释澄云律师再次传授三坛大戒,据当时受戒的释仁禧护戒牒记录,得戒本师和尚澄云和尚;羯磨阿阇梨无穷和尚;教授阿阇梨圣钦和尚;尊证阿阇梨有贯一和尚、定慧和尚、慈昌和尚、定超和尚、禅安和尚、常恩和尚、清福和尚;引礼有海奎和尚、戒明和尚、普斌和尚、妙伦和尚、正澄和尚等。2011年是伟大的中国GONGCHANDANG建党九十周年和敕赐道济堂上复兴第三任主任释澄云律师往生七十周年纪念,经省宗教局和省佛协批准,于农历二月初四至初十法主释宗性律师传授首届护国佑民千佛大戒。
让广大信教群众正确认识佛教的基本教义和佛教徒的基本义务。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谤国主、不犯国制、不做国贼、不漏国税。不杀生主要是制不杀人,兼制不故意伤害其他的生命体,从中又衍生出放生和吃素。不偷盗是指不侵犯公私财产、不破坏公私经济管理制度和收受“不当得利”等方面。不邪淫,自己的合法夫妻生活佛教是认可的,佛教的观点是合法的夫妻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确的环境、正确的对象,佛教禁止婚前,特别是婚外性行为。不了解佛教的人士还以为佛教是完全禁欲主义,不允许信教的人员结婚呢。不妄语主要是针对大妄语(自我吹捧证圣见道),兼制不说假话、不挑拨是非、说粗话、引诱或唆使等语言。不谤国主是不诽谤国家领导人和不议论、不搅和、不处理国家的事务。不犯国制就是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做国贼是指不出卖国家利益,保守国家秘密。不漏国税是指依法纳税,国家减免的除外。佛教认同正常的夫妻生活吗佛教是理性的德行宗教。佛教认为合法、合理的夫妻生活是可以的;佛教反对的是婚前和婚外性行为,但是许多人士把佛教反对夫妻婚前和婚外性行为自我解读为佛教不允许结婚或者是佛教是完全禁欲主义者!佛教不鼓励离婚,却大力提倡夫妻之间彼此理解、尊重、包容美好姻缘;佛教不鼓励多生多育,更关注对子女的培养成人;佛教提倡夫妻之间性生活时最好使用安全、健康、积极有效的措施,防胎、防病。所以佛教是非常人性化的,当我们真正全面正确地理解到佛教的思想,才知道佛教的伟大和科学前瞻性!
身和同住是居住和谐;口和无诤佛教是言论和谐;意和同悦是信仰和谐;见和同解是思想和谐;戒和同修是学修和谐;利和同均是物质享受和谐。为了维护长远的共住与和谐,组织要有一个机制来做两件事:宣扬核心,保持组织的核心凝聚力;理顺管理关系,以保持管理的畅通。这两件事可以分成三个方面的内容:佛教的世界观、共住的道德规范以及“六和”思想。
身和同住:佛教规章制度是信教群众的生活、学习、工作规约,是所有佛教徒必须共同遵守的。通过规约,使“六和思想”制度化。制度规定要求佛教内的每一个人各安其分、各守其责(岗位和职责)。也只有如此,佛教管理的运作才能顺利无碍。
口和无诤:所谓“无诤”不是讲不要争论,而是说不要做无益的辩论。佛教徒无法做到口和无诤,而且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角度找出若干条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正确,而否定他人的看法,进而导致无益的争辩,如此,大家也就无法在语言上寻找到共同的方式。除了不做无意义的争论之外,口和无诤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不能因为一己之私利而去争讼。
意和同悦:大家同住一起,必须要做到精神和行为的清净,要用意善良、胸怀坦白,要一致自己行为和认识。要记住“与人乐”而避免“独乐”的做法,有值得欢心快意的事,要大家一起共同庆祝,绝不要为了获得个人的快意而不顾大众,更不能把个人的快乐建筑在大众的痛苦之上。意和同悦还要求所有人员遵守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在思想上保持一致。这样一来,全体住众就能在一个共同的前提下讨论问题,达成认识上、行动上的一致,和睦相处,为共同的目标与成就而喜悦
见和同解: 见即是意见、见地或见解。见和同解就是要在思想上、观念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在认识事情的方法上,寻求同样的见解;对一套思想、理念,寻求一致的解答方式。大众共住,所有人员能够和合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求所有住众在见解上、思想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只有所有住众成员在思想上、观念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佛教的力量才不会分化。否则,每个成员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想法,大家各执己见,自以为是,那么,这个团体也就难有安宁、不能清净,也必将导致整体的精神涣散,难有作为。
戒和同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佛教中“规矩”就是戒,是所有信教群众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和行为规范。所谓“戒和同修”,就是遵守共同的制度和规约,在共同组织框架、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之下,共同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行为、形体行为和精神行为。佛制戒律,在佛教管理上的目的、用意和作用,与现代企业管理制订规章制度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能够保证组织的良性运作。只是,在根本原则上,佛教除了保证内部管理的有效性之外,还在于保障生活在其间的人员的自我修正。
利和同均: 利就是大家所获得的利益,包括物质和精神。不论是经济上的物质享受,或者是知识上、宗教实践上的佛法修正,必须要有共同分享的意识,决不能私藏私匿,也不能厚此薄彼;否则,就会使佛教内部发生利害冲突,更会因营私肥己的恶习而导致争权夺利的纠纷,最终会影响、破坏佛教的根本利益。
一佛住世 千佛护持
西南佛教大派——天台九峰派仅有的两位清字辈大长老,资中宁国寺方丈释清德律师、成都昭觉寺西堂释清证律师,和四位近九十高龄的老和尚——长潭律寺管理委员会名誉主任(名誉方丈)释定慧律师、长潭律寺监事会议主委释智全律师、大英高观寺方丈、长潭律寺咨议委员会主席释宗静律师、蓬溪应传寺方丈、长潭律寺戒律院都监释宗定律师联袂担任主戒和尚,长潭律寺法主、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大英五凤寺和船山天峰净寺名誉主任(名誉方丈)、成都文殊院方丈释宗性律师任菩萨戒法师,四川省佛教咨议委副主席、成都昭觉寺方丈释演法律师任羯磨阿阇黎,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成都大慈寺方丈释大恩律师任教授阿阇黎,德阳市佛教协会会长、德阳万佛寺方丈释觉行律师任审忏阿阇黎,重庆佛学院院长、重庆华岩寺方丈释道坚律师任说戒和尚,大英五凤寺法主释果位律师、大英玉佛寺方丈释妙果律师、蓬溪县佛教协会会长、蓬溪常乐寺方丈释隆缘律师任授经阿阇黎。射洪县佛教协会会长、射洪龙泉寺方丈、遂宁广德佛学院教务长释静云律师任书记,大英观音岩当家释果庆律师、自贡龙潭寺方丈释庆悟律师任巡视,遂宁广德佛学院教务长释长荣律师、遂宁灵泉寺方丈释长正律师任缴签,安居区佛教协会会长、安居龙凤寺方丈释本贵律师、大英大佛寺当家释宗全律师任验签,蓬溪白塔寺当家释普清律师、船山天峰净寺清风念佛堂主管释能慧律师任护坛。船山天峰净寺当家释正思律师、成都文殊院监院释能干律师、船山天峰净寺知客释庆明律师、大英五凤寺当家释庆凌律师、大英五凤寺副当家释亦松律师、成都文殊院祖侍释庆照律师、船山鸡冠山方丈释崇航律师、大英长潭律寺衣钵释泽体律师任引礼。安居净宗寺知客释普弘律师、船山净宗寺当家释寂亮律师任引赞。
律宗道场 丕振家风
长潭律寺家风是:以热爱祖国作为基本原则;以僧团利益作为前提;以利乐大众作为最高使命;以六和敬作为共住基础;以诚信、负责任、理解作为人际交往规范;以博学多艺作为入世方法; 以不违根本戒律情况下随俗化导;以戒律作为切身规范、以极乐净土为归宿; 以般若正见作为行动指导;以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共同发展;以祖宗家法处理长幼之事。以平常心作为对治不可预料事的法宝。
寺律净双持,每年农历二月初四至二月十一传授居士菩萨戒(打观音七);农历四月十五至五月十五学戒月;八月初三至八月初九、十月初三至十月初九、冬月十一至冬月十七打弥陀七;每月初八传授幽冥戒;每周星期六念佛、星期天学习佛教经忏法事仪轨,定期举行各种慈善活动和办学戒班。坚持 “以慈善利益大众、以教育净化环境、以文艺传播佛教、以念佛求生净土”。形成“履仁行慈,博爱济众”的寺风,“敬业、利行、易俗、同事”的教风,“善闻、善思、善修、正治、正命、正行”的学风。“立足大英、领先遂宁、比肩四川”,以佛教文化带动传统文化的发展,以传统文化带动旅游事业的发展。树立一块与大英旅游名片相结合的新旅游景点,为隆盛镇的经济发展服务。
市佛协通讯员释圆体 释泽体 释明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