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多多 于 2011-8-14 17:36 编辑
我在一个传统中国模式的家庭长大
房子写的我妈的名字,父母的钱是搭伙用的,没有分得那么清楚
全家人包括我小时候都知道存折在哪儿,家里藏钱几何
当我读高中的时候,我一个同学说在他家里,父母的钱是分开的,个人管个人的
重大需要花钱的地方比如购买电器,孩子教育等按双方工资比例出资,一般说来父亲出得多点。他说他以后结婚了也打算这样。我还笑他,一家人分那么清楚,哪怕没得哪个女的敢嫁给你哦。
我当时觉得超级诧异,这样的一家人会亲密无间么?
什么是家??家对于我们而言,相信大家都会觉得不是HOME ,HOUSE,而应该是FAMILY吧。是家里的这些个人,这些个人之间亲密无间,团结协作,相互温存的关系。
有人说,这样不是更保证了婚姻或者爱情的纯度吗?
爱情,有很多人愿意理解为这里边应该更多的是愿意为对方付出,奉献,或者至少是一个奉献的态度。
我什么都愿意给你,愿意与你分享。这是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的表现在结婚之初莫过于,我的财产我愿意让它成为我们共同的。而不是婚前我们必须去公证一下,你能爱你的,你能拥有的,只能是我这个人,我的东西,你想都别想。
或者有的精明的父母也算计多多。比如儿子的婚房,男方出首付的要写公公或者婆婆的名字。诸如此类。
滋生出许多悲剧。
很多女人其实都会更看重的是男人的一个态度吧。
我有个朋友,她老公是一个很节约的人,家里也没什么钱,买房对于他们来说其实压力是不小的。
买房子的时候,他们还没结婚。也就是法律上说的婚前。
没想到她老公说:就写你的名字就行了,不过你不要告诉我父母。我给他们说写的两个人的名字。
我朋友说:虽然买房我也出了部分钱,但老公当时的这种态度,确实让我觉得他非常信任我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实话说,对于很多有着传统家庭观念的人来说。
新婚姻法,我看到第一眼就觉得很气愤,很寒心。
以前女人结婚是要男方有房,以后女人结婚的前提会不会改成男方有房而且房产证上必须加上女方的名字。
丈母娘再也不愿意出装修钱了,因为那个巴上去抠不下来,还不如给女儿买车。
男人们也更肆无忌惮发展小三了,因为花不了多少代价了
女人们被迫自强了,因为传统家庭分工合作,你做家庭主妇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你必须自己为自己创造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