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一个猴子的把戏2 G# p2 k& M% V, D; i; h" ]
6 g; p6 j, O7 ~8 O, v% M* M3 t首先,六耳猕猴的身份很可疑,先不说有没有这样一个物种,就其他方面而论,第一、他不是想吃唐僧肉,而是把唐僧打晕了劫走包袱,回到水帘洞自己组建一个取经队伍,这样的想法和构思非常奇特,不像是妖怪的作为;第二、任何事物都是独一无二,孙悟空只有一个,紧箍咒只有一根,定海神针也仅仅一枚而已,平白无故冒出来一个猴子也就罢了,哪有同样的紧箍咒和金箍棒并且对于那头猪和和尚的行为了如指掌;第三、两者追寻真假到过天庭和地府,照妖镜不显原形,这就是一个非常可疑的地方,到了地府,地藏王菩萨身边的谛听已经知道真相,但是它不敢说,什么原因让他知道原因而不敢说?难道佛祖口中的六耳猕猴身份能够让谛听害怕如斯?没那么简单。6 m( ^( Z, G3 D0 ^. ^$ ?% M( Y% g
. N H: F& G8 {1 A, e! \
上面的一些地方非常可疑了,可佛祖为什么要说有一个猴子是叫做六耳猕猴呢,佛祖不是傻子,既然他那么说,自然有他的道理。
4 T) ^, \% }7 ~& c* M4 { s5 i- e* V2 t
- V, i+ r8 W/ B' g4 K9 j 猴子前两次的话和后面到佛祖面前的话有很大区别,在天庭和地府的时候,它说的是‘明辨真假’,到了西天极乐之地,说得却是‘明辨正邪’,后者当然是对佛祖说的,真假和正邪有没有区别?当然有,完全不同的两个词语,这猴子的用意自然是想表达自己的意思,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新辞劳苦不说,打了几个土匪还要忍受唐僧的紧箍咒束缚,他心底肯定就不乐意,要用法子整唐僧。结果就弄出这一出自导自演的戏,目的就是把它闹大,让众人都评评理,护送唐僧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佛祖听出来了,确实如此,这猴子一路上为自己扫平障碍,倒是唐僧惹出一大堆麻烦,上次在犀牛精哪里害得自己白白损失十三座金山,这么一定,猴子就是佛祖内定人员了,起码也是一个佛,唐僧是预定佛,猴子是内定佛,两者的区别不言而喻,护送唐僧取经,那头猪混到最后不过是净坛使者菩萨,和尚是个罗汉,这些都是后话,佛祖金钵一罩,不过是为猴子找一个台阶下而已,至于六耳猕猴,根本就是莫须有的玩意,所以当猴子看到所谓的六耳猕猴,连忙一棍打死,佛祖的做法让他很满意,就没有什么是非争斗,回到取经队伍后,唐僧不敢随意念紧箍咒,猪也猴哥猴哥叫得亲热,事不关己的和尚仍旧老实本分。: I C6 c5 ^* @ K: Z
' l6 g/ H) D$ H" H 知道六耳猕猴的由来?世间仅有这一个猴子叫做这个,为什么佛祖偏偏要说成是六耳猕猴。
( W& P8 t) ^8 [# S/ w0 ?1 ?
1 Y, L, E+ ?7 X2 ~. I 猴子学艺的时候,是走后门的,如果我没有记错,当他领会菩提那老头的暗语翻墙进入后门的时候,菩提曾问过他为什么要来这里,原著里的那句话是‘此间无六耳’,亦非隔墙有耳,这样一来,又有了两个事实存在。
/ m1 ^# L& E; Y: T3 |5 X; p, {
一章“真假美猴王”便能够涉及到这么多的布局,连环的几百章节不就囊括了全天下的布局,不愧是享誉华夏的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 x' \" O7 I) i; R: W+ N
2 x% e0 j- W/ O3 o. Y
一本《西游记》,就似一本更加全面的《韬略》。 & X3 F% [+ j3 i ^ t" i6 [
& c1 }. S: `% k) i6 D2 S; H; W* e
男儿该当读西游!. k3 \5 c3 K- e5 \; x+ m
0 D' K- G- \6 B7 H. T9 U/ ]$ A/ c2 k
* | V- a) S# H4 D# x. L3 i' ?7 R* s+ N. J8 H6 {) v" T3 A, \' `5 c/ J) h8 L
" n$ u* k# r6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