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8000">如果你家是个破碎的家庭,所有的一切都得靠自己,被沦为这个又不是我自己去报到的,生活在魔爪下我能逃吗?我才20岁呀,我只有20岁,20岁的女孩该享受什么样的生活? </font><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8000"> --摘自晓姗的《妓女日记》</font>
) k I3 s& ` Y/ c </p><p> 开往晓姗的家乡--攸县的公路一路平坦。这个离湘潭不到250公里的小县城以“的士经济”闻名。广州、深圳70%的的哥来自攸县。 </p><p> 相对县城里众多在外奔波的家庭而言,晓姗的家则显得平静安稳。父母职业不错,经济宽裕,养着一个孩子。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生活方式,这都是一个典型的殷实家庭。 </p><p> 但似乎是两条平行线,父母是上面那条,女儿是下面这条,永远走不到一起。晓姗代言了与父辈有着难以愈合的鸿沟的这一代。 </p><p> “我们家很普通,但父母却希望能教育出贵族。”在晓姗的记忆里,“吃饭规定时间,连上厕所都规定了不能超过10分钟。超时了又是一顿打骂。” </p><p> 小学三年级时,父亲接女儿回家,在路上颠簸了一下,晓姗将自行车践倒在地。父亲认为是她在故意捣蛋,暴怒之下,他让女儿跪在街道上。 </p><p> 街上人来人往,异样的目光灼伤了晓姗的自尊心,直到半个小时后,妈妈拉她回家,但父亲并没有对女儿说一句道歉。 </p><p> “他始终认为,我是你老子,我让你丢脸天经地义。我妈妈则是个打人异常凶狠的人,很喜欢掐人。小时候,每次送我上学,只要翻到我作业本上的空白题目,就一口咬定我偷懒。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掐我,她掐人很有特Se,两只手指钳住肉以后,还要使劲往里面拧,痛得你喘不过气。” </p><p> 跟大多数望子成龙的家长一样,这对接近50岁的父母,不可避免的为女儿设计好了前路--入最好的幼儿园,读最好的中学,念最好的高中,大学专业定为英语,毕业后去找堂姐(一个连晓姗自己都不知道是从哪里蹦出来的堂姐在广州一家外资企业工作),之后再找男朋友谈婚论嫁。 </p><p> 在这条充满了父母殷切期望的路上,晓姗走了20年。但斗争从未停止过。到高中时,她开始逃学离家出走。 </p><p> 月考过后,开家长会,晓姗担心父母责打,买了车票准备去衡阳,但被及时赶来的爸妈给拦截了。 </p><p> “他们极度不信任我,如果我在房子里面坐一会,妈妈就会说,‘只知道玩从没见过你读书’;如果我看书的话,她又会说,‘装什么装,读不好书以后扫大街 ’;我考得不好,她会骂,‘蠢得像一头猪,考这么点分’;偶尔考好了,她也骂,‘怎么突然考这么多,你是不是抄别人的?’总之似乎对我从没有一句好话,无论我做什么都会说我两句,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从来没听说过一句表扬的话。” </p><p> 这种随意的像是在捏泥人的家教,一直到把晓姗送到大学也没有捏出想要的形状。母亲找关系把女儿送进大学后,托付在这所学校当老师的朋友照看她,并按时刺探‘军情’。 </p><p> 实际上,密探很是失职,她甚至都没见过晓姗一面,每次打电话询问的时候,她总会说“姗姗啊,她在学校里表现很好,老师还表扬她呢。” </p><p> “只有我妈妈这种人才相信她。‘晓姗说,离开令人窒息的家,大学校园里使人沉沦的宽松,给晓姗提供了最终离经叛道的土壤。’我选择这种生活方式,是因为我可以彻底地自由,没有人可以管制我。” </p><p> 2006年1月12日,记者离开湖南前接到晓姗的短信:龙哥,我实在是弄不到钱,你能借点给我吗?打完胎就还你。(文中晓姗、小飞、阿振均为化名) </p><p> <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 color="#0000ff">中国大学生性观念呈现多元化倾向 性开放得惊人?</font>" v$ k+ i# Q/ r, M: H8 G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2004年,首都师大性健康教育中心对中国近30所大学一万名在校生性行为观念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有性行为的男大学生高达15.7%、女大学生为5%;而且,赞成婚前性行为的男大学生为57%,女大学生为26.7%。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当时媒体惊呼:中国大学生性观念开放得惊人。在报道中,有这样的描述:在中国许多地方,每到周末,高校附近的招待所常常爆满。一名经营者说:“一到周末,房间都被附近高校谈恋爱的学生包了!生意好得很!”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据媒体的反映,“偶尔一次一夜情没关系”已成为部分大学生的心态。他们认为,那是他们的私事,只要不做违法的事,别人无权干涉。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广州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大学生德育问题的骆风教授认为,在社会文化环境日趋开放的今天,大学生作为接受知识最前沿的群体,出现这样的事情,也是能够理解的,再加上他们已经是成年人,在男女性关系方面有必然的需求,社会需要对他们不断引导教育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 color="#0000ff"> 仍持传统道德观念?</font>
7 L; v) F, I# Y' u4 \5 `/ n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不久前的另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的大学生在性行为方面仍然保持着传统的道德观念。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爱兰等对北京市5所高校1310名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了性观念的调查,其中男生占63%,平均年龄20岁。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北京青年报的报道说,在对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态度的调查中,半数以上的被调查学生(54%)认为在大学生中婚前性行为应该绝对被禁止。同时,半数以上的学生同意在双方相爱、双方的朋友关系稳定、双方正准备结婚情况下婚前性关系是可以接受的。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学者黄海瀛认为,大学生虽然对婚前性行为不感抗拒,但却认为性伴侣只可以是丈夫或妻子。这明显是与中国人传统“从一而终”的思想有关。可见大学生们虽然说是对性越来越开放,但他们还受传统中国思想影响甚深。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 color="#0000ff"> 性观念日趋多元化?</font> a. I' T* i y. J7 x' K" x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而去年9月间,一项对2000多名大学生的民意调查表明:中国大学生性观念呈现日趋多元化的倾向。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调查显示:42%的大学生对未婚同居表示理解和认可,另有近30%的大学生对此表示反对,其余的大学生对此不置可否。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持赞成意见的大学生认为,“感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同居未尝不可”、“同居是个人的权利,不存在对错”。其中有一部分大学生承认自己已加入同居行列。不赞成同居的大学生认为,从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等形势看,大学时期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向异性,因此这种所谓的同居“往往不会有好结果,甚至结出恶果”。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中国大学生的性观念不再是呈现一边倒的“解放”倾向,多元化倾向日趋明显。研究人士认为,大学生性观念多元化的倾向是社会多元化的折射,但大学生同样应该比较清楚地了解家庭的责任、正确的婚姻观念和正确的性观念,这需要社会和学校的理性引导,也需要大学生的自我约束。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 color="#0000ff">成艾滋病高危人群?</font>! g" V* k# d9 ]! l' i. e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2005年4月,当一个叫朱利亚的女孩向世界说出“我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时,她成为了一个“惟一”:中国艾滋病患者群体中,目前惟一有勇气公开自己病情的在校女大学生。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著名艾滋病专家、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性健康中心主任医师张北川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早在10年前,我国大学生中就已发现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去年7月,国家卫生部发言人毛群安一语惊人,他向媒体表示,大学生是艾滋病传播的高风险人群,相对较容易成为受害者,艾滋病逼近大学校园。</font></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news.xinhuanet.com/school/2006-09/27/xinsrc_32209032709439351276516.gif" border="0" alt=""/></p><p align="left"><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8000"> 编后语:燃放堕落的焰火 绚烂之后只剩灰烬 晓姗的《妓女日记》警示女大学生请珍爱自己的身体和灵魂 不要因为任何的伤害而伤害自己</font></p><p align="center"><a href="http://news.xinhuanet.com/school/2006-09/22/content_5122843.htm"><img src="http://news.xinhuanet.com/school/2006-09/27/xinsrc_33209032709432361616217.jpg" border="0" alt=""/></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