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3-13 11: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城区公交现状是:
(一)体制不顺,利益主体多
我市城区现有城市公交企业3家,其中1家国有(市公交公司)、2家民营(市吉达公交公司、市汇通公交公司)。民营公交企业全部采用承包经营的模式,部分车辆甚至层层转包。国有公交企业既有自营也有对内部职工承包经营。整个公交行业存在着利益主体多,以包代管等问题,导致市城区公交行业严重背离了社会公益行业的属性,服务质量差,线路增加、调整、延伸困难,市民反映强烈,也存在严重的社会稳定风险。要调整线路,就得花钱将曾经拍卖的线路收回来,这又涉及到一个ZF投入的问题。
(二)运力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市民出行需要
我市城区207辆公交汽车折合约232.6标台,万人拥有城市公交车辆数约为3.75标台,与《四川省“十二五”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刚要》确定了50-100万人口的城市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不低于12标台的控制性指标,差距巨大。公交作为惠及民生的基础行业,低票价政策又使公司不能完成资金的快速积累,从而扩大再生产,只能依靠ZF投入或者补贴购置车辆。
(三)站场等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我市城区没有公交枢纽站。没有一条线路建有公交首末站,公交车在首末站只能路边停车,难以保证公交汽车的调度和公交驾驶员休息、上洗手间等基本需要;公交沿线停靠站设置简陋,不是港湾式停靠站,部分站点布设不合理,乘客的步行距离过长。上述问题不但给乘客换乘带来不便,也存在安全隐患。 可市城区规划的很多站场都被建成漂亮的商品房根本没有公交的容身之地。
(四)没有建立政府对城市公交投入的长效机制
国家、省政府先后多次出台支持“公交优先”发展的政策措施,市政府早在1996年也出台部分配套政策。但是,除市财政支付的燃气涨价补贴和中央财政支付的燃料补贴外,政策性补贴没有兑现,税费减免政策没有落实,政府投入机制没有建立。
的确,省内的成都、绵阳之类的城市自然莫法比,但和遂宁差不多的城市,如自贡、泸州等城市其公交都走在了遂宁前头,在于其持续不断的ZF投入和支持。遂宁这些年对公交的投入有人家的十分之一没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