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6月19香会节,来相会,香会节。
遂宁香会是观音文化的产物,它应运而生,历史悠久,香火兴隆,声名远播。清代康熙年间文华阁大学士、邑人张鹏翮诗云:“千载灵泉古道场,唐朝名圣冠诸方。”说明遂宁的佛事活动以及观音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声望极高。清乾隆五十二年遂宁县李培峘的《广德寺香会》一诗,把遂宁二月香会的盛况表现得淋漓尽致:“……二月和风初应律,击鼓吹竽市填溢。已见邻封迎驾来,还看十女倾城出……幡幢缨络路不绝,万口喃啰同一声。始发灵泉终广德,大众微尘动瑶阙。蜡泪堆成五色云,佛心自映千潭月……”。市档案局提供的历史资料,见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二月遂宁县长杨晴舫致遂宁专署专员的呈文中称:“广德、灵泉两寺历年春季香会,全川各县赴会民众不下巨万”、“成群结队之民众到庙进香”、“城区武力单薄,万一起变仓促,实觉无法应付”、“险相还生”、“俯念情形特殊,酌调保安队二队,或转请正规军超大型营驻遂协防”云云。专员黄*在布告中亦称;“广德、灵泉两寺香会积习相沿,为时已久”、“有男女信徒不远千里(而来)”。从这些历史资料可知遂宁复会历时久远,香客众多,辐射面广,规模盛大。 据史载,二月香会节是从正月初一开始,至三月初一结束,历时两月余。善男信女有的分散前往灵泉、广德两寺,有的自发组织“朝山进香会”结队而至。朝山队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风尘仆仆,庄严肃穆,举着彩旗,抬着“圣驾”,抬着九品大蜡,端着盛有盐茶五谷、鲜花糖果和燃着檀香的香盘,腰系黄色围裙,口念“南无阿弥陀佛”,敲锣打鼓,吹箫弄笛,舞狮耍龙,鞭炮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的朝山进香队伍(古时),先天峰、后白雀,再到灵泉和广德(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