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关于北宋转运司治所问题上“首州论”的再讨论》
关于宋代转运司治所是否都在一路首州这一论题,在20世纪90年代学界已有讨论,21世纪初,又就宋朝路级四司即帅、漕、宪、仓的治所作了全面的论证。①所谓首州,即指《宋史·地理志》中每路排列于首位的州府。我们认为北宋转运司治所,就元丰二十三路而言,约有三分之一的路,其治所并不在一路的首州。还有一些路的转运司治所,也并非始终都设在首州。
转运司
梓州路设于咸平四年(1001 年),该路转运司初治于梓、遂两州。据《长编》卷 83 大 中祥符七年(1014 年)八月丙寅,梓州路转运使冦瑊言:“本使公署在梓、遂,去戎、泸地 远,缓急边警难以照应,请徙于资州”。从之。 此时,梓州路漕司移至资州。《舆地纪胜·资 州》卷157 载:“初,朝廷分梓、夔四路,而梓漕宅东川。祥符六年,寇瑊出使,屯师东川,供馈维艰,奏请置衙于兹,后复故”。亦可证。《舆地纪胜·遂宁府》卷 155 言:“遂宁旧 为梓部台治。大中祥符中,寇瑊置于梓州。皇佑中(1049-1054年),田况请复置司遂州”。 该条中的“梓州”,据上引《长编》与《舆地纪胜·资州》条可知应为“资州”之误。“皇佑中,田况请复置司遂州” 亦与“后复故”条相印证。《舆地纪胜·遂宁府》卷155 又言:“提举学事,崇宁六年置,宣和二年废,以转运兼领”。可知北宋末遂州遂宁府仍为梓州路漕司治所。总之, 梓州路转运司可能从大中祥符时起就未设于首州梓州。
提举司
《舆地纪胜》卷 154《潼川府》引梓州潼川府路提点刑狱司“《题名记》言,自景德四年(1007 年)陈天丽始”。同书《潼川府》又言,“提举司旧在提刑司之左。提举司有重建《俞俞堂记》曰:提举司旧治 武信(遂州节度使军额),使者江公衍请梓之同提点刑狱厅为新治。绍圣四年(1097 年), 建俞俞堂”。据此,可知梓州路提刑司及同提刑司均设于梓州,而提举司置于遂宁府。绍圣四年,因潼川府路提举常平方江公衍之请,以同提刑司衙署改置提举司。这说明是年以后,亦即熙宁六年(1073年)以后的24年,提举司方移至潼川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