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本帖最后由 泪是爱情 于 2014-4-3 22:42 编辑
国开区召开2014年度工作会
深化改革创新 推动跨越发展
本报讯 (记者 杨文兵) 3月28日上午,国开区2014年度工作会在遂宁高级实验中学阶梯会议室举行,会议全面总结了2013年工作,表彰了过去一年在推进园区“可持续跨越发展”进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安排部署了今年各项工作任务。国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锋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刘锋华表示,2013年是园区晋升国家级开发区后夯实基础的第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国开区按照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区、产城融合样板区、跨越发展先行区”的总体要求,以建成全省千亿园区、全国百强开发区为工作目标,落实各项工作举措,加快推进园区可持续跨越发展,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发展态势。园区整合圆满完成,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平稳较快发展态势。特别是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刘锋华强调,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国开区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市委、市政府对国开区的发展期望前所未有,全区上下跨越发展的内生动力前所未有,国开区要以“做强做大产业、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改善保障民生”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攻坚,促进经济持续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相/关/新/闻
“三驾马车”发力2014
一驾马车: 培育壮大产业 提升综合实力
路径:坚持“培育”和“引进”并重,以项目为主抓手,推进现代新型产业提质扩量,工业增加值达到 106.87亿元,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 6.11亿元。
抓手:突出产业培育。完善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扶持企业发展实施意见。深入实施企业培育计划,加大对志超科技、京石工程等12家优质潜力企业的培育力度,全力支持企业扩规模、提技术、强品牌。
强化项目推进。2014年,实施重点项目136个,全区计划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亿元,增长13%。同时确保新歌电子、盛利兴电子等82个项目全部开工,川中油气矿、伊连特二期、海金汇光等8个项目竣工投产。
推进招大引强。坚持招商引资“生命线”不动摇。实施招大引强战略,瞄准“世界500强”、聚焦行业领军企业,以电子信息、机械装备为重点,着力引进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高科技项目。改进招商方式,突出产业链招商,围绕核心企业、龙头企业,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招一个、引一串、带一片”效应。
发展总部经济。将总部经济作为绿色发展的重点,制定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办法。引导蓝彩电子、鼎吉光电、英创力等6家企业实现总部转移,打造制造业总部经济区。重点引入地区性总部(分部)和专业职能性总部(结算中心等),加快引入更高层次的企业总部入驻。以发展的眼光对待那些规模较大、成长性高的企业,主动纳入工作重点,支持、引导企业发展,通过企业的发展和政府的扶植,逐步壮大总部经济的规模。积极发展金融、保险、法律服务、中介咨询等各类现代服务业,逐步形成总部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现代化专业服务支撑体系。
强化要素保障。加快创新平台建设,设立科技发展资金和风险资金。积极推进孵化中心建设,加快省级孵化中心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申报工作。强化资金组织,统筹做好财税工作。加强银政合作,完成银行融资10亿元。做大做强川中开发总公司等融资平台,加快第二批15亿元企业债券发行。做好用地保障,探索土地征用补偿新机制,力争完成土地报征2000亩,拆迁20万平方米。
二驾马车:夯实基础设施 提升承载能力
路径:进一步增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强度,完善配套服务,着力增强园区吸引力和孵化力,发挥好项目建设平台效应,为承接项目落地做好前期准备。
抓手:优化空间布局。按照统筹区域产业、居住和生态布局的要求,完善凤台新区、西宁新区等2个修建性详规,力争年内完成规划编制。对重点产业项目、棚户区改造、环境提升改造工程等规划,要按照项目制定的完成时限加速推进,完成观音文化园、大千世界公园等5个片区规划。
做优城市板块。以凤台新区和西宁新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城市拓展。计划投资10亿元推进台商工业园建设,力争4月底前全部完成台商工业园一期场平,启动二期场平工程;年内建成标准厂房5万平方米。迅速启动凤台融城干道、防洪堤以及涪江四桥建设,初步形成园区主要交通路网骨架,提升产业承载能力。
完善城市功能。计划投资8亿元,启动向山路、纵一路等7条城市骨架道路建设,推进中环线国开区段、过军大道等道路建设,完成南环路、遂州北路等5条主干道升级改造。完成西山城市森林公园2074亩启动区、滨江北路湿地公园二期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要求,年内投资4.1亿元,实施遂州北路改造、西山路改造、南环路改造、明星大道升级改造等14个环境提升工程。
抓好城市管理。坚持建管并重,探索建立城市管理市场化机制。强化城市执法管理,巩固全国卫生城市成果,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战。实施建成居住小区分类管理,巩固城市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完成明月河、开善河等排污口治理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减少“三废”排放。
三驾马车:强化民生改善 提升幸福指数
路径:坚持社会发展水平与综合经济实力相协调、相适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实施惠民工程,保持财政对民生的投入不少于70%,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区人民,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抓手:做实民生工程。实施就业促进工程,新增城镇就业3500人。推进社会保险扩面,继续扎实做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完善医疗救助体系,切实解决重特大疾病困难群众看病贵问题。推进安居工程建设,年内计划投资16.6亿元,加快推进机场苑C区保障性住房、台商工业园棚户区改造等25个民生项目,力争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2900套。加大安置房建设力度,确保开工安置房50万平方米,建成30万平方米。做好“6·30”受灾农房加固维修、重建工作。做好廉租房实物配租、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宅基地、农房确权登记。完成20个老旧小区改造。
发展社会事业。履行公共服务提供者义务,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完善辖区教育布局,做好特色目标学校发展规划。加快北固中学、凤台中学建设,力争早日投入使用。全面实施5所优质名校培育计划,全面提升国开区教育对外影响力。完善基层文化站、文化活动室配套设施,建成综合文化站1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4个。做好第十二届省运会、第八届省残运会工作。
推进社会治理。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妥善处置征地拆迁、养老保险、社会保障等信访突出问题,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健全食品药品监管体系,突出工商企业、建筑工地事故防范。扎实推进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社区网络化管理,建立公共安全预防、管理、运行、保障四大机制,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快组建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和开发区特勤消防站。稳妥推进法院、检察院、安监分局建设。强化舆论引导,加大外宣力度和网络舆情引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