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出台关于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的实施意见
公办学校“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
■小升初将不再以任何考试方式选拔学生 ■禁止初中学校提前招收选拔学生
核心提示
市教育局明确提出,今后将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公办学校不得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无条件保障辖区内每一位学生入学。
市教育局日前将《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转发到各县(区)教育(社事)局、市直属中学,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从今以后小升初将不再以任何考试方式选拔学生,禁止初中学校提前招收选拔学生。据悉,这次出台的实施意见主要针对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将延长至2017年实施。
进城农民工子女
享受辖区内学生同等权利
市教育局提出“小升初”的几点原则,首先就是要依法保障区域内接受完小学六年义务教育学业的学生全部都能免试就近入学。其次,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合理划定公办初中学校招生范围,学校计划招收初一新生规模与服务区内应升初中学生人数数量差距控制在10%以内。第三,民办初中学校按当地教育部门审定方案,实行自主招生,经政府委托,受托学校可按委托方案招收免费就读学生。第四,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子女按照“两为主” 原则(以输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校为主),由教育主管部门在辖区内安排入学,享受辖区内学生同等权利。
执行免试入学规定
规范初中学校招生行为
市教育局明确提出,今后将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公办学校不得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无条件保障辖区内每一位学生入学。教育行政部门将指导民办初中学校完善招生制度,到2017年杜绝民办学校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
禁止初中学校提前招收选拔学生。每年4月15日前,各学校可以开展有关招生宣传、咨询。4月15日后,可以开展登记、预录工作。5月1日后正式招生,6月底基本结束招生工作。确保让学生完成小学阶段全部学业。各校在初一新生报名时应要求提供“完成小学六年义务教育证书”。
规范招生宣传行为。各初中学校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招生计划、招生范围、入学办法、收费依据和标准、咨询服务电话等小升初各类信息。
杜绝违规招生行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将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和职业道德教育,禁止生源学校教师组织在校学生参加市内外各类初中学校的招生考试;严禁招生学校面向市内学校进行有偿考试、招生。
加大查处力度
打击违规招生行为
相关负责人介绍,小学升初中工作涉及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切身利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大查处力度,重点纠正和查处虚假宣传、违规考试招生、有偿招生、不按就近原则安排入学、随意招收择校生、乱收费和提前招生等行为,以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相关链接
■公办初中学校招生办法
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学生人数、校点布局、办学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就近原则合理划定学区,既要保障所有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又要防止出现大班额和超大班额现象。经批准招收艺体等特长生的学校,严格控制招生方式和人数。
单校划片学校采取对口直升方式招生。多校划片学校,要严格执行“自愿报名,限报一校”政策,先征求学生升学意愿,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学校计划招生数的,可直接入学;对报名学生人数超过招生学校计划招生数的,可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摇号等方式公开公正确定入学学生;随机派位、摇号工作要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组织,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对相关情况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对未被申报学校确定的学生,教育部门要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合理划定就读学校,保障其入学。片区划定后除因区域内学龄人口变化大、学校撤并等特殊情况外不得随意调整,确需调整的,应充分论证,提前公告。
未在户籍所在片区小学就读的学生,如要申请升入户籍所在片区初中就读,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受理、审核,统筹安排升学。
残疾儿童、少年达到升初中要求的,应原则上到本地特殊教育学校和县区确定的随班就读点学校就读,暂不具备条件的可委托其他特殊学校代为培养。
■民办初中学校招生办法
民办初中学校不划定招生片区,可以跨学区招生。面向本县区招生的可由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批准,跨县区招生的需由市教育局审核批准,各审批单位须明确学校招生的方式。
在本地公办初中资源不足时,政府可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所购买的学位应按照公办学校的招生原则实行就近免试入学。
■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子女入学办法
由教育主管部门在辖区内公办初中学校统筹安排就读,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对待,不得加收任何费用。
务工人员需提供的材料有:与企业签订的一年以上(含一年)劳动合同,一年以上的住(租)房协议,完成小学六年义务教育的相关证明。
经商人员需提供的材料有: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一年以上的住(租)房协议,完成小学六年义务教育的相关证明。(记者 梁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