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解读:遂宁市城市总体规划(五)
新闻来源:遂宁日报 点击数:345 更新时间:2014-7-30 6:29:53
《遂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系列解读(五)
外联内通:大交通承载大梦想
概述
成渝之心,川中遂宁。这片红土地上的人们,已经习惯于津津乐道出行所享受到的便捷。
细数遂宁交通发展历程,从达成铁路、成南高速,再到今天依然在建的遂广、遂西高速,如今的遂宁已初步构建起了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水运为补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遂宁交通如何才能“更上一层楼”,实现“公铁水”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遂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的出台,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与期待。
在市域内,经过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公路快速建设阶段,遂宁公路交通条件大幅改善,单位面积等级公路里程列全省第二位,单位面积公路通车里程列全省第五位,初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普通国省干线为依托、县乡公路网为脉络的公路网络;在高速公路方面,成南高速、遂渝高速、遂绵高速、遂内高速、遂回高速、遂资高速,以及经射洪北端的成德南高速在遂宁市域内形成“一环七射一联”的高速公路网格局。
在市域外,遂宁市现有达成铁路、达成铁路复线、遂渝铁路及遂渝二线等4条铁路,呈“Y”字形格局;国省干线方面,现有G318、S205、S206、S304等四条国省干线。
然而,从纵向看,遂宁交通发展成效喜人;但从横向看,却是形势严峻。加快融入成都平原城市群,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区域发展是遂宁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立足点,突出体现在“成渝经济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成都平原城市群重要的战略支点、四川省的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城市性质中。“我市提出了‘16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45-160万城市人口’的远期规划目标,中心城区将形成‘一城两区五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这对遂宁交通发展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
对此,在新编《遂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中,明确了我市交通发展目标为打造“四川省次级综合交通枢纽,成渝经济区重要的战略节点。”《规划》提出,将完善国家重要交通通道和枢纽建设;强化与成渝经济区各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发挥成渝连接点的枢纽职能;加强与周边腹地地区的交通联系,实现遂宁面向川中地区的中心职能。
规划既定,梦想启航!
突破内外交通衔接瓶颈
提升枢纽面向区域的地位和作用
立足成、渝中间的区位优势,强化铁路、高速公路等多方式集聚,融入成、渝一小时交通圈,有效发挥遂宁同时调配成、渝两地的物流枢纽功能,支撑建设遂宁成为成渝间人员交往、产业外溢、物流组织的重要节点。
发挥外联国家及区域性运输通道的联网优势,沟通联系西北、西南地区,打造跨区域客运转换和物流中转枢纽。
与遂宁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相适应,立足自身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川中盆地腹心的地理区位,形成服务自身、辐射周边的川中商贸物流、人员交往中心。
赵莉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交通专业研究院博士
遂宁在改善交通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已形成便捷联系成都、重庆,以及周边地市“一环六向”的高速公路网和由达成铁路、遂渝铁路构成的“Y”字型铁路格局。但是从交通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与打造四川省次级综合交通枢纽、成渝经济区重要的战略节点仍存在一定差距。
从对外交通组织来看,尽管遂巴、遂广两条高速公路即将建成,会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网络,但是高速公路这种“点对点”的联系对沿线地区的带动作用非常有限,缺乏普通干线公路对交通网络的补充显得尤其突出。同时,市域范围内还有相当大比例的低等级路段,制约了中心城区与县城以及重点乡镇的低成本经济交往。这一问题也存在于遂宁与周边腹地地区的联系上。铁路方面,遂宁虽然处在达成、沪汉蓉国家运输大通道上,具备发展客运功能的优越条件,但是由于遂宁站偏离沪汉蓉客专主线,南站虽位居主线,但尚未建成等原因,没有发挥国家通道的优势。而且现状遂宁火车站同时承担客运和货运功能,站场吞吐规模有限,导致一部分货运需求转向公路运输。同时,遂宁自身产业发展有限,使铁路过境运输特征突出,而本地物流组织作用较弱。在铁路枢纽作用有限,涪江航运功能不足的背景下,以公路为主的单一模式难以发挥遂宁综合运输的优势。
从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的衔接来看,有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首先是过境交通干扰问题,目前国道318和省道205穿城而过,部分路段演变为城市道路承担城市交通功能,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相互叠加干扰,既影响城市内部交通运行,也影响了内外交通联系的出入顺畅。二是枢纽建设滞后,目前城市公交与公路、铁路站点衔接不畅,尚未实现“零距离”换乘的综合性客运枢纽,公路、水运枢纽场站建设滞后,难以组织高效的公铁联运和公水联运。
三大策略齐头并进
城际铁路建设是未来区域交通发展的重点
通道强化策略——完善高速公路通道的同时,加快推进铁路通道建设,复兴涪江航运功能,形成公、铁、水、空多种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通道网络,提升遂宁面向区域“八向对接”的“中间性”区位优势。
枢纽提升策略——推进铁路枢纽布局调整,完善公路枢纽布局,发挥遂宁多式联运优势,重点支撑物流产业发展,强化遂宁面向川中地区的“中心性”枢纽功能。
市域一体策略——完善城际铁路网和国、省道普通干线公路网,改善市域主要城镇通达性,建成城乡一体、服务均衡的市域交通系统。
金欣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规划师
总体规划确定的“通道强化策略、枢纽提升策略、市域一体策略”一方面是基于遂宁实现“次级交通枢纽”这一目标的现实差距而提出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基于对内、外部发展机遇和区域交通发展趋势的理性判断。
区域发展是遂宁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立足点,我们看到在国家推动西部发展、成渝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等背景下,遂宁正面临重大发展机遇。首先是成渝经济区进入工业化中期,区域城镇格局从单心集聚走向点轴带动,次级中心城市加速集聚。作为成渝北线中间城市,遂宁具备发展成为成渝支点的潜力,尤其区域交通设施配置来看,随着沪汉蓉客专的全面开通,遂宁所处的成遂渝通道的功能进一步强化。其二是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成渝中间城市物流组织优势凸显。遂宁物流发展的核心优势在于补位成渝发展,同时服务、调配两地。遂宁拥有成都平原、川东北交界腹地优势,具备组织次区域物流集散功能。第三是依托国家通道发展向与市域并重发展转变,城际和市域快捷通道的建设变得更加重要。高速公路建设逐步进入网络完善期,以国省道为主体的干线公路网建设是未来公路建设的重点,而铁路建设,尤其是城际铁路建设是未来区域交通发展的重点。
三大策略的实施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随着多条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干线公路的扩能和修通,遂宁将充分融入成、渝一小时交通圈联系,有利于遂宁成为成渝人员交往、产业外溢、物流组织的重要节点。其次,绵遂内宜铁路等南北向通道的增加,沟通联系西北、西南地区的交通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今后遂宁将具备由东西通道转向与南北通道联网的网络转换条件,有助于遂宁打造跨区域客运转换和物流中转枢纽。第三,遂宁可以充分发挥川中盆地的地理中心区位优势,实现与川中腹地区域的紧密联系,支撑区域中心城市定位。最后,通过建立城乡一体、服务均衡的市域交通系统,为服务遂宁自身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完善与成渝中心城市
及区域重要功能节点的多点多通道联系
区域发展是遂宁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立足点,突出体现在“成渝经济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成都平原城市群重要的战略支点、四川省的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城市性质中,同时,中心城区将形成“一城两区五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这对城市交通发展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
——依托国家通道发展向与市域并重发展转变,城际和市域快捷通道的建设是未来交通发展的重点。以国省道为主体的干线公路网建设是未来公路建设的重点;铁路建设,尤其是城际铁路建设是未来区域交通发展的重点。
蔡一暄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规划师
市域层面,首先是加强铁路系统建设。抓紧遂宁南站的建设,优化完善铁路枢纽的客货运功能。推进绵遂内宜等新建铁路的建设工作,同时积极争取启动达成新线的规划建设。进一步增加与成、渝的铁路联系,充分发挥突出遂宁铁路枢纽对城市空间结构、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有效发挥遂宁参与区域物流组织的能力。
公路方面,在即将建成的遂巴、遂广高速公路基础上,尽快启动德阳方向的高速公路联络线立项工作。落实新一轮国家公路网规划要求,升级和新建“G318、G350、G246、G247”四条国道、完善“四线两联”的省道,并对重要的县乡道路进行升级。一方面加快形成高速公路与干线公路合理搭配的多路径多点对接通道体系,另一方面,通过普通国道、省道、县乡道的补充,加强市域范围对外畅通、内部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建设。
水运航空方面,需要推进涪江复航工作和安居机场的迁建,以填补水运、机场运输服务的空白,为今后发挥多式联运功能奠定基础。
中心城区方面,首先是作为近期工作重点的“中环线”建设,用于串联中心城区各组团片区,疏解过境交通压力。远期以中环线为基础,构建“环+放射”快速路骨架,增加联系涪江两岸的隧道、桥梁的建设,优化老城区内部道路网结构,以支撑城市向百万人口大城市跨越式发展要求。第二,沿未来的主要公交客流走廊布设大容量公交系统,近期通过开行快速公交线路引导居民公交化出行,远期择机启动轨道交通的建设工作。最后是完善步行和自行车系统、停车系统的建设,尤其是强调步行、自行车出行空间环境的改造,形成合理的居民出行方式结构,营造遂宁安全、高效、低碳的城市交通环境。
社会声音
城南的建设应更加完善
米玲(市民)
高速路口是外地游客来到遂宁看到的第一个场景,也是第一印象。对于常年居住在城南的我认为,要给外地游客留下良好印象,首先要加强对城市出口的规划和建设。就城南而言,随着物流港和国开区的开发和建设,工厂和高楼多了,但道路绿地景观却没有增多。在建设中,应当加强城南道路两边绿地的打造。此外,由于是新建园区,公交系统还不够完善。我建议可以适当增加对城南的公交车投放量,保证市民出行畅通。
城乡交通相连形成网络
张力成(市民)
近年来,遂宁的交通发展步伐可谓异常迅猛。环绕城市南北东西的公路,拉近了我们与周边城市的距离,也让遂宁的人和商品走得更远。穿成而过的铁路四通八达,迎来送往。遂宁的交通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如今,根据新的城市规划,遂宁还将修建机场,畅通航道,这种水陆空的交通网络必将给遂宁未来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但是我认为,要将遂宁打造成交通枢纽,只打通遂宁连接外界的渠道是不够的,还要加强内在的联系。因此,我认为在交通建设中,要将城市的道路,城区与乡镇的道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循环的交通网络。这样不仅方便市民出行,更能提升城市的形象。
市内交通应下更多功夫
王芳(市民)
这些年,遂宁修了许多公路,拉近了与成都、重庆、内江、绵阳等城市的距离。但是遂宁内部的距离却没有拉近。除了安居快捷通道,主城区和大英、射洪、蓬溪间的快捷通道却尚未形成。我们到区县去除了走高速路外,就只能走老路。我认为这种不对等的发展将会影响遂宁交通枢纽的建设。新的城市规划提出要立足成、渝中间的区位优势,强化铁路、高速公路等多方式集聚,融入成、渝一小时交通圈,有效发挥遂宁同时调配成、渝两地的物流枢纽功能,支撑建设遂宁成为成渝间人员交往、产业外溢、物流组织的重要节点。在我看来这样的规划只是遂宁交通建设的一部分,下一步遂宁还应该在加强市内交通方面狠下功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