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戏说斗城老地名 之 “天上街”
8 ]8 [7 k( @' I6 K) x
- _& ~$ c0 c1 Z1 O$ v
2 ]& D6 m& d% A/ [4 ^9 ^位于遂宁百福街到德胜路之间的那条横街,即名为天上街,天上街的闻名源至坐落在那条街上的“天上宫”。
* ~8 U' i4 l. \7 H
- Y- r, u- A# u& B7 r- R
# A" s, \" c1 W9 Y' @2 T: o“天上宫”为老斗城“九宫十八庙”之仅存硕果,它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整体以四合院布居,山门为木结构建筑。宫门外立有两座砖雕牌坊,一为“乃文”,一为“乃武”,不知在何时它们被旁边的建筑所遮盖,在近年的一次旧城改造中才被发现,斗城内是哄动一时,因为很多老年人还不知有这两座砖雕牌坊的存在。“天上宫”内富丽华美,以木雕为主,间与石雕,砖雕,工艺精湛,造型精美。即使是一段普通木雕房檐,也不愧为一件卓越的艺术品。在其大殿正梁上题有“大清咸丰元年辛亥年二月二十八日闽省建立”的字样,闽省即福建省,天上宫就是清代福建商人在遂建造的商会会馆。它的旧址原处于天上街今百福后街的位置,现已于2003年迁至西山脚下,搬迁时采用的是修旧如旧的方式,先是整体至局部的详细绘图,再在建筑构件上编以号码,按原样翻建,工程非常之繁琐。
$ {* @+ k0 \% {9 G, m9 c$ D. `( P5 w6 s! _
6 J+ c8 o2 w. S" \
“天上街”旧时以经营布料闻名,在解放前都还有远至青川,平武的商人来此进货,可见其在川内还是有些名气。! q5 ^- o2 Q$ d
$ ]1 t( z! f) n ' y/ p4 `6 b9 ]9 K# a5 Y2 F) z
这看似狭窄的天上街,却折射出了一部浓缩的中国近代服装发展史。解放前“天上街”所经营布料以土布,洋布为主。土布即手工织纺,为一般百姓穿用。洋布则为外国舶来品或国内大厂所产,这是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受的。2 f A; u, D, ~! v8 C Y
' D( \! v9 |$ K$ E 7 d! z4 Z. w" l S
刚建国时,受政治条件因素的影响,街上多为黑白灰三Se布料。当时过于花哨的东西都能联系到地主老财,让人又回想起那万恶的旧社会,所以带花Se的布料就多用于铺盖面子或妇女穿的平脚大裤衩。
' V4 Z6 \* i8 @! W0 L2 a6 r
6 N* Z$ M6 }* G9 Y/ q1 E) w # Q% M* l, X3 H+ [- o2 _( }1 R
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又流行起穿军装,当时人人以有一套正规部队的军装为容,好似可以证明自己是毛主席的兵,都听党的话。实在找不到正规军装的,就到天上街来扯上一身军黄Se布料,叫家里人在家手工缝制,因其手艺撇脚,穿上又不尽合身,便被别人戏称为“土八路”。+ G2 }# w5 l6 M9 k9 i' [* s
_1 |# Y9 l/ m. S, W; N 4 T' n- f! I7 G/ z x
文革结束后的七八十年代,街面上开始有了一种叫“的确良”的新颖布料。那时候男女相亲,男方都要给女方扯上几尺“的确良”以示尊重,城里时髦的“操妹”也是嘴里嚼着泡泡糖,身上穿着“的确良”,漫步斗城好似名模一般风光。在同一时期,还有一种叫“灯草绒”的面料也是相当洋盘,我小时候就有这样一条裤子,新穿的那天隔壁张二娃还笑我:“有钱人是不同,穿的都是灯草绒”。我用眼神警告了他,谁知这小子不醒事,又唱起了那脍炙人口的童谣:“报告司令官,没得裤儿穿,扯上二尺布,打条衩衩裤”。士可忍,孰不可忍,我只好把他按在地上就开打,争斗中,他糊在我“灯草绒”裤子上的那道白Se鼻涕印,至今仍历历在目。
7 I" @6 M9 _" l5 U- V
4 H5 n, i9 h% ^) D& L; _6 F
" W# N a, }; Q! h3 Z天上街的布料生意在九十年代逐渐走向衰败,人们都爱上了款式精美的成品服装,仅有一些中老年妇女买不到合身的衣物,才会扯上布来打上几套。- P$ n- v* F3 y0 d$ Z+ i/ t
# z/ y- }$ {% P9 S5 K
% S& [! n4 K' q+ q7 ^
而今的天上街已划属中央商务区,已往那凹凸不平的路面铺上了明亮美丽的花岗石,在绚丽多彩的霓虹灯下美女俊男信步其中,旧日的老街影像也已掩盖在那都市的繁华中,再已难寻其踪影。
" @# B1 J7 h9 e9 B2 H
6 g0 M' `; \3 {6 u + `) C) A9 S# u! l; z8 J' q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