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日前,记者走访市城区多个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发现普遍存在背街小巷道路破损、老旧小区排污管道堵塞频发的现象,与城区宽敞的主干道和亮丽的新建区形成强烈反差。这些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缘何成为城市被遗忘的角落?这些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到底又应该由谁来管?面对居民们希望有责任部门能真正将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抓起来的强烈期盼,却因为责任权属不清或缺乏专项资金,当地社区、市政部门均对此表示无奈。
小区居民:自筹资金维修难度太大 在梨园街一座开放式的老旧小区,由于小区没有任何物管企业和门卫,而底部的化粪池却频频发生堵塞,热心的刘大爷便主动站了出来,联系小区居民共同疏通。“疏通一次600-800元不等,分摊到每户居民也就10来块钱。”刘大爷介绍,由于小区居民起居时间不一,挨家收取费用的时候大多数居民都不在家,要想收齐一次疏通费用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要想全部收齐维修费用那是不可能的,钱不多但就是有一些人不愿意给。”刘大爷向记者介绍,钱收不上来自然无法疏通,也导致下水道一堵往往就是半个月以上。 而在永乐街片区,居民蒋女士也告诉记者,想依靠居民自发筹钱疏通管道、修路实在太难。“路烂了怎么办?就只能靠一些热心老同志利用空余时间用砖头、石渣铺一下,或者周围有建筑工地就去要一点水泥补一下。”蒋女士介绍,久而久之小区道路便遍布疤痕,下水道堵塞更成为小区的阵痛。“城区道路破损、下水道堵塞有部门维修,但现在我们小区已经和街道没什么区别了,为什么没有部门来统管?”蒋女士表示,对居民而言,能有政府部门来将这些事情进行统一管理,是他们最大的期盼。
当地社区:缺乏专项经费只能协调 这些老旧小区基础设施陈旧、破损,不仅给小区正常生活带来阵痛,也成为当地社区的心头痛。“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基础设施,严格说来社区应该管,但实际问题是我们怎么来管。”涪江花园社区书记胡玉华告诉记者,按照相关规定,非城市道路和污水官网以外的基础设施和排污管道应按照谁收益谁承担的原则来管理,但老旧小区承担主体十分庞大,最终社区也只能采取居民自筹资金的方式,社区发挥协调作用,负责上门收取费用再请疏通工人。“但是,维修资金从居民手里根本收不够,最终只能靠社区工作经费补贴。”胡玉华介绍,社区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下拨工作经费有限,不可能每个道路维修、下水道疏通都由社区经费出资,这个办法仅能缓解一些特别严重的区域,对整个社区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 在凯东社区,该社区书记李元军的说法也如出一辙,由于缺乏专项资金,社区对于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的基础设施建设维护都显得力不从心。而一名不愿意公开姓名的社区干部透露,由于目前城区所有社区都有对应的联系部门或对口领导,当社区在维修道路或者排污管道方面资金问题无法解决时,只能求助这些部门讨要经费,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市政部门:权属划分不在责任范围 “在权属划分上,目前我市没有任何文件对此进行了严格规定。现在我们按照以前的规定与船山区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宽度8米以上的道路路面、排污管网的维修养护由市政部门负责,8米以下由船山区负责。”市政管理处处长蒲宗飞告诉记者,这个约定没有任何文件协议,只是双方的“约定俗成”。按照这个约定,8米以下的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范围则不属于市政部门管辖范围。 蒲宗飞介绍,以宽度8米为界限,城区几乎所有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范围不属于市政部门辖区,而在这些区域,基础设施陈旧、破烂情况却是日益突出,已经对城市形象带来了严重影响。为了有效解决双方权属不清的问题,日前市政部门已经将该情况上报市委、市政府,希望能够废除8米管辖界限,彻底明确双方管理范围,并希望能够按照背街小巷以有无街道、巷道名称为标准重新划分,有名字的道路、小巷由市政部门统一管辖,未命名的巷道和小区道路由社区管辖,并明确具体管理办法,弥补老旧小区基础设施管理真空。(记者 谭周胜 黄铂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