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杨伟 34岁辞职创业 37岁事业走上正轨 40岁企业声名鹊起
快时代下 他打好基础慢速扩张
34岁辞职创业,37岁事业才走上正轨,40岁自己的长鑫纸业声名鹊起……46岁的杨伟以一种慢行者的姿态,从容游走于竞争激烈的商场。
问及“在这个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会不会担心自己动作慢了会丢失机会”,杨伟笑称,做企业要快很容易,要慢却很难。我尽量让我的企业慢下来,力求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走得稳妥,最后才能实现大的发展。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时间就是金钱,在所有企业都以快速的步伐追赶时代时,46岁的杨伟却以一种慢行者的姿态,从容游走于竞争激烈的商场。谈及杨伟,他的朋友如是评价:他是大器晚成,看似慢别人一步,却总在关键处领先他人。
34岁辞职创业,37岁事业才走上正轨,40岁自己的长鑫纸业声名鹊起。靠着一种慢心态,他克服难关、购买专利、兼并扩张,一步步实现自己纸业的稳步扩张,书写着自己的纸商年华。
年过三旬创业 两年亏损靠韧性走上正轨
创业前,杨伟在一家安装公司上班,每天朝九晚五,日子安稳,却并不安心,老觉得生活似乎少了一股冲劲。34岁,他任性了一次,辞职涉足自己并不熟悉的造纸业,开始了创业生涯。“虽然这个决定看似很轻率,却是我观察了两年后作的决定。”杨伟介绍,纸品属于日用品,虽然利润低,但是市场广,前景好。正是凭着这样的信念,让他坚信虽然自己创业慢人一步,但自己只要能坚持,就一定会成功。
34岁,涉足于一个新的行业,所有的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困难也是接踵而来,资金短缺、产品囤积、两年时间连续亏损。但在创业之初,杨伟就告诉自己,创业不能急功近利,妄想一夜暴富,而应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稳。正是有这样的心态,他用了两年时间来学习造纸行业的技术标准、产经结构等繁琐的知识。“别人轻易能懂的知识,我却要花上半天!开始挺沮丧,后来发现,学得慢却理解得深刻!”就是在这样一种慢节奏中,他牢牢把握住了造纸行业产经特性,及时调整市场,打开销路,在创业的第三年,事业终于走上正轨。
步步慢速扩张 打好基本功实现稳健发展
制浆造纸产业属于单位产品收益率较低、投资回收期较长的产业,正是由于其规模经济效益显著,一般只有相当规模的企业才能获得好的经济收益。杨伟清楚,事业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通过兼并其他纸业、扩大规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但是,所有的扩张基础都是在自己事业发展具有一定实力的时候才能进行。操之过急,只能落个蛇吞象的结局。
2006年到2011年这5年期间,他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稳固提升自己实力。购买相关专利,将单一生产线增到10条现代化生产线;改革创新,推出环保高质高量的产品,有效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公司的信誉度;打响品牌,产品突破地域限制,远销全国各地。在这样的基础上,先后收购兼并遂宁鸿富纸业、华天纸业,稳健地实现规模扩张。记者问及“在这个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会不会担心自己动作慢了会丢失机会”,杨伟笑称:“做企业要快很容易,要慢却很难。我尽量让我的企业慢下来,力求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走得稳妥,最后才能实现大的发展。”
布点销售网络
12年脚印几乎遍布全国
无论是什么产品,最终都要回归市场,回归销售。“我最初两年之所以连连亏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自己的销售出了问题。”总结过去的经验,杨伟表示,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销售网点和销售队伍,而这样一个销售网络和队伍的建设并非一日之寒。为了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这12年,杨伟不知道参加了多少次纸品会、展会,去了多少地方实地考察;记不清多少个深夜,辗转于不同的交通工具,奔波于不同的城市;更记不清有多少个薄雾的清晨,自己行走在陌生的城市,为了一个合作细节,和经销商在电话里反复沟通。而他唯一记得的就是,在这漫漫的12年里,他的脚印几乎遍布全国,他的销售网络也越来越完善,自己纸品的销售量以每年近20%的速度在增长。“完善销售网络是一个最为缓慢的过程。但我觉得慢并不是拖延,而是一种心态,一种有耐性,不急功近利的心态。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厚积才能薄发。”
■记者手记
在这个高速的时代,人人都渴望成功,但是欲速则不达。在追求速度发展的今天,太多的企业因为超速膨胀而败下阵来。其实做企业和人修行一样,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慢下来。慢是一种耐心、一种稳健的心态。杨伟的可取之处,就是快中求慢,用一种精、稳的步伐来打好自己企业的根基,让自己在这样的平衡中获得快速稳健的发展。(记者 边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