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871|回复: 1

[宝宝教育] * 求教 小娃娃 到底打不打得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7 14: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v9 T. g- m1 T0 S
  G8 s) c$ G7 H+ D' O+ T+ {
- B5 c+ J9 R4 c1 u% {( O                                                                                              4.jpg 4 g2 v, k7 V4 h1 \. i0 F
! j& P- L9 u5 U4 L5 h; g
6 J+ a9 P1 y; y: V! U. U3 h6 j0 E

6 |3 [; J. \6 w/ l; J+ r& D
: r/ H2 R0 G9 ], i7 C* n
. j0 p( G1 U9 j
                                         六种情况绝不能打孩子! ( O" X& \% s. b

3 G$ e, G8 Q( P; i+ I$ @如今,信奉“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长”理念的人应该不在少数,持这种观念的人肯定会反对打孩子,甚至认为打孩子是愚蠢的,是父母自己无能,是不会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的一种表现。 & L4 ], z# f& H8 n& g# k

' B6 g" [( A* R+ J( |5 A8 p的确,在以下很多情况下,是不能打孩子的。 2 S9 L" w1 z6 _3 m9 Z

( C. N3 u: {" N; q7 n1.孩子犯错误,是因为父母事先没有告诉孩子不能这样做,或者父母没有把话讲清楚。 ; [- B; m, a5 _% A4 s$ C* [- S! f. D
& J7 E2 K+ ~6 X) n0 S; z+ S
2.孩子所犯的错误,父母自己也在犯。
8 c" t, b: }: V$ H5 b
) }! T- g: m. A$ ^% \爸爸妈妈自己都不知道这方面的事情应该怎么做,没有很好地在这方面
以身作则时,不要急着去打孩子。等自己改正了这方面的错误,清楚地知道遇到这种事情该怎么做时,再去惩罚也不迟。 $ J, _' O: t+ B8 N& `

: D$ |, |, w2 W3 g; r3.父母在暴怒之下不能打孩子。
! N1 C8 T5 a: C* q4 j2 X
  J0 J! A' h# b, B; l因为这时打孩子往往只是发泄自己的愤怒,惩罚时往往会失去分寸,会忽视孩子犯错误的原因,也很难给孩子讲清楚为什么要打他,很容易失手打伤孩子。应等自己怒气平息了,头脑清醒了,再实施惩罚。
% r, B% V2 I0 r* M8 T" Q
# A- u% v) N/ k$ Q4.孩子生理与心理具有以下特殊情况者不能打:行为亢奋有神经障碍的孩子,十分敏感的孩子,曾受过情感伤害的孩子。 9 |& b8 T$ f9 j5 ^# X4 R! G7 o- q2 Q

, U0 I! j, b3 L3 N. J: c4 f5.不到3岁的孩子不要打。 ( S8 a  o- E; C7 t7 {
5 v# ]/ D' {2 V* j% I: h
根据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3岁的孩子处于游戏期阶段,孩子的自主感十分强烈,同时孩子的良心、道德感也有了发展,自我统一性开始出现,而3岁前的孩子,这一切都没有出现,或者只是刚刚发展。即使是有的孩子过于顽皮,体罚他的时间也只能提前到1岁半,对于1岁半以内的婴儿是绝对不能进行体罚的。因为在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活动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因为吃、喝、拉、撒、睡带来的条件反射,是无意识的。在这一阶段体罚孩子,会影响他们做出正常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导致孩子身心的不健康。
' t( w9 a! r% v9 f
/ N8 M! W; n5 z) K在1~3岁的阶段,孩子处在自主性与羞怯和疑虑之间摇摆的阶段。儿童迅速学会走、爬、推、拉和交谈等许
许多多的技能,学会了如何抓握和放开。他们不仅把这些能力应用于物体,而且还应用于控制和排泄大小便。换句话说,儿童现在能“随心所欲”地决定做还是不做某些事情。父母必须按照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向,履行精心保育儿童行为的任务,而又不能伤害儿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如果父母使用体罚,儿童就会感到疑虑而体验到羞怯。 4 x# D% a+ }' u" C' p) A
2 U' |3 N3 K( n/ j6 l
育儿
小贴士:在孩子3岁前的这一年龄阶段,面对孩子的无理吵闹,面对孩子帮倒忙,父母往往是最头疼的,既要管住孩子,又不能体罚他们。怎么办? ( n3 P2 o3 v0 k/ m0 f% W

6 g6 d7 z. ?% O您不妨采用以下办法来教育犯了错误的孩子:
4 l. e/ N: K, a  }/ Y7 @' C: S; H$ p: P$ s1 E. P
——
冷处理6 ^+ j% D% k- w& i# g
4 N& G: C! V# n0 @" }
当孩子无理吵闹时,不去搭理他,更不要给孩子以积极刺激,避免孩子在自己吵闹和大人满足要求之间建立
条件反射
/ j, z& u7 ^5 G2 L0 Q! X4 V+ ]  i: I9 V5 F1 V
——自然后果法。
4 S6 Z) p/ R5 t: F; D  t
& J1 O7 A( L  Q9 M. V4 h, ~4 v对于喜欢乱碰东西的孩子,在不造成
肉体伤害的情况下,可以让他碰一碰煮热的食物,让他直接体会到其中的危害。 . h6 _9 h+ a" F
+ e9 {! G$ O0 u# ~4 P  G, V+ r
——用生气的表情告诉孩子他的行为不对。
! C2 D5 Y$ F7 J4 u1 b5 E+ I6 r; x
你可以把自己的愤怒写到脸上去,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学会看大人的脸色行事。看到大人的愤怒表情,很多孩子会停止自己的错误行为。 7 H  d  ~& x) K3 U# d1 x. g

" T9 \4 I- G5 x——讲
明道理。 4 s# j4 J4 X' |: L0 ]
. t% ]0 e( K5 M$ `' S: U3 o
给孩子讲明一些简单的道理,说清楚这样做会给他带来的
直接伤害。比如,你乱碰开水瓶,会被烫着的,到时候会像打针一样痛的。
! w# B6 d4 _6 L# \1 u  V& h; \  M& T& d+ ^
6.6岁以后要尽量少打,12岁以后的孩子不能打。
, G# a0 y0 x! v, G% T9 H  d" g, \: A" q% g; E* x$ ~. L* G! L
一般而言,孩子6岁以后就应尽量减少体罚,而到了12岁就应完全停止了。6岁以后,多数孩子已经进入学校了,独li自zhu意识有了较好的发展,自尊心越来越强,开始努力地做事情,渴望着凭借自己的能力、勤奋,不断带来各种成就。这时体罚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丧失成长所必须的成功体验,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养成消极、自卑的人格;而且在这一时期进行体罚,孩子能够清楚地记住父母对自己的体罚,在心灵蒙上一层阴影。
; m7 t/ |  g* m  @5 F5 a  d6 O% E2 b' B+ {& m2 @- n: w
进入
青春期后,儿童在肢体运动、认知、道德感等方面日渐完善,逐步形成完整的统一的自我。他们强烈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个体,具有认识自我、表达自我、张扬自我的强烈要求。如果这时体罚孩子,他会感到这是对自己人格的严重践ta,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一些男孩子甚至还会产生某种报复与逆反心理;而且,随着知识的增多,他们会清楚知道父母的这种做法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一种违反法律的错误行为,因而会对父母产生不良印象,认为他们不遵守法律。
& ~$ i( u, |8 G9 o( L+ K  y
9 {- H9 o+ o4 H5 a& U* H四种情况下可以打孩子
3 Z8 }7 d& h% J/ y- I/ y
$ j5 S1 }. S8 o* ?' W在中国,父母打孩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采访现在的父母时发现:尽管有少数人不打孩子,但多数还是打的。如果你认为“不打不成才”,“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等观点是有道理的,如果你经常不能通过积极的鼓励,也不能通过讲道理让孩子遵守规则,那么你可能认为在以下情况下,父母或许可以通过“打”的方式,给孩子以
威吓,使其改邪归正
# V6 v% j4 z# k! t7 ]
  d: g5 E7 S  P1、如果孩子喜欢触摸一些危险物,喜欢到一些不安全的场所,但由于孩子年龄太小,不能理解自己所作所为的严重性,或者理解了但
管不住自己,家里人又没有足够时间看住孩子时。比如:有很多孩子喜欢拨弄电源插头、开水瓶、玩火等,如果不及时而有效地加以制止,将会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
% E8 \5 U  i5 O  M8 S2 Z
4 A: z5 w; V! }6 s; z2、当孩子某些作为、习惯、心理倾向,长大后有可能发展为违犯法律或不道德的行为时。比如:从家里偷过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还有很多小男孩喜欢打人欺负比他弱的孩子,并以此为乐。
/ @8 n  j  q; L1 S1 R$ u8 R. o* o! \# L$ n+ E" J$ g
3、过于自私、
自我中心倾向严重,心中丝毫没有他人的位置。 3 W& ~0 h$ s* [/ w/ A4 N( E
6 [; [# v; _2 Y. R+ [1 j" v
有些从小被宠惯了的孩子,从来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不懂得要关心他人,
长此以往,进学校后很难与同学相处,走上社会后,无法适应社会。对于流露出这种倾向的孩子,父母要及时帮他们纠正。
; w; @! v' k1 e' J- D, `2 o& h6 j" z/ Q7 P* y! {
4、父母或老师已多次提醒他有规则存在,但他仍然故意犯规时,或者犯规后还丝毫不认错,下次还想再犯时,可以打孩子。简单地说,屡教不改时,可以打他。 % m1 n  s5 W: J0 t: \9 H

  a6 i7 @. q  q$ G5 H9 d: X特别提醒:孩子不能乱打笔者虽然主张在有些情况下,可以打孩子,但也不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残酷、虐待性地责打孩子,或者
没头没脑地乱打一气,逮住哪里打哪里,不管是头部还是脸部。不要用任何工具如鞭子、拖鞋等,用手打屁股就可以了,绝不允许拍打孩子的头、眼睛和耳朵。
! W% h# y2 L2 h! D2 _2 Y
& L0 q1 j2 H: l' k! B4 W3 ^在实施体罚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8 t' ^1 [) Q4 @. W
+ m# ^& ^4 f' c! X8 i. F! h# L1、及时惩罚,不能倒算帐。要坚持随错随罚的原则,这样孩子所做的错事就能与惩罚带来的不愉快建立起联结。这样,他以后再做这些错事时,会立刻想到惩罚带来的不愉快体验。 ; t" {* x$ o9 G: w* m! ^

3 c6 M  e/ Z( h, V2、讲
明道理,告诉孩子下次应该怎么做。惩罚时,要告诉孩子为什么打他。打只能阻止错误行为再次出现,但它本身不能带来正确行为。只有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以及造成的危害时,才不会再犯。由于孩子年龄小,即使这次真心说“下次不敢了”,但可能不知道下次应该如何做。因此,父母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告诉他正确的做法。而且,还要考虑到自己提出的做法是不是超出孩子的界限,给他的建议是否容易做到的,而不是孩子根本做不到的。 - K0 @* Y( }1 O

- [" i" f: Q  G6 J3、不要在外人面前打孩子。孩子尽管小,但有自己的脸面,尤其是在
小伙伴面前,他是不甘落后的。一旦别人知道自己挨打了,稍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像大人一样觉得这是奇耻大辱
  x1 x, [8 g8 l# u9 b- S/ O0 U* X9 X# \- o( `' u8 U' h- f
4、不能经常打孩子。俗语道:“常骂不惊,常打不怕。”孩子要是经常挨打,由于“
久经沙场千锤百炼”,就会变得“软硬不吃,刀枪不入”。记住,体罚绝对不是教育的主要手段。; {* I0 M$ q) d/ R) Z
多选投票: ( 最多可选 2 项 ), 共有 4 人参与投票
1.jpg

随便打打起耍

2.jpg

说服教育为主

3.jpg

不能摸,直接供起当菩萨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3 11: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