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文化遂宁的建设,使得遂宁人不得不再次从祖先创造的文明中寻找新的源泉。从解放以来遂宁各处发掘出的古墓群中,这些文物默默地讲述了遂宁人的祖先们的故事。 船山惊现东汉崖墓群 遂宁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夏朝时,遂宁为梁州地,商、周时属蜀国,秦时属蜀郡,高祖六年(前211)置广汉郡,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84)桓温定蜀后,于德阳县南置遂宁郡。以后,历为郡、州、府、专署及县治印。 建国后,设遂宁专区专员行政公署,辖9县,1958年并入绵阳行政公署,1958年2月,国务院批准建立遂宁市。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还有这块同样古老的土地,见证了太多的兴衰沉浮,在历史苍茫的印记中,许多有价值的文物古迹被掩埋起来,比如古墓群就是一例。 遂宁位于涪江中游丘陵低山区,涪江从西北向东南斜贯遂宁全境,沿江两岸分布着数以千计的东汉崖墓。涪江崖墓一般开凿于河岸壁硬度适中、呈紫红色的页岩、砂岩之中,背山面水,视界开阔,或成横向一列,或分层设置,无打破叠压现象,墓穴排列很有规律。 船山东汉墓群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处。船山崖墓群数量在百座以上,分布于遂宁城西约1.5公里的山坡崖面上,隔城与涪江遥遥相望。船山因其山形状若覆舟而得名,历年常有东汉陶制明器出土,迄今为止,包括清理发掘在内,较大的发现前后有3次。 比较集中的一处东汉崖墓群,共有大大小小11座墓,分布于长300米、宽10米范围内。其中一处墓为穹窿顶,顶下仿木建筑刻石一斗三升,单门、双室、空室长9.7米,宽2.5米,高1.9米,墓室内设有榻、案、灶等石质器物,有序放置。墓壁浮雕图案,计有房屋、车辆、日用品、苍穹、人物、云纹等,构图繁缛,线条简练,实是极有史料价值的珍贵实物。1990年,蓬溪县人民政府公布西门垭东汉崖墓群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崖墓掘出说唱俑 1971年,守山农民凿穿一崖墓,发现陶马、鸡、狗、楼、塘、井、俑等随葬器物十余件,其中红釉陶马高120厘米、长113厘米,昂首直立,背负陶鞍,造型生动,为一级文物;说唱俑左手抱鼓置腋下,右腿起胯,右手高举过顶作下击状,形象别致,遂定为一级文物,这说明在东汉时期遂宁的说唱艺术就很繁荣。 1980年,遂宁航运管理站在修建码头发现崖墓群,由省博物馆派员对其中暴露明显又亟待处理的6座崖墓进行了清理,出土陶器91件、铜器1件、铁器6件、五株钱43枚。 这6座崖墓在结构上可分作两类:一为常见的普通崖墓5座;一为岩砖混合结构的“岩洞砖室墓”1座。“岩洞砖室墓”在遂宁地区具有典型意义,其营造方法是先凿成普通崖墓,再在洞室内用砖砌出墓壁、墓道、俑道及券顶,内部结构与同时期各地普遍流行的砖室墓无异,墓砖的规格大小较固定,有长方形砖、子母榫砖、楔形砖之分,可见当时遂宁建筑技术的发达。 立交桥掘出“砖室墓” 1985年1月,遂宁立交桥建修过程中发现崖墓2座,市文管所闻讯后作了清理工作。其中一处为瓦棺合葬,属岩砖混合结构的“岩洞砖室墓”,出土瓦棺2具、陶佩刀武士俑、梳妆俑、陶狗各一,其中瓦棺器型庞大,长1.9米,宽0.68米,高0.4米,灰黑质地,棺身连同棺底系粘土一次性整体烧结而成,表现了一种成熟发达的烧造工艺。 另外一处崖墓为砖棺合葬,出土砖棺2具、陶摇钱树座、鸡、罐、瓶、釜等物,其中砖棺系由不同规格墓砖垒成,大小仅容一人。船山崖墓群的发现,丰富了对四川东汉崖墓的认识,对研究四川崖墓文化特色、埋葬习俗、丧葬观念及涪江流域崖墓形制等均有一定参考价值。1988年,市人民政府公布船山崖墓群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汉崖墓遍布全市,墓室的雕刻精湛细腻气势宏大,且多以群落出现,规模造型不等,一般以一主室,三至四耳室为常见。墓内有壁龛,顶上有房屋梁架、斗拱、藻井图案以及人物、动物活动等石刻场面,线条粗犷,造型古朴、浑厚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生活情趣。 明、清时的土冢墓及墓碑多为石质仿木结构,重檐歇山式,三柱两开门或四柱三开门不等,梁上有人物、动物、花草、神话、故事、戏剧等石刻,有的镂空,有的呈浮雕状,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一个文豪的背影 作为一个文化名人,陈子昂墓也是遂宁文化历史的宝贵遗留。陈子昂墓面对梓水,右傍涪江,四周青山蔚起,层峦叠翠,平川广陆,流水映带。唐东川节度使鲜于叔明曾为之立“旌德之碑”于墓前,后因字迹磨灭,宋开宝年间郭延谓重建此碑。明成化时,郭镗及杨澄曾先后立诗碑于墓前。 清嘉庆时,“墓侧有祠,康熙四十八年知县李瑞建、旁有古柏58株,犹蔚然葱翠”。现今古柏无存,墓碑及土冢在文革中被毁,后于原址砌石恢复土冢原貌。1987年,射洪县人民政府公布陈子昂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皇帝敕名“牛眠佳城” 明代大学士席书,出生于蓬溪县吉祥乡。明弘治年前,席书考中进士,官至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他的著作,大多收录于《大礼集议》一书。 席书死后归葬故乡,席书墓建于明墓靖十六年(1537),墓基占地700平方米,为蓬溪历代显贵大型墓莹。墓内合葬席书及妻亲、奴仆十余人,故冢大如丘。墓经皇帝敕名“牛眠佳城”,地面配建旌表坊、碑、亭,设翁仲、祭牲、鼎炉、拜台、幢柱、御马,并建有“文襄公祠”。惜均已毁损,现仅可见墓莹圆丘形封土而已。1962年蓬溪县人民政府公布席书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遂宁历史的话题实在太大,这些古墓群都是被历史湮灭的辉煌,直到今天,仍有许多谜团有待遂宁人去破解。 遂宁市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庄文彬告诉记者:至今人们没有找到古德阳县和古广汉郡的县(郡)城遗址,就说明遂宁人对祖先的创造还有许多谜。 但随着考古学获得的一项又一项重大发现和新技术不断出现,遂宁人已经距离破解遂宁历史之谜越来越近了。(记者张帆) 编辑点评 泱泱中华,五千春秋。一代代的古人逝去,随着他们埋入地下的是一座座地下建筑——古墓。自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开始有意埋藏死者,18000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的古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墓葬,古人侍死如侍生,人死了还要像活着一样对待,于是给他陪葬了许多精美的随葬品,甚至把活人给殉葬了,以让他在另一个空间享受。另一个空间也需要房子啊,墓葬就是古人逝去后的房子,多仿生前的住所而建。所以对今人研究古代的生活意义颇大,考古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上复原古代人的生活。古人墓葬的存在,为后人研究古人的生活、还原历史真相,具有举重轻重的作用。 关注古墓,保护古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为文化遂宁的建设贡献一份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