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田怡教授乡亲们葡萄的抹芽 2008年高考,田怡以600分的总分考入西南大学,这让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兴奋不已:“女儿终于跳出了农门。”乡亲们也说,山沟沟里终于飞出了一只金凤凰,但田怡的选择却给了父母当头一棒——农学。 这样你读的书有什么用?还不如不读。面对亲友的诸多劝说,她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 理想缘于改变,成功缘于坚持。有了理想、渴望成功的田怡在大学四年里,如饥似渴地吸引着农业的所有养分,也让她更加明白了农业对于农村的意义,但同时,也让她更加明白家乡农业的落后。 每当假期回到老家的时候,看着乡亲们用锄头在田地里辛苦地种植着传统农业,心里总是升腾起一种难受和委屈:“我的家乡不应该这样,应该有果树成林、药材满地、粮食满仓,应该有更先进的理念和模式。”当农场主、带领乡亲们致富的想法便开始在心里潜滋暗长。 知识还要提升、能力仍需锻炼。大学结束后,田怡选择了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三年来,她认真学习各种农业知识,深入田间扎实锻炼能力,跑遍了重庆市及周边区县做得成功的农业园区,虚心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提升,尤其是在果树学上,品种选育、果树嫁接、病虫害防治等,她有独到的领悟。而在这期间,她悄悄绘制出了自己的事业发展蓝图。
“ 我的家乡很美,希望我能让她更美 ”
田怡为葡萄施有机肥 学成归来,不是荣耀门第,而是服务乡村。看着昔日的金凤凰居然又飞了回来种庄稼,这更让乡亲们更不理解,但田怡的一系列做法,却着实感动了乡亲们。 抹芽、锄草、施肥、浇水……在有机葡萄园里,田怡熟悉的操作很难相信这是一位硕士研究生。4月1日上午,刚刚从山东自费学习现代农业15天归来的田怡,赶紧赶回了农场,与五名锄草的乡亲们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同时,她的创业故事渐次呈现。 2015年,怀揣创业梦,田怡回到家乡,在村两委班子的帮助下,着手打造自己的一方天地。 项目选择、市场考察、土地租赁、农场整理、果树育苗、施肥培植……创业总是充满辛酸,但激励她的是,最初的梦想和成功的幸福。 “昨年三伏天,葡萄园缺水,田怡每天中午都用抽水机从河里抽水给每株葡萄浇水,一个大学生(硕士研究生)这么吃苦,不简单。”村民田永文说,冲着田怡的干劲,这个有机葡萄园前景肯定非常好。 “高厢深沟聚土垄作、脱毒容器壮苗、大窝大肥栽植、绿色防控病虫”——田怡摸索出了适宜自己农场的一套种植技术。 吸引了两名硕士研究生、一名创业有成的合作伙伴、吸纳了四名返乡农民工——田怡创建了自己的小团队,。 这一年,是田怡迅速积累的一年,也是小有收获的一年。她通过2015年大英县首批SYE培训,获得了人社局的大学生创业奖励和贷款;成为首批四川省青年农场主培育对象;在“遂创汇.创客360首届创客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 如果我富了,那也是和乡亲们一起富裕 ” 田怡观察佛手的病虫害防治 快乐不只是自己的成功,还有乡亲们脸上的笑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洪流中,帮助乡亲们共同致富是她的创业的根本出法点之一。 2015年,受宏观经济影响,很多农民工不得不返乡,面对土地,他们只能用最传统的模式去获取微薄的收入。但这对田怡来说,却是大好的机遇——自己的农场招人容易了、技术培养有对象了、乡亲们可以在土地上沉下心来做事了。在租赁土地的时候,她便把一些闲散劳动力招用在了农场上。 “我们地的租金是每亩一年750元,平时就在田怡的葡萄园做事情。”正在锄草的钟国友说,他租了五亩地给田怡,工资劳动量大的时候一天是100元,锄草这类轻松的活就75元一天。“比在外面打工强,节约成本,又不累,收入也不低。”钟国友对现在的工作非常满意,表示把技术学好后,自己也要种植一些。 “如果葡萄园做好了,我们还要带领老百姓办些农家乐。”田怡说,把果园做成产业链,乡亲们的前景就更加美好。 偶然的机会,田怡接触到了大英县鑫农佛手种植专业合作社,虽然他们的种植基地规模可观,可是大片的土地、大好的资源没有物尽其用,管理也乏善可陈。田怡的专业知识在这儿发挥了巨大作用,于是,在管理自己的果园外,她又义务地增添了一项工作,为鑫农佛手种植专业合作社不计较报酬的去提供技术支持。
2015年的目标已经实现,2016年目标已确定:打造专业合作社;发展杂柑600亩;加强柑橘标准化种植;继续指导佛手生产,实现高品质佛手产量240吨,收入1920万元,人均收入14712元。 马蹄垭飞回的金凤凰,雄心壮志在马蹄垭的晨曦里与希望一起飞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