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为进一步实施“文化振兴计划”的基础性工作,市委、市政府决定将作为河东二期规划发展组团之一的遂宁科教园,打造为以高校教育和职业教育为核心,融合特色教育、技能培训、教育科研、高校特色化附属中小学、养生居住等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教育产业基地,同时发展山地特色建筑观光、山地旅游、高校旅游等产业。如今,科教园建设如火如荼,未来它将如何有效承接河东新区和我市的教育发展大局、如何形成城市品牌、有何特色亮点之处、成了市民关心的话题。市规划局河东新区分局将为大家一一解读。
融合现代教育 与山水人文为一体 为高起点高质量完成科教园建设,河东新区多次对科教园的发展定位、总体布局、文化旅游、历史研究及空间形态、建筑特质、环境景观进行深入研究和实地踏勘,以确保科教园的总体策划、概念规划的科学性、长期性和战略性。同时搭建科教园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系统研究科教园打造的相关政策、方案、招商、宣传等工作。“遂宁市科教园目标定位为融合现代教育与山水人文为一体的绿色生态科教基地,拥有多元功能、特色教育、生态人文三大特点。”河东新区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项目位于河东二期规划范围的东南部,基地东临遂渝高速,西临318国道,北侧为城市东西主干道,在基地东北角与遂渝高速公路相接,规划用地面积约672.69公顷,西侧为中心城区和生态宜居区域,南侧为自然丘陵地带,未来规划为养生居住区,西南角为四川职业学院。
多元功能:集教育科研、技能培训、生活居住、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现代教育园区。
特色教育:开创与遂宁当地及西南地区产业密切联系的人才教育与培训平台。
生态人文:保护并利用地区自然景观资源,体现遂宁山水特色与城市文脉。
五大规划原则 高规格布局园区空间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城市建设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规划。一切为了人的美好生活,是城市规划最根本的伦理追求。为了合理高规格布局园区空间,科教园建设坚持“五大规划”原则。
社会化、开放化的原则——校园即城市的一部分,高校园区空间与城市空间相互依存,在吸取社会资源的同时,亦向社会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产品,包括教育产品、技术服务、联合管理、产业孵化和开放的公共设施等,通过资源共享以实现与社会环境更好的融合。
集约化、整体化的原则——由于边缘学科的出现和学科交叉日益增多,高校园区由传统学院的分散独立式布局走向了新的聚合,校园内部空间尤其是教学区的整体化设计是高校理念转变的体现。
有机组织、可持续发展原则——高校园区空间的形态规划,要注重功能空间有机组织与开放空间的连续展开,尤其是空间轴线和景观轴线的构筑。高校园区规划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布局模式应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变性,应规划出弹性生长的可持续校园。
多元化、人性化的原则——注重室内外的空间联系和渗透,提供多层次、多功能、灵活趣味、尺度适宜的交往空间,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创造安全舒适、人性的校园生活空间。
生态化、人文化的原则——尊重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生态环境,并应结合城市的地域文化以及校园传统文化,使得城市文脉在园区中得到体现与传承,营造生态化、人文化的绿色校园。
“一心、一轴、一带、四片” 打造特色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反映城市的景观、风貌、风采和神态,表现城市的性格和气质,显示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市民素质。园区作为河东二期规划区域的一个发展组团,整体城市空间设计呈现向CBD中心的半包围模式,与河东二期整体规划空间结构相呼应,增强教育园区与二期城市区域的联系,规划结构为“一心、一轴、一带、四片”。
一心:是整个园区的启动区引爆点,功能上包括高档商务写字楼、学术交流中心、大型商场、酒店式公寓,以及中等规模院校等,结合联盟河水景以及自然山体,打造教育园区入口形象展示核心。
一轴:是贯穿教育园区的中央发展轴,也是主要空间景观轴,公共绿带和水系以及建设发展方向均沿此轴线由南向北发展,串联起园区各个地块;沿轴线打造各个特色功能节点,为园区提供公共服务和活动空间。
一带:是教育园区西侧沿联盟河建设的滨水商业居住发展带,结合联盟河城市公园的商业和旅游氛围,打造充满活力的滨水时尚商住社区。
四片:由主要路网系统将教育园区分为四大片区,各个片区均由高校园区和居住社区混合组成,用地组织布局灵活,住宅区和学校可分可合,其居住生活和商业消费功能可为学校师生提供便利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