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一、在步入近现代之前,明清闭关锁国数百年的时间内,中国保持DGP世界第一的方法基本上是通过增加人口达到的,身处西南腹地的射洪并不另外,因此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射洪只是四川一个普通的县份(据1925年民国《邮政统计》当年三台1,054,654人,射洪 444,777人),人口和所辖面积都不突出,相比北面三台、中江这样的“大县”,射洪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只能望尘莫及,民国36年行政区划中县被中央政府分等,射洪位列三等县,同时分在二、三等的还包括成都、华阳、双流等众多的以后的超级县域。
至于后来太和镇的崛起那就是后话了,我们以后慢慢谈。
二、接着说人口
从90年代开始的打工大潮开始,四川的人口大县的常住人口出现大幅下降,很多百万人口大县流失1/4至1/3以上,据《2014四川统计年鉴》显示:
安岳县162.6万人口中流失50.34万流失率30.1%
三台县147.5万人口中流失42.86万流失率29%
同期射洪总人口100.9万,流失8.25万流失率8.2%
射洪人口流失率常年在10%左右,虽然比起大多数县来说已经非常低了,但是这个量相当于金华、柳树两个大镇的常住人口了。
三、关于射洪人口的特点
①射洪90年代初的工业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关于90年代射洪工业经济发展后续我们单独拿出几个篇幅来谈),增加了城镇的就业人口,这是射洪人口流失相对缓和的最主要因素。
②近10年来的工业及第三产业发展迟缓造成了年轻人口的大量流失,同时老年化趋势越发严重,业界称为“小城市病”的东西在射洪身上已经开始显现。
四、人口数量和结构对射洪的影响
①人口下降,首当其冲的直接影响本地消费;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升级换代。
②老年化趋势发展,业界称为“小城市病”的东西在射洪身上已经开始显现(相关:射洪得病了,病得还不清。)
③年轻人比例下降,新进文化渗透减缓;庞大的长期在外人口对本土认同感下降,动摇射洪文化根基。
④极可能步入人口下降——产业发展迟缓——人口继续下降的恶性循环。
承接人口回流是射洪务必引起重视的重大课题,如果回流人口都只能在成都或者为数不多的城市找到合适的工作,那么这样的回流对于射洪来说毫无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