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来源:铁马爱心行动网 http://bbs./thread-948-1-1.html j' N- q* n5 ^) K4 o5 N* _- v
新闻提示:在一间约10平方米的小屋子,住着一对情深意长的父子俩,父亲说:“儿子是我的宝,为了他,我什么都愿陪上”,儿子说“老爸,你永远是我的好父亲,我永远都不离开你”……2 Z& m1 r5 M+ r
" [2 z8 q; S# b7 x4 A }( t5 Z父爱如山 ' l# w+ x0 e. F' e
记 者 唐 洋
% K( X2 K! j( T# i* I. S 9月7日晚,记者依照市民提供的线索,寻到了在射洪县城相依为命7年的父子俩。父亲,邓成福,今年43岁,靠踩着一辆小三轮(无合法户头的三轮)维持生计。儿子,邓仕林,今年11岁,就读于太和五中初中一年级。在这缺妻7年的日子里,邓成福宁愿自己忍着,也要让儿子吃好、穿好。每当做上一顿好吃的,邓成福总要把大鱼大肉往儿子碗里塞;哪怕是自己寒酸,也要花钱把儿子打扮得干干净净。在邻居们的眼里,邓仕林生活甜蜜,身体健康,一点都不象没妈的孩子,甚至比一些有妈的孩子过得还要幸福。
) i r7 h9 }+ c) A: V3 x# J下载 (24.49 KB)3 X2 m: T( m$ _ D+ D0 x4 f" d8 f% a
8 小时前' C- `+ r; P+ C# _. m% @
5 y+ Y. j$ T# E- m; j
& v/ g, w0 E$ z" P* i% _
2 A" O4 \+ g8 l' y& F8 ^ C% R0 T老爸,我永远都不离开你
% @+ i; A. a7 n ` 在这少妈7年的日子里,除了在家帮助父亲做些简单的家务活外,邓仕林也要首先把好吃的喂到父亲的嘴里。为了让父亲少操心,邓仕林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拒绝了同伴的相邀,拒绝了电脑的诱惑,或一个人到小广场玩上一会,或是一人在家看电视。
. c! H; |( L+ _6 u 7年,父子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互坚守着,直让邻居们称赞不已。( Q9 K$ y! w/ O) e8 ?; s, g
儿子,是他的宝 # f' K9 S$ A1 B2 O9 P) B7 T& E+ o
在邓成福的内心深处,怎么也忘不了让他万剑穿心的那一切。1995年,儿子邓仕林刚出月,妻子肖英(化名)就精神病复发,丧失了一切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煮饭洗衣,照顾母子俩,踩着三轮养家糊口,为妻子四处寻医问药,全压在了他的身上。一回到家,邓成福又得忙里忙外,想方设法把一家人的生活经营好。1999年11月,邓成福再度遭遇重创。儿子邓仕林突发癫痫病,四肢抽搐,神智不清,生命危在在旦夕。为孩子治病的巨额医疗费用,直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2000年7月的一天晚上,妻子肖英又因精神病复发离家出走,7年时间音讯全无,更是把这个家陷入了万丈深渊。/ R( n: |8 _: o2 ^$ J
下载 (21.05 KB)3 ~) | Q4 z. H0 [; a$ x2 s: P
8 小时前" P- [9 Y+ C* n& Y
/ @6 |' _, R* Q' |$ t2 j) Q- |* M M% R( A6 }7 e1 t* l5 [5 Q1 M# f
: v" J6 J2 }4 x
儿子是我的宝
5 f' N& D$ ]- v7 N. ^' i4 z 为了振救这个自己费尽千辛万苦建立的家,为了治好自己可爱的儿子,邓成福早晨5时起床,为孩子弄饭,送儿子上学,风里雨里地拼命踩着三轮搛钱。到了晚上,当别人已是家人团圆,享受天伦之乐之时。而他则是洗衣做饭,接送孩子和四处寻医几头忙。为了儿子,邓成福用光了原本微薄的积蓄,将自己赖以为生的三轮车(有户三轮车)廉价卖掉,并欠下亲人和朋友的债务共4000余元。
* k* ^/ I9 \. } 2004年,邓成福终于在县城棉纺厂宿舍内寻到了老中医梁开泉。在梁医生的精心医护下,邓仕林的病情逐渐好转,两年以后痊愈不再复发。( ^$ Y! C* _6 y2 P! Y
爱子冲突,拆散了这对夫妻 : K' y0 {! ?$ s1 S: i' H7 o
在邻居的眼中,邓成福妻子肖英的出走,与他们两人对儿子爱存在根本分歧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治好邓仕林的病,父亲邓成福软硬兼施,哪怕是动手揍儿子或者是逼得儿子眼泪花花。药再难吃也得吃,因为,梁医生一再警告:必须坚持吃药,且不能吃鸡蛋和其它动物肉,只能食猪肉。每当喂儿子吃药的时候,药呛得邓仕林眼泪直冒。面对此,邓成福也只得硬着心肠,一边用小匙喂,一边不时扭过头,用衣袖揩试眼角里涌出的泪水。
$ x- h( T: ]. E+ h$ R& ` 妻子肖英在没发病的时候,倒也是对儿子百般宠爱。但不管医生怎么说,也不管邓仕林吃得吃不得,只要儿子她喜欢都拿给他吃。其结果是,儿子的病时好时坏。为了这,邓成福与妻子肖英可没少战火。# B5 V/ d% ` H( y# T9 ~8 s
邻居们常常叹息,如果这对夫妻俩不是这样对儿子的爱得水火不相容,肖英是不可能离开这个家的。但记者了解到的真实的情况是:肖英时而复发的精神病和对孩子的过份宠爱才是导致她出走的真正原因。
0 ~9 [( R6 c+ J+ @7 h- n2 K缺妻、少妈,日子照样过
9 K, B8 N* u) \. h- l! ^. t6 t 妻子没了,邓成福着实撕心裂肺了好些天。最后,看着自己可爱的儿子的灿烂笑容,这个身材并不高大的男子汉把心一横,靠踩着这个没户口的小三轮,把这个两口之家艰难地撑了起来。其间,尽管有不少的好心人乐当红娘,为邓成福作媒。可邓成福连人都还没来得及细看上一眼,就把对方“轰”出了门。在心底里他不相信,会有人能真心象待亲生儿子一样待好他的儿子。* j, |8 }0 U/ ?! ]: z7 y
下载 (23.56 KB); @0 V: X1 A9 Q
8 小时前
2 V& P) }( h2 t1 o) `2 i! x* {9 a) c. e) v @
4 m( x: R) N `2 u- i; r
+ k! p- z, ]8 B) y/ q" [; @ 多踩几个钱,让儿子过得更好些
9 k1 I" @3 M7 x3 u4 f 妻子走了,邓成福尽管心里怨,心里恨,但这一切都已无济于事。早晨5时起床做饭,送孩子上学,中午急匆匆赶到学校接孩子,照顾孩子吃饭,晚上一边操持家务,一边为孩子捣药,并用开水瓶盛好,供第二天孩子服用。
' q/ r" t5 c/ A$ ?/ @% i9 i 邓成福对孩子的万般呵护,邓仕林小小年纪便记在心里,没多久便从想妈妈的日子中解脱出来,因为他清楚他明白,只有父亲才能为他遮风挡雨,也只有父亲才能和他相依为命。5 G" g+ x1 ^/ g6 U V
虽然,邓成福只有43岁,可他的头发已经白了一大片,腰也一天比一天佝偻得凶了。对此,邻居们没少为他惋惜过。如果换了另外的人,还会象邓成福这样,为自己的孩子坚守么,而且一坚守就是7年。/ G3 g! {# l' l% V m% V0 F
政府关怀,支撑着他们一路走好
7 v" l' O1 v" E9 `- X/ y8 v 对于这对父子俩,射洪县委、县政府可没少过关爱。县领导们多次过问邓成福一家的情况,并指示要妥善解决好这家人的具体困难,关注民生要体现实际问题的解决上。受其影响,2006年1月,邓仕林享受到了政府的低保补助。2007年11月,政府再度将这对苦命的父子俩纳入安居房安置对象。政府的人性化关怀,总是会让邓成福莫齿难忘,也成为他一直向他的好朋友说得最多的话题。' \ W7 u/ }( T6 `6 ?7 q. _- R
关注,还需加大力度
2 D) F+ Z. S. j1 e 肖英出走后,娘家人尽管仍以邓仕林家人相称,可能给予的帮助除了过年过节的一顿饭和几十元钱,其它的什么也没有。这或许是各家有各家的难处吧。
: k1 J; a+ N! A- l8 l 说起家庭收入,邓成福跟记者搬起了手指:“现在踩小三轮,每月仅有200元的收入,一年也才7200元。而支出费用房租400元/年、生活费4800元/年和缴了水电费,几乎没有任何积蓄。而孩子在一天一天的长大,费用在不断地增高。他的年纪在一天一天增大,体力精力大不如往年,收入也就明显地减少。虽然,我和儿子能如愿以偿住进政府的安居房,但4000余元的入住费又到哪里去找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