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孟超凡是遂宁人的消息
让遂宁人感到自豪不已。
但你知道吗?
在港珠澳大桥的专家团队中,
还有一名遂宁人!
他被誉为我国著名“造桥少帅”,
现为中交集团港珠澳大桥项目部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刘先鹏,
他与孟超凡同为重庆交通大学校友,
同为第一届全国十大桥梁人物。
(左三)
快来一起了解了解这位厉害的遂宁老乡!
刘先鹏
四川遂宁人,蓬溪中学高85级毕业生,1986年参加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交通大学,就读于港航专业。现为中交集团港珠澳大桥项目部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2008年奥运会火炬传递者,担任苏通大桥项目总经理,建成世界首座跨径千米的斜拉桥,2008年苏通大桥被美国国际桥梁大会授予“乔治理查德森大奖”,成为我国首个荣获该项国际桥梁大奖的工程项目。
一组相关报道
让你认识这位遂宁老乡
“十大桥梁人物”
刘先鹏 ——像鲲鹏一样奋飞
2006年10月2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右一)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中交集团二航局苏通大桥项目总经理刘先鹏,仿佛是鲲鹏的化身——不光因为他叫“先鹏”,更因为他的作风。
36岁的他就担纲苏通大桥的突击施工重任,带领年轻的团队,在长江口的风浪中,打造人类桥梁史上的神话:斜拉桥——跨越千米!他在飞翔的路上争分夺秒,中标签约后仅6天,就为大桥打下第一根“定海神针”试桩。他的观念也在腾飞,倡导N-1=0的质量理念,创造出4个标段6791项分项工程优良率百分百的骄人业绩。他和他的团队让“中国天弧”坚如磐石,无可挑剔。
他不光自己飞,还激励别人飞。他启用24岁、27岁的青年承担了苏通大桥北塔和塔身的“主任工程师”重任。
有这样的鲲鹏们,中国交通事业必然腾飞!
刘先鹏为救灾推掉去美国领奖机会
2008年05月26日 南京晨报
昨天下午14:40,奥运圣火从苏州传递到南通,交接点就是在大桥的零公里处。在试运行的苏通大桥上,15个火炬手共跑了2公里,这其中就有两位大桥的建设者,“跑在自己建设的桥上传递火炬,心情就如这脚下的长江水一样,久久不能平静!”刘先鹏说。
五年回家不到3个月建桥创造4项世界纪录
由于位于长江入海口,南通长江江面宽6公里,在此建设的苏通大桥也“被逼”创造了四个世界第一,最大跨度、最大桩基础、最高桥塔、最长斜拉索,而这些都是由中交二航局负责建设创造的。
作为联想火炬手的刘先鹏是中交二航局副局长,长期驻苏通大桥指挥。大桥建设的五个年头,刘先鹏每天早晨7点到工地,而晚上往往要到凌晨一两点才能入睡。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刘先鹏可能是十过家门而不入。因为在局里还有其他工作,他需要往返于南通和武汉之间,但是他却来不及回就在武汉市的家,“五年来,可能在家里呆的时间加起来也不到三个月吧!”
由于苏通大桥建设太过艰难,没有经验可循,刘先鹏们只能日夜奋战在水上,时刻与死神打交道,一不小心就会掉入滚滚长江。他可以说把生命献给了苏通桥,这五年里,他摔断过一次腿,住过3次院。干完后,回家不到两天,已经去了2次医院。
现在苏通大桥建好了,作为建设者他觉得这也是参加了一次奥运会,一次桥梁的奥运会。“我觉得我同时参与了两个奥运。火炬传递的是奥运精神,是拼搏奋进永不服输的精神。而大桥建设也是一次奥运比赛,我们大桥已经拿到了4个冠军!”
为救灾推掉去美国领奖机会
苏通大桥日前被美国国际桥梁大会(IBC)授予“乔治·理查德森大奖”,成为我国首个荣获该项国际桥梁大奖的工程项目。在这之前,刘先鹏获邀参加该颁奖大会,并办理了美国签证。但是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爆发后,深深震动了他,他在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要到灾区去抗震救灾,去恢复道路桥梁,并推掉了美国的颁奖典礼。“我是四川遂宁人,我时刻准备着为灾区服务,我们单位已经派遣了第一支小分队前往灾区,我由于其他任务领导没有派我去,不过我时刻准备着为灾后重建尽自己的力量!”据了解,为了家乡人民,他已经捐出了两个月的工资。
作者:刘海琴/来源: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