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清光绪十年,四川总督丁葆桢携“江正品蓬溪姜糕”进京,于养心殿敬献给西太后,太后品尝后,大加称赞,封为“玉糕”并评曰:“有油不腻, 有糖不伤,洁如脂玉,软似秋云”从此蓬溪姜糕扬名天下。 经历了清末的一段荣耀辉煌后,蓬溪姜糕与其他各行各业一样,在动乱的时局和艰困的条件下沉浮、没落。尤其到了民国后期,因社会混乱、经济衰退、苛捐繁重、物价飞涨等诸多原因,蓬溪姜糕业更为衰颓,半数以上的店铺倒闭停业,所剩商户也多苟延残喘、朝不保夕,姜糕之品质、产量均随之跌入低谷。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焕然一新的神州大地百废待兴,包括传统工艺、民间食品在内的百行百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在蓬溪,全县第一家专制糖果糕点的大型作坊建立,统一了姜糕的制作、规格、商标;不久,改建成为国营蓬溪县糖果厂,扩大姜糕生产规模,加强管理、提高质量产量……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中国经济打开了一扇阳光明媚的改革开放之窗。在此后的三年时间里,蓬溪县糖果厂重振旗鼓,扩厂房、添设备、改技术、增产量,逐渐恢复了蓬溪姜糕之昔日盛势—— 1979年,建国三十周年大庆时,蓬溪姜糕在绵阳地区民用工业品展销评比中荣获“良好产品”称号;1983年,蓬溪姜糕在绵阳地区糖果糕点展销会上被评为“名特优质产品”,同时列入《中国糕点·川式糕点》目录,盛誉再现国人面前。 1982年,蓬溪姜糕外销量达45万封;1983年外销量增至72万封,年增幅达60%,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产品覆盖北京、上海、河北、湖北、青海、新疆、贵州、云南等全国10余个省、直辖市及近100个大中城市……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经济快速、持久、健康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饮食业也呈现出多元化、精细化的发展趋势。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依旧沿袭传统生产工艺的蓬溪姜糕,其作坊式、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已严重制约了产品的品质、规模和影响,已无法适应人们日益增高的消费需求,再加上各种西式糕点的猛烈冲击,诸多原因的叠加令传统的蓬溪姜糕再次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每况愈下,甚至渐渐被人所遗忘! 重塑蓬溪名片除了革新工艺,改进品质以外,挖掘蓬溪姜糕历史,追溯蓬溪姜糕文化不可缺少。请重拾与蓬溪姜糕的记忆,出一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