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遂宁的收缩很大程度上则缘自城市群发展不均衡。
遂宁位于成渝发展主轴中心节点,与成都、重庆等距128公里。此前通过的《遂宁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提到,遂宁希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扮演区域性中心城市角色,并定位为四川省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产业基地,以“养心”文化为特色的现代生态花园城市。
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合作遂宁示范区,让“过路效应”在遂宁转化为“磁场效应”,真正实现“中间突围”,是遂宁最新的产业发展思路。
成渝区域格局示意图 图片来源:《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遂宁处境尴尬:成渝地区内部城镇分布密集,但成渝两地对要素的吸纳能力远大于溢出能力,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致使成渝中间地带城市出现了经济学上的“中部塌陷”。
身在其中的遂宁,虽然建成区面积还在不断扩张,但常住人口、人口密度持续减少,城市产业聚集、公共服务,无法对人口产生足够吸引力。
此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龙瀛团队以五普、六普数据为基础,进行了“收缩型城市”研究。
他们同样发现,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扩张较大(1980-2010年间,扩张面积达2倍以上)而人口收缩(人口密度超过1000人/平方公里,且在2000-2010年间无增长)的区域,在成渝地区有较多分布。
早在2000-2010年间,包括四川广安、遂宁、内江在内的城市,就已经出现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人口不增反减的收缩现象。
“目前城市群的发展,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几乎都远远大于涓流效应。”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告诉城叔,我国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都取决于城市行政等级,呈金字塔型梯度分布。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决定了大城市旁边的小城镇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