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陆
x
作者:汽车头条
6 ^+ U3 H- t8 i, a
4 ]/ }' i' v5 Z: L9 O+ ^4 E
4 N* k0 u( t, J* S& g9 V; U
6 v8 ]- ^( D7 E0 ^5 B
3月21日,宝马集团召开了2023财年业绩沟通会。财报数据显示,宝马集团在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按照预期实现了2023财年的业务目标,保持了持续的业务增长。4 \7 a/ O5 z1 |( c, ]
. @8 p: m0 J9 j+ n0 i4 v
具体数据方面,2023财年宝马集团营收1554.98亿欧元,同比增长9%。全球交付新车2,554,183辆,同比增长6.4%。其中,中国市场共售出BMW和MINI汽车824,932辆,同比增长4.2%。
5 _0 c2 W# {# y9 H# V! X
: c" H* ?7 X3 T& Q7 Z& N/ {/ E在电动车领域,宝马集团在全球交付纯电动汽车37.5万辆,同比增长74.2%,实现了纯电动车型销量占集团总销量约15%的既定目标。加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共交付新能源汽车56万辆,同比增长30.5%。在具有风向标意义的中国市场,宝马集团其中,交付纯电动汽车约10万辆。* _+ n& ]2 E+ \. b- k
6 c0 f( D$ b* h4 l作为另一项重磅发布,BMW新世代X概念车在本次业绩沟通会上完成了全球首秀。这款概念车将关于未来出行的理念和技术带入运动型多功能车(SAV)细分市场,与去年9月在慕尼黑国际车展亮相的BMW新世代概念车,共同组成了新世代概念车家族,展示出宝马对轿车、SAV两大关键细分市场的愿景。: _0 ]9 Y: H/ C3 o; K& \
L3 o; f: S8 N1 g1 o
9 U9 w( E" O; ^+ r# g# F
- W# c Q4 B% U; Q
同时,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说到,全球范围内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是非线性的,纯电动造福世界不能靠念头,要考目标和具体的实施计划。“车好,业绩才好。”齐普策也透露了宝马的产品规划,在今年年底前将发布15款车型,包括BMW、MINI和劳斯莱斯三个品牌。
" Z0 ]2 j5 o6 r' y% s
8 P8 M' X H) ~* V* D: K$ c
5 u$ ]5 y7 e7 q% Z* P3 f" I! g
- d% i) B( C% Y9 N, ?其中,BMW品牌包括i4 M50、iX M60、i7 M70、i5 M60等,MINI品牌包括MINI ACEMAN,这是宝马与长城汽车合资打造纯电车型,将在北京车展前夕亮相。
4 L& Y6 i* J$ V# x1 [& O2 h' ? R
/ p& h H& w( v3 I
2 }4 x3 v8 K* u5 L" y) L
持续创新,连续三年研发投入保持在60亿欧元以上0 N% W& Z& u$ F: i( Y6 n+ V
2 R. f/ U5 `) f9 X7 D$ s
宝马集团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支出,为其强劲稳健的转型提供了动力与支持。7 c; B/ t* n! k* f5 B* J. U
$ _8 S; B. K r5 d R; ]8 C作为一家以创新驱动发展的企业,持续的研发投入、高效的研发体系和优秀的研发团队是立足行业前沿的基础,宝马集团向来重视对前沿技术和创新的投入。为持续提升公司的创新实力,宝马集团连续三年的研发投入保持在60亿欧元以上(近三年分别为68.7亿欧元、71.18亿欧元、77.55亿欧元)。特别是2023年,研发投入大幅增至75.38亿欧元,同比增长13.8%,约占集团营收的5%。: E% v2 G9 X3 R
9 Q& K: m# h" v, D I5 l4 C% k0 ~
4 T8 y3 k# H5 Q. Y, ]- S
; z" J5 R5 N' ^9 q据介绍,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一是对车型的电动化和数字化研发;二是自动驾驶领域;三是新车型的研发,包括BMW新世代车型。& k& X g% I- {) R- k' W! O
C( o# h% q0 y$ e1 D0 v
BMW新世代车型将是BMW品牌和产品方向的一次跨越。按照规划,2025年BMW新世代车型将在全球市场推出,并在随后24个月内至少投产6款车型。
: W8 m- h0 D6 W& T2 R) E+ C# O& s" A/ b. V
新世代车型将于2026年在中国沈阳实现国产。新世代车型将具备三大特点:1)全新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以及全新的用户界面和人机交互概念;2)全新开发的、具有高性能和显著效率提升的电驱和电池系统;3)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循环永续达到一个新高度。, Q) w; R' p9 W9 M5 P! F+ j
. }% e7 ~3 i8 b. P/ R) ^ J8 `5 J: z0 s
. v$ F. o2 I$ S- e$ ~ E& nBMW新世代X概念车全球首发,未来两大支柱产品系列现雏形9 T9 B8 ]5 D- i9 j. o* Y5 h
" H) G& Q- D7 y) t% s为了展现“新世代”的创新精神,宝马陆续发布过“BMW i循环概念车”和“BMW Dee数字概念车”,浓墨重彩地呈现未来宝马的核心特征。去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上,首款BMW新世代概念车展示了中型四门轿车概念,如今第二款概念车的发布完成了宝马对轿车和SAV两大类别的展望。
9 Y# T" k3 U9 o1 G7 p- c d/ C& Q4 B: I
5 b" b6 N3 {) D( ?* D( }& b& L
0 }- ^" O" `8 r5 g( h2 p这两大类车型是宝马的两大产品支柱,也是宝马创新精神的代表。60年代的“新世代”系列车型创立了“高档运动轿车”类别,1999年问世的BMW X5开创了高性能运动型多功能车(SAV)市场。25年来,BMW X家族始终保持市场领导地位,截止今天已在全球赢得1200多万客户。% Z9 F* K& v) p9 l! q0 ~
2 O( I5 ^5 m, m$ q# W
" g' l) V- T B3 @, r; @
. H! F9 h3 _- z8 L3 v
作为一款X车型概念车,BMW新世代X概念车个性鲜明。整体设计与轿车版概念车异曲同工,既传承了BMW近百年的汽车设计哲学,又以强烈的未来感和巨大变化激发新的情感,处处皆新却又处处宝马,实现了电动化、数字化和循环永续的全面跃升。. ^' p( X" X/ R( N. M0 ~7 e) f; |
. D0 `) t# h3 N( j, V
比如,双肾进气格栅与两侧垂直设计的LED天使眼大灯组成一个独特BMW X前脸,全新演绎宝马L型尾灯可单独控制光线强度,营造出强烈的景深效果。都是在传承的标志性元素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9 y0 o' J+ `- Z3 _' N0 ~
6 v4 e& f% Z/ ] w' V7 V
座舱内,则是自然的光、色和材质包围的大空间,100%天然、植物或矿物基且不含石油的内饰材料尽显未来豪华理念。0 r2 _1 f7 I% N O" N: H
0 P% k% U2 K4 Y
7 n2 Q7 H8 O Q* u
t7 ?3 N( I2 d) ~通过重新设计的多功能方向盘、带直观触摸控制功能的中央显示屏和BMW全景视域桥,以及BMW智能个人助理的高级语音控制,全新BMW iDrive让人车沟通和交流变得格外自然。BMW全景视域桥可在整个前风挡玻璃上呈现重要信息,革命性取代仪表盘,以驾驶者为中心,重新诠释“眼不离路,手不离方向盘”理念。
' T$ u4 k. j% R1 c$ t6 b: ~6 G( N1 B3 V" x) r! H
8 d' p% k) Q3 ^+ ^: s
5 _( T0 F X& E7 m) L" C/ y# a
未来,BMW新世代家族将搭载第六代BMW eDrive技术和全新电子电气架构。前者电芯能量密度提升超20%,整车效率提升25%,续航里程提升30%,充电技术电压平台提高到800伏;后者“4个超级大脑”,负责动力总成和驾驶动态管理的软硬件完全自研,算力提升10倍。
' a8 h, s8 h O6 `7 i2 N! i0 a- {7 }+ C; H
在全新电子电气架构支持下,宝马的驾驶体验将基于两个特征:“悦享”(EASE)和“悦驾”(BOOST)模式。“悦驾”(BOOST)旨在提供极致的运动感和操控性体验。“悦享”(EASE)则专注于舒适性、轻松感。EASE将所有涵盖自动驾驶和自动泊车功能的辅助系统整合在一起,为客户提供驾驶支持。( o# E# S) U: V5 I4 D0 N0 z
) [$ {, A( y; e8 Q! G
此外,全新HYPERSONX个人声音体验设计,将广受欢迎的宝马模拟声浪推向更佳。* [7 i8 [3 Z# D V+ f
6 w4 {( ^+ S: S" z. `
& z7 c. t1 c& H) s
推动“BMW新世代”量产,全面提升在华研发实力& E- o4 ^3 @6 X; }7 {6 o% l
( z- E: \8 W" D6 R
BMW新世代车型计划于2025年全球亮相,2026年开始在沈阳投入国产。基于长期以来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中国研发部门在前期开发阶段就深度参与新世代车型的开发,确保中国消费者的趋势性需求得到体现。$ l5 h" T$ I5 g3 S* D$ a
: A a( l4 z" r* \& a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部门已有近20年时间,目前已在中国建立了德国之外最大、最完备的研发网络,四大研发和创新基地分别位于北京、上海、沈阳和南京,具备汽车全流程研发职能以及全栈智能网联汽车软件开发能力。
2 u) H( v+ L$ C! v) q4 v- @2 r1 W# O2 u q7 Z7 H
( H7 k3 u0 c! F. N) ]
; D' N& j A5 l* m
▲宝马上海研发中心2023年再次升级
9 ]# M. p& h2 I
4 K) `2 D: R8 D; L% O) V2023年,研发体系进一步提升:7月份上海研发中心再次升级;沈阳研发中心二期扩建项目也在去年正式启用,强化了宝马本地化新能源车的开发和验证能力。该设施拥有19个新的实验室,其中17个专门用于测试新能源车;去年年底,升级后的EMC电磁兼容实验室在沈阳研发中心启用,通过堪比航空级别的干扰和抗扰性实验,为数字化时代的BMW产品打造更强大的“免疫系统”。
2 v2 `$ E: T, P" |8 }. W
% f, f; M: v" l) R& N0 E3 e
6 f2 ^1 i% b+ I w# j2 e
) R3 G9 P4 S5 G+ f ▲宝马沈阳研发中心的EMC电磁兼容实验室' T [0 K! i" `+ w1 w
; {: D" H) m ~. E
宝马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研发也取得进展,2023年12月,宝马集团搭载L3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在上海市获得高快速路自动驾驶测试牌照。
0 S4 r, g [# y. A9 `7 N" `
# _" ~- T# w) m- R- F6 V过去三年,宝马在华研发团队人数增至3倍,目前拥有超过3,000名研发及数字化人才,注重软件开发,自动驾驶以及UI/UX设计开发等领域。宝马在中国的研发和设计团队正深度参与BMW新世代车型的诸多关键性工作,中国市场的创新成果将会成为新世代车型上的亮点。, x6 V. g5 }7 m- g+ L
& B/ R) i; v" C! q0 M0 f! u) h. M进一步扩展新世代车型生产网络,提升中国市场战略地位
W- _' A- o4 y7 n
( S8 `+ W/ E6 M2 i2 @% K2023年宝马集团在工厂、设备和固定资产等方面的资本性支出也显著增加,达88.36亿欧元,同比增长8.5%。大量投资用于关乎企业未来的重要领域,比如电动化、自动驾驶的设施设备,全球多个市场的动力电池生产以及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的建设。
! V( v' V* r/ z& D9 U/ r! x" t: i& x
! G3 ^( J7 m9 G6 X- v# g
0 z- f* S1 i4 e4 O6 c
2 @$ a5 I- u0 C Y0 n! s
在中国的投资也是其中重要部分,主要包括BMW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以及对沈阳生产基地现有厂区的升级改造。秉承BMW iFACTORY生产战略的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达100亿元人民币,目前该项目的主体建筑已经完工。新的生产设施将为推进宝马集团最新技术在中国落地以及低碳、高效、优质的动力电池生产奠定基础,加快新世代车型的国产步伐。
1 V- I, C/ H9 r2 \) Z8 S! L7 p+ F* ]
1 _1 w4 V5 r# w8 D1 K6 M
1 Q" X* ]* I# g( H7 ~' A3 z7 @" E" S
▲BMW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主体建筑完工/ y. |% w. y; d
; G2 ~ F0 L" V4 M
2024年,与新世代车型相关的生产网络将进一步扩展,宝马集团对汽车业务的研发投入和资本性支出将达到峰值。研发投入主要用于包括新世代车型在内的电动化车型以及车内的数字化创新上,比如:车辆互联、软件堆栈和自动驾驶。大量的资本性支出则主要涉及工厂、产品和创新技术方面。
4 C# `* U/ ^: V; ^; Q
1 P, L+ ~1 @: r1 K# x基于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与承诺,宝马集团持续投资中国,不断扩大在中国的业务布局。宝马沈阳生产基地自2010年以来累计投资约1050亿元人民币。宝马集团将继续立足中国,不断提升中国市场在公司未来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持续不断的产品及科技创新,助力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q& u$ [3 c M+ h8 [9 O3 ?; \/ O
# l! k Q) [" B
8 [& z. ~8 N& e& _2 D
* u; h6 q. R& q( d( L& _
% g" H& O/ M( f& J8 V/ y
' g! W; @) R1 e0 o2 Q6 b. t
8 Z6 `# c/ V8 y3 _! `" n; `
5 g' c* ]0 k/ O9 N9 {
7 }3 Z5 H' v6 X! G$ d6 o; S: C9 x1 Z: t0 d: _, t# V; A5 O2 M
! a6 L1 l1 t( B4 V4 V* F+ A- N& \ b! r
# G. H: D# i( z' _$ W0 i2 Y; a
6 _, i, W* V2 ^!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