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服务热线:15828882828
查看: 18834|回复: 0

地产人转型,这个赛道不错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5 03: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作者:明源地产研究院
; U) _- h# C0 C" ]
: ^. r( L+ x9 V% m6 B“房子一移,兰博基尼”。曾经的旧改,被视为千载难逢的造“富”行动, 因拆迁而致富的故事屡见不鲜,凭借旧改业务发展壮大的房企也不在少数。
  I( d* c! I- ]* a; \3 u" E5 l# c/ n3 {' [- C9 ?
而今,这种现象一去不返。% m+ f1 C6 I9 E  r
1 k6 ?# a; i& A8 o, S
2021年“63号文”以后,“大拆大改”时代宣告落幕,取而代之的,是“更新”模式崛起。8 [% D, h7 w5 Y; a% o

3 a- R7 F. _6 L& z城市更新,不局限于拆掉重建,也包括局部修缮。更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的拆建,也与传统意义上的拆迁有着很大不同。在城市更新持续加码的当下,老旧小区的更新模式,正在发生全新更迭。
$ m) e0 A# Y# [" }1 X6 s3 F/ E
8 o, N/ m- x- K  q2 P作为三大工程之一,城市更新市场空间很大,转型的地产人不妨多关注。
+ ]/ T+ k5 ]4 M* h8 n) j; N- Z* B$ W: ~0 A  X; Z8 @0 b, e! X
w2.jpg : r+ U6 @. N& M1 N3 H
大量住宅趋于老化旧改工作任重道远
! S" l# z% b0 k5 U7 m: t% J1 n" B) j! h; [3 T% O
中国房地产进入存量时代,不仅是因为住房市场趋于饱和,更是因为大量住房正在走向老化。
/ [8 ~% O. }( N9 o* O" @+ y' m. Y  Y) d$ O* r1 w1 G7 p
这决定了,存量住房的更新改造,会是未来房地产市场的重头戏。1 f! R6 @0 ?& n9 ]

  k* E( W# D; t# N* N; f6 @5 g七普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 年末,我国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1.76平方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 I5 H5 X/ ?2 t: A3 M2 E. i% |# T( q$ M  c+ s  }8 F8 [1 S* R+ s$ y
与此同时,由于建成时间集中,大量房屋也正集体走向“老龄化”。/ O% k6 \8 Y4 w$ j: U* _
, P5 Y  g; [# G( f6 U6 o
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城镇既有房屋中,有约20%已建成超过30年;到2040年前后,这个数值预计将会达到80%。3 D' Z( `5 q1 P: E" J- P5 }
% J: H# n" V7 P' _
部分建国初期盖起来的小区已经沦为危房,居住体验差不说,还可能威胁人身安全。* B" G) ]5 x5 o% H. U" C

$ J8 C) Y3 M8 [* P% k& |3 T据住建局统计,城镇有300多亿平方米的存量住房,合计约22万栋老旧小区需要改造更新,这些小区普遍面临设施老化、环境不佳等问题,严重降低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 j6 [' c! l. h6 Y5 h$ m/ V* ~+ B5 B! \& k- ^& S2 O
前些年的拆迁改造,带动了一大批住房更新,也助推了区域面貌焕新。0 }, L9 y7 J" h5 L9 B/ g

; @% Y7 Z1 w$ Z% S0 k8 t然而,这种资金巨大、规模宏大的改造模式,在近几年遭遇了严重瓶颈。戳此,了解项目管理平台1 h. H% x, d* F3 f/ U3 J: I
% f6 l1 D. N! w1 j: t
一方面,经过多年改造,现在剩下的大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存量巨大的老旧小区,也让地方财政倍感压力。
) M: ]0 Z% n2 E% A& P
6 J' B( K% W& U. s8 O3 s另一方面,这几年的洗牌,让很多房企自顾不暇,旧改这种周期长、不确定性强的项目,别说民企,就连国央企都很谨慎。
! e# v, i  M/ s; `5 K
: ?( Y8 X& h$ o/ w- o4 h' h传统模式难以为继,微更新、原地拆建等更新模式,悄然登上历史舞台。
" C+ A: F* h3 [  E+ j
7 g8 m6 ?3 `8 m0 A w3.jpg
" E$ S3 f7 g2 [! V! U* G8 M4 J; Q# A
w4.jpg , O7 y) }5 t2 U+ h( U! b- O( Y
局部更新改造成为旧改主流模式% C/ j" E8 D1 o. Q$ r0 S4 y
3 X0 H# J( I+ V7 @+ o
自2020年起,中央一直在加大旧改方面的资金投入,特别是针对老旧小区的改造工程。
" i7 n; X( A' o$ P9 p* q. H9 i+ \8 L
& {8 q% T' v0 v. M- e/ q' y不同于过去大拆大建,这一轮老旧小区改造,更强调补齐城市短板,注重提升功能,增强城市活力。  C; g/ c! v" \' w& K( q( ?

) c: k' {1 y  t" b, P7 {7 e8 e去年新开工改造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3.6万部,增加停车位85万个,养老托育社区服务设施2.1万个,改造燃气等各类管道约10万公里,建设口袋公园4100多个,建设绿道5300多公里。
0 z1 ~1 s0 [! k$ w$ p+ K+ |; F" B
# u! J7 ?/ M. M5 R局部改造、补齐功能,是当前老旧小区改造的主流模式。: U1 }/ j7 m( V9 A* x1 p; w

$ U9 ~  T: o  n, W7 [" f; p过去三年间,全国各地累计分别完成了3.9万、5.3万、5.1万、5.3万栋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 L/ e& \, `/ \

, y* ~6 _. r' P" M按照国家的规划, 将在2025 年底基本完成 2000 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今年的目标,是完成5万栋老旧小区的改造。* d* f8 R) \: w# ^" v: h4 A

: Y6 m6 ?; u8 V* t8 b4 t纳入改造范畴的老旧小区,通常结构安全,但设计不佳,功能不全,或者部分功能年久失修,通过调整布局,改善设施,增加设备,完善住房的功能,可以明显提升居住体验。
8 x' j2 D  d" @3 P( j- ^/ d* X, R/ V1 b9 y9 X1 j4 B  N' z7 E5 c( b) U
以上海为例,上海去年正式实施的《上海市旧住房成套改造和拆除重建实施管理办法(试行)》就明确提出,对“建筑结构差、功能不全、确需保留的旧住房,通过原址改建等方式,使其能够独用成套。”. K9 a# Z9 Q. e! d6 f
2 V8 V' E5 J" B: f
由于历史原因,上海很多老旧住房没有独立的厨卫。成套改造,就是通过扩建,为这些老房子增加独立的卫生间/厨房,提升居住体验和便利性。
9 C% y9 W: a# v+ J7 o& ?
$ Y- z7 O' v5 J! `7 C$ h# R/ S除此以外,老旧小区改造内容还包括:! F. b/ p* z# [6 ?7 E6 H. g# ~1 A
+ t! e; t" x+ o& r5 i8 D
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如水电煤气、供暖、通信等管道线路更新维修,以及道路、停车场等公共设施改善。
/ E# ^/ y6 o) ~# w
# V, j4 f2 r" c5 d4 ?, |, I建筑本体的改造,如外墙保温、防水、门窗更换、加装电梯等,以及楼道、阳台、屋顶等部位的维修。
* N  E/ P; x: p9 n
+ m8 a. t" T5 k* s) r* f. T服务设施改造或增建,如增设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养老服务设施、无障碍设施物业用房、快递柜、充电桩等。
1 B  X! e5 R" \7 g* ?2 Y
7 H5 h/ k8 C- A; R9 H3 C; v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老旧小区都能通过修缮来达到更新目的。这类房屋,需要有另外的更新方式。' }; z$ q' c" @8 t

0 e; {0 `' r" K8 }/ o+ L例如,上海就明确,对于那些建筑结构差、年久失修、功能不全、存在安全隐患且无修缮价值的旧住房,可以拆除、重新建设。
8 Z! z2 r7 e6 ^
& {2 j: q" K" u) `+ E而对于老旧小区的拆除重建,各地也在探索新玩法。
! |+ s" l" X# j: m) @! p
% U4 ]2 ^/ ~3 c; ]! L8 V4 I w5.jpg
6 J: Q" A0 K( B+ S4 D7 Q6 x( c* C旧改进入新阶段多地试点原拆原建模式
2 x2 {8 B# E' z& D; j* ]" N5 v3 k/ S3 _* Q' w" \
截至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杭州等5个城市,已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率先探索新的旧改模式。( m$ Z, }; h" h0 N- P% G

7 H5 O7 ^7 j6 ]8 v一种不同于传统拆迁,也不同于局部改造的老旧小区改造模式进入探路阶段。
! K" F4 [! r) v! F& q
: P4 j2 c; W- m+ i( X传统的拆迁方式,拆除重建后的小区,容积率会有明显增加。例如深圳多个旧改出来的新小区,容积率高达5以上。建成后的项目除了一部分作为回迁房外,剩余房屋由开发商出售以收回前提投入的成本,并获得相应的利润。
1 ]- J, l( g) r2 c! D2 T. c, B
6 s" [; D/ q' n而目前多地在探索的旧改模式,也是将原建筑拆除重建,但容积率不会有太大变化,居民也是原小区居民,改建后的小区居住功能和舒适度将得到极大提升。4 h3 r/ l6 ?! K6 m0 u$ P/ Q. h  h2 f
# W" Z- K* N4 R$ f! x  O! b  k9 W
去年底,杭州浙工新村的居民自筹4.7亿重建小区的新闻,就引发了广泛关注。
. ^6 r, u% K7 E$ y& M! I" E% y- @( d$ i
该小区共有13幢建筑物,其中最早一幢建于1983年。  Z; \/ I+ n7 h2 P) \8 c
  _% X+ j9 [0 A7 o! \3 g
据报道,该小区部分楼栋早已被鉴定为C级危房(危房分ABCD四级,D级的危险程度最高),虽然经过加固,但效果不明显。
, U, a1 |. a* A6 T- J& n: z
+ I& Y/ Q, w- B% |# X2 _- l按照当地政策,旧改的方式可能还是进一步加固。2 a- t/ z7 H# Y7 m4 p0 [$ b! t
$ t! [; O: x; ~$ Z9 O# `
居民不愿意以加固模式来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于是,小区居民自主提出申请,委托政府提供拆建服务。$ U" b- }( W5 |
! b7 [1 {6 j# u. q0 K& N
最终住建部门牵头,规划、园林、交通、国土等多个部门参与,对小区实施整体拆除,重新规划建设。$ d( z- J" U, C" i" s) Y
  w$ A9 D+ M- B3 B$ }7 P
原来13幢房屋拆除后,将建成7幢11层的电梯小高层。另外,还将配建“一老一小”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超2000平方米,增设450个地下车位,绿化率也将提升至25%以上。  x5 X* I$ {* ~5 }, b& [
% V" @! f$ t0 O1 r+ H: c
当地政府为小区重建提供了政策支持。其中包括为居民发放临时租房补贴,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小区改造、加装电梯、未来社区改造等。! y5 A4 C, s# p0 N
# A4 m5 G# ~' A4 ]
随后不久,浙江发布了《关于稳步推进城镇老旧小区自主更新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浙工新村被作为示范案例进行推广。( d, K4 x5 l/ i* t0 q( B& e; d

# N  k7 F. V3 D, g" p7 S4 F浙工新村改建模式,和传统的旧改有很大不同:
& R6 ~4 F' e) `
7 G* N8 _: F, H5 ]% k) Y' O❶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政府不再是唯一的出资方,而是由居民和社会资本共同承担,政府适当的给予激励;' I& C$ M% `" s8 i, I. h

$ f! F/ ]/ x  J❷居民不需要动迁异地安置,项目在原址上拆除旧楼,再建新楼,居民还是原住民,既留住了乡愁,也更好的保留了城市风貌。
7 |7 E8 Y; F0 i# F, J8 R
' {1 ~" [( S* y8 Z) E这一模式,就称之为“原拆原建”。
& C$ L$ T$ y6 q8 ]& C" m
; l  w5 e# \% w* W事实上,浙工新村并非个例。此前,深圳、北京、成都等地,也有成功案例。' c5 _1 K% }& Q

) T+ R8 k1 Q" S( v$ M1 w3 q  K6 Q深圳最早原拆原建项目,可以追溯到2006年。田贝村在股份公司的主导下,自筹自拆自建,将80栋旧楼拆除,建成5栋32层住宅楼。
( b6 M7 _% i( s  v
" M5 p/ ~. X4 _! U6 R此外,北京的劲松北社区、上海的彭三五小区、成都的中央花园二期等,都是原拆原建模式的成功实践。9 C9 |7 W3 A$ K2 y; ?
* A- F, U4 t8 h* W3 {: r
最近的案例,则是广州花都新华街丰盛社区集群街2号居民楼,上个月刚启动拆建工作。这也是广州花都区首个由政府部门指导、居民自筹资金拆建的危楼项目。3 ]/ D& J0 K! f9 l

6 Q+ [; c& X1 w( K* m) b) U2 d从目前来看,各地对于这一模式的运作也有所不同。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资金来源渠道。+ Y% n& ]- u) v* e

5 H* g; `9 D9 [5 C) X" `2 _& k上述几个项目中,上海彭三五小区是由政府主导,财政掏腰包;杭州浙工新村是居民自筹+社会资本为主;广州花都项目政府补贴比例较高。
2 N% }/ F4 Q) b; n& b+ [/ n" C- r
相比之下,政府大包大揽的财政支出模式,在当前显然是无法大面积复制的。杭州模式及广州模式,更有可能在未来被推广。# L9 C3 c- o4 v' y+ c

2 I% J2 `3 m+ a2 B6 M" ~. k5 L w6.jpg
7 w1 {9 s/ Q( e; {; }, z9 d5 C微利但可持续0 z$ Q. C1 B( D7 b6 b/ m3 O& N7 M7 u
新型旧改为房企提供新机遇3 E5 [: S" U* K

6 U- d) X" {. c4 V  G) d传统的旧改,是典型的重资产模式,资金量大,周期长,复杂性高,很多房企都望而生畏。这一轮的行业下行,旧改项目成了很多房企的拖累,大量旧改项目也迫于资金压力而搁置。% H1 I* G$ _- k5 A! `1 R

$ q. d- p$ W! v8 [7 p9 m6 P8 c& {* K在此背景下,老旧小区原拆原建模式,对房企来说更具可操作性。. Y( z( P! I9 \. x! ]
6 e/ ~; v3 w+ b, U7 v6 |
房企投入一定的资金参与小区改造,换取一定年限的小区公共空间和设施的经营权,从而获取相应的投资回报。
" ?8 d  ~" S" S. {8 [1 R8 V+ B0 m+ A, @
以北京劲松北社区改建为例,负责小区改造工作的是民企愿景集团。企业前期投资了3000万元参与劲松北社区一、二小区的改造。. W. ~+ ^( ]0 K) x2 z. {8 n7 M% s

( J8 ?- H+ e! ^" t3 q, Y作为回报,小区所在的街道与企业签订了20年期的改造和运营协议。项目改造完成后,该企业通过物业运营及服务获取投资回报,包括物业管理费、停车管理费,以及商店、餐厅、社区服务中心等空间的租金收入。
: W. h# R0 l: d. Y2 ~1 G: L) d1 j. C& y# `/ T* V
该公司测算,项目大概需要10年收回前期投入成本,后面10年将进入盈利期。
. g) V/ P' G) u3 B) ?' R& _
/ e0 V/ R$ Q8 y; h2 [原拆原建模式对房企来说,前期资金压力不似传统旧改那么大,后期收益也没传统旧改来得那么快,属于“细水长流”的赚钱方式。
# |8 }3 ^: \3 p# p5 m& L3 `; T
- J7 U& G) @3 c; A6 z; ^  {( K这与当前行业“赚慢钱”的趋势也是一致的。它要求房企不仅要有开发能力,更要有运营能力。对于转型中的房企来说,这是不小的考验,同时也不失为一种新的机遇。% j( m; M/ U/ `/ T# R
- n, v1 I! ?& D; ~+ t1 {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2 p* _; u. d9 b

. C- ~1 C2 m7 h" X% R! e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