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758|回复: 0

追寻红色足迹,致敬中华文明 | 蓬溪县青少年研学与实践中心2024年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5 13: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作者:蓬溪教体
w1.jpg

w2.jpg

走过了春的旎旖,迎来了夏的蓬勃,五月是这般的缤纷着绚丽,灿烂着热烈。5月11日,槐花学校、板桥学校的200余名学生整齐列队,身着统一的研学服装,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渴望,走进中国红军第一村,走进蓬溪县市民文化中心,开启一天的研学之旅。

w3.jpg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向青年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w4.jpg
追寻红色足迹
在蓬溪县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同学们通过文字、图片、文物等多种方式了解了英烈们的生平经历和英雄事迹;在旷继勋牛角沟起义纪念碑前,同学们深切缅怀为中国革命作出突出贡献的先烈们;在纪念广场,同学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红色拓展活动。少年承遗志,长歌祭英烈,同学们一次次跨越历史时空,接受革命先辈的精神洗礼,让他们坚定立志报国的理想与信念,成长为听党话、跟党走的时代新人。

w5.jpg

w6.jpg


研学蓬溪非遗,致敬中华文明
研学的旅程是一间没有围墙的课堂,一卷藏在天地间的书本,一次身体力行的叩问、追寻与求解。

w8.jpg

蓬溪县市民中心以“书乡拾珍”“千年古邑,墨韵书乡”为主题的蓬溪县非遗馆和蓬溪博物馆,作为蓬溪文化的地标。研学师生在导师的引领下,走进了一个五彩斑斓的非遗世界。

家乡蓬溪至今已有“蓬溪洞经音乐”“麦秆画”等五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导师详细讲解了非遗的分类和特点,从传统美术、民俗文化、传统技艺、传统音乐等多个方面,向学生们展示了非遗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

在非遗剪纸手工课上,研学导师讲解了剪纸艺术的发展史、折纸的方法、简单图案的画法以及剪法等知识,分享了自己创作的作品。随后,同学们发挥想象力进行自主创作。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一折一画,一剪一展,在方寸之间剪出精致秀美的图案。

w9.jpg

忆往昔,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看今朝,是“红旗下:少年英雄遍地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蓬山溪水秀美如画。


研学感悟
板桥学校七年级学生伍芝瑜:蓬溪位于中国西部,是一个拥有红色历史和丰富文化资源的地方,我参加了这一次研学活动,期间参观了红军村、蓬溪烈士事迹陈列馆和蓬溪博物馆、非遗馆,收获颇丰。

槐花学校八年级学生唐杰熙: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他们是保家卫国,誓死报国;我们是力争上游,振兴中华。每一代人都要肩负自己的使命,走好属于自己的长征路。我们要继先辈遗志,争做时代新人。

板桥学校六年级学生何煜:蓬溪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的志向没有那么高远,目标没有那么耀眼,但是我认为在我的人生路上,必不可少的便是忠于党,忠于祖国,成为一名有温度的中国人!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此次研学活动,同学们通过亲身参观和体验,在实践中体会匠人精神,传承中华文化,树立了文化自信!

研学寄语:青年学子们,当你决定灿烂,山无拦,海无遮,追光的人,注定光芒万丈!

w11.jpg

w12.jpg

来源 | 蓬溪县青少年研学与实践中心
图文 | 黄  垚审核 | 姜  林   刘志军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