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809|回复: 2

[射洪杂谈] 挑箩兜扛锄头 遂宁打工妹与一群老人打通乡村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6 08: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1[1].jpg
张华英是沱牌镇广播站广播员,近日一份广播新闻稿出现在她的案头,写稿人是柳树二小教师张萃勇。内容是一名打工妹率领村里30位老人,采用肩挑背磨的方式,打通了一个三面环山形似口袋的偏僻村庄的公路。短短一个月,一条长1200米、宽3.5米的水泥路“横空出世”,结束了晴天行“波形路”,雨天走“烂泥田”的辛酸历史。
  农民在外挣了钱捐资修路的新闻时有发生,但一个女人率领村里老人修路的情景却很少见。近日,笔者来到了沱牌镇张家沟……

  路难走
  “桶桶鞋”成独特风景
  射洪县沱牌镇凤凰村9组,坐落在一条三面环山的深沟里,因这儿祖祖辈辈居住着西汉留侯张良的后裔,人们称这个地方为张家沟。
  6月23日,记者专程到射洪县沱牌镇凤凰村9组采访修路现场,只见30多位老人组成的“筑路大军”挥汗如雨,抬的抬,担的担,干得热火朝天。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张治强大爷已满82岁,王成兰大妈已满73岁,张萃怀大爷73岁,秦克春大妈75岁,张治多大爷68岁,张萃群大妈68岁……
  山沟里的青壮年长年累月在外务工,空巢老人、留守妇女无疑成为修筑致富路的主力军。在这群女将占多数的队伍中,有一位中年妇女特别引人注目:穿着红Se春秋衫上装,佩戴着银耳环,抬着砂石水泥总是走在前面,浑身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她,就是修筑致富路的“领头羊”郭贵华。今年42岁的郭贵华原籍蓬溪县红江镇,20年前与射洪县沱牌镇凤凰村9组一个叫张建的小伙子结婚。先前夫妻俩凭着一双巧手和无穷的智慧将父辈留下的土墙屋推倒,在原基上建起了“小洋楼”,成为山沟里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张建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泥水匠,托改革开放的福,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滋润。16年前,郭贵华同丈夫一道远离故土,前往云南省昆明市从事建筑业,年收入不菲。他们每年都要回家与父母女儿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然而,通往家乡的那条泥路始终让他们愁眉不展。这是怎样一条路啊!蜿蜒盘旋的山路狭窄陡峭,山洪将路面冲得大坑小函,一遇天下雨,道路泥泞,走在上面连鞋底都要被黄土扯掉。水靴则是每户村民必备的交通工具,家家户户阶沿上各式各样的“桶桶鞋”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战“孤岛”
  打工妹回家率老人修路
  张家沟祖祖辈辈的庄稼人都盼望着有一条晴天、雨天都可通车的硬路与外界相连,摆脱肩担背磨的历史。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走出张家沟就是沱牌公司所在地,那里交通四通八达,环境优美,风景如画,是名符其实的“川中第一镇”。因大山遮挡,近在咫尺的张家沟成为“孤岛”,沟里沟外两重天。
  长期以来,苦于没有一位号召力强、无私心杂念、心甘情愿为村民谋幸福的人站出来带领乡亲们修路,也眼睁睁地错失获国家政策补助的良机,修路困难重重。今年春节后的一天,远在昆明的郭贵华把号召村民集资修路的想法告诉了丈夫张建,丈夫非常支持妻子的行动。4月中旬,夫妻双双辞工回到家乡,着手实施修筑致富路、造福子女后代的壮举。
  5月25日,一场“史无前例”的群众大会在郭贵华楼房前的坝子里召开。郭贵华慷慨激昂、语重心长的话在深山里激荡:“父老乡亲们!要致富,先修路。我们世世代代丢不掉水靴,购不回车辆,难道我们手里没钱吗?不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烂路成了‘拦路虎’,肩挑背磨阻断了我们发家致富的门路。我们组有180人,每人出资500元,再向本组走出去的成功人士募捐,就是沿街‘化缘’也要修好这条路……”话音刚落,掌声雷动。村民们齐刷刷地将带着体温的人民币交到郭贵华手中。当天,全组共筹集现金50000多元。
  第二天,郭贵华与丈夫张建分工,丈夫负责修路的前期准备工作和联系建筑材料,她自己去城里集镇向张家沟籍在外工作的成功人士募捐。绵阳某大学退休教师张萃瑶捐资2000元,在外地工作的张兰霞捐资2000元、林列捐资2000元,大学毕业分配在合江县工作的张小容捐资1000元,马庆超捐资1000元,退休教师张明捐资1000元……村民们的修路热情深深感染了郭贵华这位纯朴善良的打工妹,也坚定了她带领乡亲们尽快把这条致富路修好的决心和信心。经过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士的反复丈量和核算,要修好这条长1200米、宽3.5米的主干道,最低造价也在15万元以上,如果承包给施工队,花费那就更大了。他们决定自己动手修建,凭着多年的建筑施工经验和自己的工具(振动锤、模板、滚筒、抽水设备等),加上乡亲们的主动参战,天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说干就干。5月27日上午,第一车连砂石运进张家沟;同一天,第一车水泥也运进了张家沟。沉睡百年的张家沟,机声隆隆,笑语喧天。乡亲们没有进行“开工典礼”,没有举行“剪彩”仪式,只是放了一挂1000响的鞭炮。沱牌镇凤凰村9组凡在家的老年、青年、妇女都争先恐后涌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他们每天的工作都在10小时以上,各人自带口粮,大家毫无怨言。住在沱牌集镇的张萃东老人几乎每天都自己掏钱购60个点心派人到工地“犒劳”筑路乡邻。人心齐,泰山移。一条坚硬结实的水泥公路以每天30米的速度向山外延伸……

  有困难
  政府伸手援助筑路更有劲
  截至6月23日,沱牌镇凤凰村9组的村民自发集资80000多元,自愿捐资10000多元。购砂石、水泥等建材和抽水电费已花去11万余元(部分建材赊购),建成高标准水泥路900多米。最感人的是:张家沟180位村民自发捐资修路的热情,得到了沱牌镇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镇党委书记邓茂,镇长张志,党委副书记汪顺林,镇人大主席杨德凯,副镇长何秀芬、宋文斌、张仁礼,镇组织委员王凡多次到建筑工地视察指导工作,为他们排忧解难,加油鼓劲助威。镇长张志现场捐款500元一时被传为佳话。目前,郭贵华正为30000多元砂石、水泥、抽水电费的巨大“缺口”找不到资金来源而愁眉不展、奔波操劳。但她坚信:困难是暂时的,GONGCHANDANG永远是老百姓的坚强后盾……
  再等3—5天,一条宽阔平坦的致富路将从大山深处延伸向山外,与省路205公路紧紧相连,与沱牌古镇融为一体,滚滚财源必将涌进千家万户,涌进张家沟父老乡亲的心田!同时,乡亲们将永远记住一个叫“郭贵华”的好女儿,一个巴心巴肝为民谋幸福的打工妹。是她,用一腔真情和赤子情怀带领乡亲们架起了一座通向文明富裕的“金桥”……
  最后,请我们记住一个多月来,昼夜奋战在山沟里的这支“筑路大军”的名字吧!他们是张萃蛮、宋大春、王成兰、张敏、张萃军、宋纪珍、宋大祥、张权、张萃兵、宋大芳、张明松、秦克春、张萃文、赵敬先、赵小平、张国林、黄云芝、张萃怀、张武、王力菊、胡廷书、张治多、何勤春、张萃群、马书明、张治强、宋明英、杨文芝、张标、张奇、叶德凤、张梁、张兵、郭新春、张仁建、邓秀英、张小林、张萃东、任国芳、张国树、张松柏、张萃保、张治开、赵力青、张建、郭贵华。
  昔日,愚公移山,感动了神仙,王屋太行两座巍巍大山被背走了,而今,以郭贵华为首的沱牌儿女自发集资修筑致富路的举动,感动着乡亲,感动着踏上这条路的每一个人。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6 08: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人,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6 22: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人,支持你!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