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1009|回复: 0

遂州寻幽之谒长江遗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4 10: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遂州寻幽·( E( y6 ]9 X1 ~, k' ?; v- t
                                       谒长江遗址' R8 w5 Q4 z; g  h% ~

" N3 @3 l1 C$ s6 m明月山下,涪江岸边,这是一片秀美的土地。
. e4 a8 \2 |9 h1 Y2 C初春三月,草长莺飞。柳抽丝,花吐蕊,鸟鸣四野。站在大英回马长江坝上,你感觉到的只有无边春Se,再无法想象这块土地上千年间的风云起伏、兴衰沉浮……
) b- Y( @( t$ F; j- b* u. }! ~- U9 L- K5 a在遂州近两千年的历史上,清晰地记载着一个名叫“长江”的美丽所在。三国两晋间,郪江流域“出盐最多,商旅辐凑”,经济十分繁荣。东晋永和十一年(355),穆帝将郪江中下游广茅之地设为巴兴县,西晋恭帝二年(555),取境内涪江之意,改巴兴县为长江县。据史载,其时县城已达围城七里,城设四门,已为一方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此后数百年,长江历经隋唐,在凿井取卤的同时发现了天然气,“取井火煮井水,一斛水可得盐四五斗”,盐业之盛成为蜀中翘楚。商旅如云,城市繁华,长江渐成川中一大富庶之地。) ~- g/ e( V0 n
唐文帝开成二年(837),随着一位大诗人的到来使长江真正开始名声远扬。贾岛,字浪仙(阆仙),唐代著名“苦吟”诗人,以“僧推月下门”或“僧敲月下门”中“推敲”二字而成为历代文人锤炼词句、刻苦用工的典范。贾岛任长江主薄三年间,共著有《长江集》、《长江小集》、《诗格》等作品14卷、诗400余首,世称“贾长江”。晚唐、五代、乃至南北宋的上下数百年,前来拜谒贾岛者不计其数,长江县更因此而成为了巴蜀文人心仪神往的中心。尤其是宋代,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近代石油钻井之父”的卓筒井取盐技术的发明,更使长江声名雀起!发达的制盐业,便利的水陆交通及人才辈出的灵山秀水使长江商贸云集,昼夜笙歌,繁华一派!* l' z* o( f/ E. s) ~4 `/ U" i/ v- U
然而天下之事,盛极必衰。至元代,蒙军入川,汉人惨遭蹂躏,长江也未能幸免,城池被毁,人口由宋末的3万人锐减至千人,“遍野荒芜,冷灶无炊,万顷良田皆被草木覆盖”!1282年,今非昔比的长江县被并入蓬溪,终于结束了其长达928年的历史。这片多难的土地却并未就此结束其厄运,明末清初,张献忠入川至平息吴三桂叛乱的37年间,连绵不断的惨烈战乱使原长江县境内几乎所有的人类和建筑彻底消失,“民无遗类,地尽抛荒”,于此可见惨境一斑!
! f  L8 K% L3 F8 }7 G人祸可怕,天灾更是无情。元初,一场骤然而来的暴雨使涪江之水暴涨,于长江坝上受阻的江水只得遂沿南岸地势较低的山脚而过,使县城险遭没顶之灾。然而,多灾多难的长江终于没有躲过这一劫难,不久之后,一场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再次泛滥,大水弥漫全县,城中河道溃塌,元气未复的长江全县受到前所未有的灭顶之灾,此后百年渐渐寂寂而逝┅┅2002年夏,当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长江坝村发现唐、宋、元三个朝代的文化层,发现宽阔达7万余平方米的县城遗址时,我们似乎能够看见,800年前这块土地上曾经有过的辉煌文明!
. n1 q' Z2 E& U# C& \4 ^) L然而,自荒原之上建成的长江,历经沉浮苍桑之后复归于荒原,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最好的结局呢?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