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华盛顿和华尔街的密切配合
" I1 V! _. h4 R* B+ E9 k3 Q0 y) B7 n, n) {
7 r; T- F2 i$ K9 e- i
, h1 x. Y7 Z; b! i0 |5 ]华盛顿和华尔街之间的密切配合,是理解美国经济金融历史、乃至美国全部历史的关键线索。从19世纪开始,华尔街大老就开始全面主宰美国的经济金融外交。当威尔逊当选美国总统时,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询问摩根财团的“国王”――老摩根:谁合适担任财长和国务卿。著名的凡尔赛合约(Versailles Treaty),实际谈判人就是美国金融巨头(摩根财团和花旗银行)。德国赔款的主事人就是摩根财团的亲密伙伴(Charles Dawes)。花旗财团和摩根财团联手给1910-1920年代的中国发放银团贷款,以此控制中国的铁路交通和基础设施,是尽人皆知的故事。当两大财团主事人前往中国时,他们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到华盛顿听取总统、财长和国务卿的指示。
8 x! {7 r$ c% ~5 X( Z1 w) S _) E) c# \3 H+ L
为了掌握世界外交政治大势,充分研究针对各国经济金融的外交策略,华尔街金融巨头们还创办了著名的“外交关系协会”(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摩根财团合伙人长期担任此组织的主席。当然,美国金融巨头出任财长就更是家常便饭。华盛顿和华尔街的紧密协作,让美国政治、外交、经济乃至军事战略非常奇特、异常高效、令人生畏。 . h. ~+ P q! a
" `9 E' X8 A/ p1 }
0 t( r6 J) a P# |, R% l7 D; ^9 P2 i% q
有合作就有分工。华盛顿的主要职责是维持美元本位制、维持美元的国际霸权地位。美国人自己说的最清楚。长期供职美国联储和其他机构的资深金融货币外交家Robert Solomon有一部名著:“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1945-1976”,详尽描述了30年美国金融外交之历程。他开篇就说:“1944年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就是美国政治、产业和金融霸权的象征”。“美国政府的使命就是维持和加强美元霸权。”马丁·迈耶的《美元的命运》就更加直截了当:“美国历任财长部长都或明或暗地为美元完全支配国际货币制度推波助澜,美元的垄断地位造成美国人可以利用其他国家的储蓄获得外国工厂。”“仅仅因为美元是国际通货,美国投资者要为他们的海外投资筹集资金就非常容易。”“美国不用担心从世界其他国家获得服务和商品,他们只需回报对方一些纸币。” 4 A3 V; S L) }
0 \5 ^2 G+ b) J* j; [' x# Y1 v- g: S
. h3 f4 v. {) E P
为掌控国际货币制度和全球金融体系,美国政府有一套完整的策略:其一,随时打压任何挑战美元国际储备货币中心地位的任何企图。从打压马克、日元到打压IMF的特别提款权,再到打压欧元和人民币,莫不如是。其二,控制国际金融权力机构,亦即控制世界银行、IMF、国际清算银行、美洲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等。通过握有这些机构控股地位和安排掌门人,美国彻底将这些机构转变成其金融外交的马前卒和生力军。世界银行和IMF本质上就是美国财政部控制的一个部门而已,毫无独立性可言。两个机构的经营理念完全禀承美国政府的意图。其三,采取各种外交手段,迫使其他国家开放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鼓励华尔街金融巨头捷足先登,抢占其他国家金融行业的制高点。 7 Z$ ^- M1 H/ R
! d/ X/ i& b' h7 t9 z- W
4 D6 z( ]- C7 M( Q& @) j3 V1 w% a" ~' e! T( v' Z5 G: \2 r
华尔街的主要使命就是执行政府意图、为自己擭取巨额利益。一句话,华尔街的原则就是“做成交易”。华尔街大老深深知道:他们在金融行业具有他们无法比拟的优势,是他们赚取巨额利润的风水宝地,是他们称雄世界的主要战场。迫使他国开放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华尔街比华盛顿还要急切得多。 8 h7 X) }' |2 @$ ]
7 H9 F8 L7 _, e1 j5 _) D2 E# l0 {5 L/ Z& o
$ `& K: E7 m1 h/ v f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长期任职美国政府高层的斯蒂格利兹发表著作“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以严谨的理论逻辑和详尽的历史事实,驳斥“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华盛顿共识是IMF、世界银行和美国财政部针对发展中国家发展战略所达成的政策共识,核心是无所顾忌的私有化、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
" [" s. }) B+ M x& S
8 I. Y% H: { e6 [ a1 S$ ~; S7 y8 ^' l
! x ^, U' v3 h/ h+ i- x斯蒂格利兹特别提到美国迫使中国金融市场自由化的基本战略:“美国要求中国实施金融市场自由化,不会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它只会促进美国金融利益集团的狭隘利益,美国财政部就是这个利益集团最坚定的代言人。华尔街金融巨头们坚信:对他们从事的金融行业而言,中国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华尔街必须超越竞争对手、捷足先登、抢占制高点。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他警告中国:“资本市场自由化,意味着旨在控制热钱忽来忽去的一切措施都要被连根拔起。热钱不过是赌汇率波动的短期借贷资金,这些投机资金决不会去建立工厂、创造就业。”“为了吸引真正致力于实业发展的直接和长期投资,我们并不需要什么金融市场自由化。中国自己的经验就是最好的证明。”
- Q# H4 p, ^2 t+ X$ `: g
\6 O. q R/ G, g- m
. o g( V$ Z& t/ ~/ B: F Y; d s# t1 _1 D# ~" Y
斯蒂格利兹的论述是如此清晰、严谨、权威!然而,中国的学者和官员似乎置若罔闻。难道他们被华尔街大老的财雄势大压得喘不过气来了吗?难道他们被鲍尔森眼花缭乱的金融外交策略搞得“如坠五里云雾”了吗?是的,鲍尔森的确不是平凡人物,他是华尔街的传奇精英和利益代表。从华尔街走进华盛顿的那一刻,他就将自己炉火纯青的“生意经”和华盛顿强压中国的政治气氛巧妙得结合起来,以赢得中国金融行业和资本市场开放的“惊天大单”。他成功了,他显示了自己既是华尔街利益的忠实捍卫者,又是美国国家利益的忠实捍卫者。易言之,华尔街的金融大鳄“摆平”了中国,他值得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