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0436|回复: 1

射洪龙凤峡 历史长河中的隐秘之地(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6 16: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看了这篇文章,我都好想去龙凤峡看看了。好什么时候有时间,论坛的朋友一起去哇!!
, f* z6 d# ?8 p  h
) X4 _& Q, V1 ~7 R$ v9 S: [
: J) B& J# a+ W1 S% U
2 c& S* J8 ~1 t. ?; f" c8 [; R   文/唐毅. ?7 D  G% k8 f
   庆幸在这个时候来到龙凤峡,我感觉自己有点像那位发现桃花源的武陵人。真有点担心,武陵人的故事今天会不会重演?
! D( _+ S/ s: i( I3 t3 U6 `0 E& w# A+ ^2 {
    寻幽探古的行者 0 h+ g/ r' x. |, A
, ]5 R3 P4 D3 @* ~, q( p4 z
    这是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我和几位朋友在江边的茶座很随意地聊天,忽然有人说到大假将至,该去哪里旅游的问题,听他们热烈地讨论着景点,大都很远。 , b. r3 Z+ w. l6 t$ ^

) @% C; W7 J$ ]; k# Y% s" Q    这让我想起一处早该去看看而至今未去的地方,那就是龙凤峡。
1 |  g9 s- A9 b9 q- }( n0 y8 `% l) V
    第二天一早我就上路了,心羡羡久之的龙凤峡将成为我这次出行的目的地。
2 q3 _8 x5 O+ m7 d% U5 l/ X7 Q% o& X5 H7 E* A' z. L% R$ t# t; g
    龙凤峡在射洪县境内,听说那里有十几里的山路,很难走。幸好早有心理准备,小车在一条窄窄的土路上走了一段,就不能再走了,我只好下车,同送我的司机道了再见。目送小车远去,在空寂的谷口,只剩下我孤零零站在那里,忽然有了一种被抛弃的感觉。
% w( I7 B( i! C3 z& J- R( I# _5 E3 `8 q) z& t3 O
    还好,选择出发,选择跋涉,是我愿意做的,这或许也是我一生的宿命。 # \) j2 g1 n  }3 J: R! D0 l9 ]
( W5 k) k- n0 S& @. w& N2 o
    距我站立的地方不远,有一道拦河石堤,堤这边是如镜面平整的河水,我要去的,应该是在石堤的下面。
5 k0 l1 g6 x( D" o1 x& g
. D* x) g3 \( j8 g( h    这时,只见上游划来一只小船,一位渔翁撑着竹篙,悠然自得,他也看见我了,却并未像我一样,显得有些惊奇。也许,像我这样的行者,到这里来寻幽探古的行者,他见得多了。但我还是向他喊话了:“老伯,这峡谷长吗?” % G# l4 p9 M7 R+ R
0 h: ?) ~; u: [) g! M4 ~
    “长啊!有五里地哩。”因为他的回答太简单,我竟然想不出接下来该问什么了,不由感叹道:“这里风景真好。”
: I: z1 |" |3 y7 c8 _" d) G# V7 E: b& m# e
    渔翁说:“你再往下,就能看见潭了,潭边的景Se更好。”
. [+ G" V4 Z9 ]6 l
; D$ t, P( q2 f% }' a$ K5 D: h    我点点头。 4 T3 [2 C) s- g2 }# z( z# ?; C% T
; W4 l- Q2 P0 X5 e
    “你是城里来的吧?” $ b  ~/ Z  E  k
1 n- f  C# @6 u8 M1 j8 L
    “哦,您怎么知道的?”
& J- l+ k) W7 r' ?- O, G1 Y2 ?' A1 ~# H* x* D
    “我们这里,也有人去了城里,还是干部哩。” ) a# K- ]( C8 r- n
" w1 J9 G3 Z5 i  q! |
    “哦,什么干部?” % p+ M* b# g; v3 g* `

! ~& Q: N/ s$ w3 M3 R( Y# ?    听我这么问,渔翁把船撑了过来,篙竿一插,就把船定住了,“张光凤,你知道吗?”
% r* a7 [; R! b. ~* J  i
1 O* S" B% W  o" V% ?. L    我心里不由“咯噔”了一下,说起来,张先生也是我在遂宁的朋友之一,他是第四届遂宁市政协副主席。 $ u) F& l3 e% C
4 Y0 c4 l' p# t8 i
    渔翁听到我说知道,有点高兴了。他告诉我,这道峡谷的名字为什么同龙有关。传说,一条飞龙曾飞到对面山地把庄稼吃了,村民赶过去,飞龙便往下游跑,第一扎扎出一个深潭,名叫响潭,第二扎又扎出一个深潭,名叫龙潭,最后一扎或许用力小一些,只扎出一个小龙潭。村民为防止飞龙再次作乱,便在石壁上依其模样刻了一条石龙,并在它的首、腹、尾各钉了一颗铁钉,从此,那条飞龙便老老实实地呆在石壁上了。
) O; N4 S; R+ |' S% t+ e. c
  v- R, a/ Z3 `9 l- ?$ ~8 [3 P    这传说很有意思,渔翁说话的语气不容质疑。 ) L& C( ^4 P- a$ {9 G2 Q5 L. b- Y

6 I: f1 f( F* O, Y9 e" e    挥手告别渔翁,我望向峡谷,峡谷上空满是烟岚,薄薄的雾霭中,峭岩隐约可见,不由想起了徐志摩的诗: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 T* z8 o( G3 m/ G/ n
% \, `' T$ r1 Y- a$ O. P    可是,我只能说,轻轻地我来了。
; _. ?' d) t  e7 M; E9 ~! W5 _4 d' n  N* f/ t3 z5 x; k1 U; j
    这时,我感觉自己有点像那位发现桃花源的武陵人。真有点担心,武陵人的故事今天会不会重演?谷口的风大,我听到了潺潺的水声,这是我最喜欢听到的一种声音,对我来说,听这种声音如闻仙乐。我轻轻拂了拂额前的头发,凭感觉,头发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得柔和了,或许是因为雾岚中的水分太重了吧。
1 M0 ^: u: a* U( d. H0 f1 m6 w" z6 a  U, b+ d0 d( S
    我听人说过,龙凤峡之所以时不时会有旅游爱好者前来,是因为这里发现了“硅化木(化石)群”和恐龙化石,县里已经划出了一个“硅化木群地质遗迹保护区”,正着手建设一座地质公园。
# }3 D8 w9 U  ~" C, B5 J8 \: G- l4 |7 ]; p
    我庆幸,能够在“建设”前来到这个被当地人誉为“遂宁九寨沟”的龙凤峡。
! S, B( V( w1 V$ P% }. ?; p0 l8 T8 H) W& J
    一个古代小国彻底消逝
8 h( K1 D7 q  P; Q, J/ C6 m- g; A9 K7 ]$ c' w
    石阶曲曲折折,沿阶而下,走进峡谷,水少了,细流清浅,卵石毕现,时不时还得绕过林立的怪石。但两岸峡壁对称,壁上林木森森,树荫蔽日,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叶间轻快婉转地鸣叫。
$ I6 m3 T+ V0 |8 H# r$ ~9 k, K: v9 P3 M* l
    沿途可见“藏”在岩石中的硅化木,直径最大的有1米,一般在0.3-0.5米,但没有发现有枝叶、根须。那么,这些成"群"的树木是哪里来的?为什么放在这里?是运输途中搁浅?还是这里曾有过庞大的建设规划? $ r# u( x4 \9 D- o! \" o; H  s
9 g& h9 {3 l. D
    走不多久,远远的,我听到了哗哗的水声,那是一种如同"浣衣"的声音,如轻雷阵阵,如裂帛脆响,我知道,前面肯定会有瀑布。
+ n) \3 x  C) q0 w- R, M% {! N0 p/ f5 ]  h3 V, w
    眼前豁然开朗,在清澈的响潭边,一流数叠,梳石荡岩,倾银碎玉,翻着白里透绿的水帘。 - T9 p: H; G# V" S2 l+ O: ~, {

6 b+ Z' ~# m/ Y, U3 J% P    行前,我曾查阅相关资料,知道这条河流流入了遂宁境内神秘的郪江。
* X0 R5 V: }+ L5 }* r( b
' G1 l  E3 {9 V" n6 i0 Y4 f    我在字典上查阅过这个“郪”字,没有其他的解释,仅有一个辞条,那就是河流名,而这条河流就在不远处。 . P% }6 Y" V6 c' J! w; G

6 ^7 r- l. {  h: U9 i$ G  j) O0 E    据资料介绍,郪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不大,几乎与巴蜀同时建国,存在时间前后达500年。始建郪国的民族是郪族,为部落式生活的王国,其首都频繁迁建。我不知道,脚下是否就曾是当年热闹的宫廷,说不定一不小心就踩在王冠之上了。郪人的祖先是元谋人,后来他们从云南沿金沙江河谷而下,一支后裔进入郪江河谷。这些旁水而居的郪人,肯定到过龙凤峡吧。 7 S" u+ T8 X! ~" f4 J0 N
, A* C+ S# f" i7 r. l8 F% U, L) s
    可以肯定地说,这里曾是郪国的版土。由于年代久远,对于郪国,我们知道得不多,仅能从其墓葬中考证一些民俗,以及当时的文明程度。 8 @! J/ c0 P$ m# n+ x$ G

7 I$ ]8 l+ N; t9 e  t0 q) I    郪国最终为秦所灭,其后裔逐渐汉化,一个古代小国彻底消逝了,而这一片大好河山仍在。 ! ?/ g) q6 z1 k$ M# D

) v6 q, k$ D4 k. v! C5 _$ z, b    兴奋不已的鉴定结论
# R0 [+ X6 i# n8 i5 A; W
; j  |5 x' F0 v; J: K    不知不觉就到中午了,谷顶的雾不知道什么时候散了。走了这么远的路,已经有些饿了。去山边接了一盅泉水,喝了一口,略带丝丝甜味,比街市上出售的"矿泉水"好喝多了,便取出随身携带的饼干,开始享用我的午餐。
& s1 {4 g: k0 H2 K% w' E* N, g* N, L7 T5 H. s3 v
    拍去手上的饼屑,在潭边站了一会儿,我想到了张光凤先生,原来他的故乡在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真是好福气。   f0 A: k3 K1 t& R; l! v) R) U
* Q1 ?/ f( u- g% F6 `0 @; S
    同时也想到了我的故乡,一个叫做荷塘村的地方,那里至今仍有满塘满塘的荷藕,有四季长青的翠竹,有清清流淌的小河…… 4 t! r; J% A2 c! p! }/ F

" z- Q9 C9 T  h5 r    踩着谷底的大青石,折向东,转过山湾,我到了渔翁所说的龙潭。在山崖前,看到了石壁上的“飞龙”,刀法娴熟,大眼长须,爪牙锋利,鳞甲铮铮。 % m. C6 ?1 h3 E. j8 h
, O+ ?. `+ f( d( ]# j
    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凿有“飞龙”的巨石无裂无缝,但龙口处竟有浸泉滴水不断,葳蕤常绿。这使我想起渔翁在讲述飞龙传说时不容质疑的语气,这道浸泉,似乎便成了某种铁证。
, i  |) y- y# Y0 ~0 W! m8 A: p6 h: u  k3 S$ N" [' p+ Q
    相距不远,就是张先生的题词:“天赐龙福,地润黎民。”字极工整。这八个字内涵颇深,似乎有那么一点“庙堂江湖”之慨。 $ G, t* ]! J8 \/ b
& C# @6 @+ o6 P/ @4 `! J3 R5 y
    张先生是否常常回来?我没问过。但他一回故乡,肯定会徜徉在这道熟悉的峡谷,这就是他的“人间天堂”啊。也许,就在某一瞬间,童年的记忆渐渐复苏,如柳暗花明,如灵感迸发,他想起童年时候,一不小心割破了手指,便用岩层里的石粉涂抹伤口,血就止住了。
8 b" c3 U( W  U! Z# Z' \& H& C! l3 [3 Y& y
    这些有木纹的石头究竟是什么?凡事有了偶然,就会有必然,这一次张先生带回城里的竟是几块石头。
! Y/ H2 o4 B$ ^2 L3 ~. O/ R  ~5 n( ^$ V
    “是硅化木和恐龙化石!”鉴定结论让在场的人兴奋不已。
) |/ W) y; ]) C( Z8 f5 R9 \. n' w- i
    没过多久,龙凤峡发现硅化木和恐龙化石的消息传开了。昔日偏僻的峡谷来了很多人,一拨又一拨,县里的局长,市里的官员,省里的教授、学者…… ! a3 h1 O4 g7 ^

! v6 H! @5 x% n$ C- r3 k    这是张先生没想到的。从那以后,他便积极向外推荐,力促建成“地质公园”,现在省里已经立项,更上一级的批复,可能也快下来了。
* _( V4 N/ R: T9 v5 x1 n. B9 h" b$ k# q1 o
    我说过,庆幸在这个时候来到这里。 : Z' V7 A: j4 U" E$ Y

; u5 d% j/ X5 B( t; `6 E. C4 L    潭边的石壁上刻着两幅浮雕,一曰“放生池”,另一幅则叫做“放生潭”。讲的都是放生,都与脚边这一汪水有关。
8 k* t5 P& G) c* e5 y, G
8 G+ k1 {* @- T1 f+ S0 z1 _6 ?    我想,大约有这么两位读书人,一位题“放生池”在前,而来者觉得,这明明是潭嘛,池小,怎么会有“龙”呢,便题了“放生潭”。 3 l- ]$ b3 k" E+ W& F

  O9 _. \) c# e# x9 X2 L+ A# G3 J5 S    其实,他们可能都没错,有很多寺庙都有“放生池”的,他只是沿用了这个名称。
: X! J4 i5 T, `) ]; ?' T& i: K' a; x( O3 I5 f
    我想,龙凤峡有“龙”不难理解,那么为什么会有“凤”呢?凤也是传说中的鸟,也许,因了飞龙的传说,只要它安下心来,好好掌控山间风雨,造福一方百姓,那就送给它一只凤吧。 ; ~5 Y% [7 G3 E: h7 f0 p/ W6 m$ _/ x

$ a4 }8 g! d8 d& g" l# o    历史的脚步声已经远去 : z- k8 ]6 k7 W' t2 k+ l, `) X
  W$ ?6 j4 R0 l1 }0 P1 W9 u( V
    据我所知,龙凤峡地区在唐宋时期是归长江县辖的,而且距那时的县城不远。说到长江县,知道的人不多,因为这个县名已不复存在。但说贾岛所著《长江集》,就是在长江县主簿任上的作品集,知道的人会多一些。关于贾岛,我已在《蓬溪墨Se》一文中提到过,此处不赘。 1 |, W; v1 s9 k/ [4 F
! X6 ]" y* m7 L. D. y
    现在,长江县只是一片土地曾经拥有过的名字,历史的脚步声已经远去,除了一部《长江集》,好像还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 U+ \; A/ B0 W) D+ t4 ?0 ^, k# y# [
# l+ a( }" \- h" p# ~" j
    不说也罢。
* M9 c7 d" W' N$ F7 E; P* Y% e+ a. k  e& j
    但是,这不能不让人想到,山水与文化的珠联璧合,是不容忽略的。有“仙”则“名”嘛,有文化含量,自然的山水就成了人文的山水。 9 u# [* J. M/ N1 a! o- w4 ]. |: F6 f

$ P$ S- c/ f0 O/ y! T6 X    从龙龟寺再往下,到了谷底,向南,又见一潭,一瀑,这大概就是小龙潭了。
. z  \3 B) n4 Q4 [) l4 i) ]# ^" ~5 q: ]+ m  `% q
    潭边有一巨石,酷似青蛙,做蹲坐状,蛙背平坦,可供数十人小坐。小龙潭的风景以石为主,乱石林立(我想,建成公园时,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肯定都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伴之有水,石头也就“活”了。
) z& f! y- V1 ?
' T' F3 N4 R2 {2 X/ b    龙凤峡最早是叫龙洞峡的,因峡中多洞而名,传为飞龙巢穴,尚未开发,我也未曾贸然深入。 ; @6 r' t. P) S

& t1 [9 X9 K- I* u  I5 r2 X    洞穴与人类的不解之缘,我只能用“神秘”二字解释。凭借峡谷的阳光,我看见洞中石笋高悬,滴水形成的石莲花,美丽如玉,就像是时间留给我们的影子。
) ?7 p, j6 F* e& a1 L8 c& j" V) C/ U
    怎么又说到“时间”了。 ( L; [) i1 B1 T: P# x

& R! J* a* ~% G- k    不过,客观存在的东西,想要回避也是不行的。我知道,硅化木、恐龙化石的形成,需要时间,时间能冲淡一切,但也能创造一切,我们灿烂的文化、丰富的矿藏,无一不是由时间堆积起来的。只有山中的寺庙、石壁上的造像,默默注视着谷中风起云涌、河中逝水滔滔……
) y; y6 H! f6 x: W$ P* S  ]( h! w  u- ?2 E
    隔这里不远还有一个青师寨,寨上有七洞,据说是蒙古游牧民族入蜀时所建,用于居住。他们何时入蜀?在这里居住了多久?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 B" B- P3 {0 ?; y' h- v: }$ S& q5 g
  k2 R# {+ i3 ~' W# E8 v
    行至下游谷口,我回头望了望这个九曲十八弯的龙凤峡,便又想起了那两句诗: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其实,谁也带不走一片云彩的。我能够带走的,只是一些疑问,回头还得问问张先生去。(完)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6 19: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遂宁有恐龙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