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二:追踪
6 [3 Q2 [ C; x0 g9 ]/ D. o
& u3 r9 w3 w6 f+ d0 K* i目的:通过本课目的训练,使犬养成根据训练员的指挥和付与它的嗅源气味,在地面上寻找与嗅源气味相同的迹线,并沿着这一迹线进行追踪和获得与嗅源气味相同的物品或人的能力。
/ W" F" G l' w; d2 n7 f: D要求:在一般的环境条件下,对遗留气味二小时;距离2000米以上的迹线,犬追踪兴奋。
' a0 d. k/ C9 U' q, O4 M口令:“嗅嗅”。
% N7 Y6 M- l; }手势:右手指向嗅认的嗅源或迹线。
6 }" m$ E" J1 a, c$ i
2 Y& K0 L- P# |# X一、 主人迹线追踪" Y# C( n' q% c0 n. I* U1 C: {
1、 训练方法 K" f, P9 ] O5 O
选一声土质松软或有低草的场地,将犬拴好,用目的物逗引,当犬急于获取时,训练员快带离开犬约五米,在起点留下明显足迹后,以施步顺风走一条三十至五十米的迹线,将目的物放在迹线终点的地面上。然后再按原线返回,形成一条复线迹线。训练员带犬到迹线起点,左手持牵引带,右手指给犬嗅源,令其嗅闻,并发出“踪”的口令,诱导犬开始追踪。当犬低头嗅认迹线,要及时以“好”的口令给予奖励,并要间歇地发出“踪”的口令。到达终点后,犬获取了目的物时应予奖励。$ W( E4 f4 _% l, b
可根据犬的兴奋程度,重复训二至三次。当犬已能联系气味兴奋地追踪时,应逐步增加迹线的难度和选择复杂的环境。如训练员做迹线时不让犬看见;将复线改为单线;适当增加迹线的长度、弯度和角度;延长做线和开始追踪的间隔时间等。使犬能达到兴奋而准确地追寻带有角度的五百米以上的迹线。
' m6 E1 k* q9 n+ q$ E7 h& q5 T0 G6 m& U! p
2、 主人迹线追踪常见毛病的纠正方法/ F" v8 X0 U* n4 y7 I
(1) 训练员掌握不准诱导、帮助犬的时机。一经发现犬找不到迹线,立即给予帮助,易赞成犬完全依赖训练员才能追踪。纠正的方法:当犬遇到困难不能找到迹线时,应用口令、手势等鼓励,诱导犬积极找线;如仍不能使犬上线,方可重指嗅源,护送犬上线。6 I* T. U+ O) q1 X7 ` y K; {
(2)追踪绳控制过紧,犬没有找线的机会,依赖追踪绳追踪。纠正方法灵活运用追踪绳,根据情况收短或放长,既不妨碍犬的行动,又给犬以一定的限制,让犬自如、兴奋地联系气味追踪。% a& f! j7 V& ?, \" w' a
(3)做迹线时要注意以下问题:做复线时不要成两条线,以免犬乱跑;迹线以拐直角弯为主,一条迹线一般拐一至二个弯为宜,可适当增加拐弯训练。拐弯过多会造成犬把线不稳;迹线方向和拐弯方向要常交换,防止犬产生不良联系;拐弯处要加浓气味,使犬顺利地拐弯;目的物要放置在清洁平坦的地方;距目的物五十米以内不要拐弯;放好终点目的物后按原线返回十米左右,然后顺风跳出迹线;做单线时要顺风去做迹线,由下风返回。+ g$ d2 d+ I4 H% o1 B2 X3 ^8 g
(4)犬“冲起点”是指犬在追踪起点处不细致嗅闻,在嗅源处于较快的速度向前冲去,纠正方法:一是用追踪绳控制犬,不让犬前冲;二是给犬指嗅源,不要对着迹线的方向;三是距起点很近放一物品,让犬获取,防止“冲起点”,四是迹线上的第一个转弯处距起点不超过二十米。
" n5 C7 f6 C, p4 Z" a% u. N
0 L' C8 ^" x" r* M% z t
9 N1 T$ q( h) ^. ^6 I! m$ l' x/ R二、他人迹线追踪
4 t+ k3 j) e' S/ _' r1、 训练方法
5 l# w) ?" X) F: d他人迹线追踪与主人迹线追踪的训练方法相同,但迹线不由训练员做而由别人做。有的犬对他人迹线气味可能不兴奋,而去寻找主人的气味,对这类犬可采取,训练员将物品抛出,助训员拾取物品做线和追踪点结合扑咬助训员的训练等方法,提高犬追踪他人气味的兴奋性。% L) S( @" L; {
当犬习惯于追踪他人迹线气味,并能较顺利追踪带有各种角度的一千米以上的迹线时,才可转入复杂条件下的追踪训练。8 v- d& n4 t, l" ]% J
2 o0 S' z( n1 V! H2、 常见毛病的纠正方法* R! v C( F1 D* P( {, n
(1) 训练员不注意观察、掌握犬的追踪表情,造成强化不及时或指挥错误。纠正方法;首先应细致观察犬脱线(脱离了所要追寻的迹线)、反应线(犬脱线后,在找线过程中以某些动态表情发现迹线)、上线(又追寻上所求迹线)、上诱惑线(不同于嗅源气味的其它迹线,分人为设置的和自然的诱惑线两种)的不同表情,用强化手段使之固定下来,培养出明显表情,并将犬在不同时间、不同迹线条件所做出的表情掌握准确,达到根据犬追踪时的表情,就可以判断出追踪的正确与否,保证指挥无误。
. w. L/ H! A$ d x8 k (2)犬追踪时抬头找助训员,不细致嗅认迹线。纠正方法:在迹线的中间投放适当的物品,让犬获得充分的强化。助训员在终点要隐蔽好,让犬用嗅觉发现,不让犬用视觉发现。为防止犬的这一毛病,终点结合扑咬的次数不宜多。
2 J+ G! h! U) O) k(3)“嗅”的口令过于频繁,使犬依赖于口令的催促追踪。纠正方法:逐渐减少口令,最后达到只在需要时发出,犬正常追踪可不再发口令。" F) ]# y: l$ r1 {& m
; v; K. X# [2 g Z# n, @7 b三、在复杂条件下追踪7 X; ]2 t: h3 V& b$ W/ f- q
诱惑线主要有六种形式:即垂直交叉、锐角交叉、曲线交叉、多线交叉对顶角、多向分支诱惑线。. a$ T' o! I$ T1 n/ z2 i A- j
以上六种诱惑线的顺序即为它的易难顺序,训练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掌握。
* m: V( ~! w+ F* ^% z) a犬追至诱惑线时,如果不受诱惑线气味的诱惑而继续追踪,应及时以“好”的口令给予奖励。如犬错误地上诱惑线时,应将犬唤回,再次对交叉点附近的气味进行区别,重新上线追踪。如犬在交叉处徘徊犹豫,训练员不应过早约束犬,应让犬自如地分辨气味,发挥犬独立地区别诱惑线的能力。犬确实不能上线,再给予帮助。
6 U; z- d$ F% O) W( b9 K; P8 V6 @ J U6 d% ?; @- T$ n: `: J6 k
在培养犬区别迹线气味能力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8 A7 t7 h A2 n( i(1)在布设各种诱惑线之前,训练员与助训员应很好的计划,而训练员还必须确记诱惑线的交叉地点。
/ S+ X- ]+ d3 ~; w* T# N( {+ P(2) 在初期应布置新鲜的主人迹线进行训练。) f9 ~ W# v- {2 Q" C$ r
(3) 参加布设迹线的助训员,最好由犬不常接触的人担当,并经常更换。% l3 e! t) I5 Z! I: k
(4)各种诱惑线的形式,仅是为便于训练提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可以参照这形式灵活布设迹线。特别是在缺少助训员的条件下,利用行人通过的自然诱惑线进行训练,也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各种形式的诱惑迹线都不宜连续训练,训练次数也不应过多。% p& m, L: b, S
7 n) I# }6 \: p5 H D8 y 2、中断线的训练; v4 T) t0 \$ f, b& p7 S/ ^3 E
中断线的训练形式有三种:“直行中断线”、“斜行中断线”、“迂迥中断线”。布设迹线时,有意识地通过河流、道路、壕沟,使气味造成中断,做出以上形式之一的中断线。
7 [6 X/ b. l' r \中断线的训练应在犬具备了独立、兴奋地找线能力后进行,从直行中断线开始训练,初期应在接线处留有明显痕迹,以利于训练员正确指挥犬接线;后期可进行训练员不知迹线的训练,锻炼训练员的指挥能力。初期时,犬遇迹线中断往往乱跑,不能顺利地接线。这时训练员应首先带犬在迹线中断处周围找线,如犬找到线,给予奖励,令其追踪;如找不到时再带犬通过中断看法,在距离迹线接线点二十至三十米处令犬继续找线,犬反应后及时强化,使其继续追寻迹线至终点。
' X3 ~. `# D5 V" \做中断线时,环境、方向、距离要不断变换,不要形成规律,防止犬找线时产生不良联系。! S$ w$ s9 m ~) C( ]8 `
8 a6 O' E; H' X" Q, R
0 I/ A# X8 f# ~& g3、 独立发现迹线的训练( A) E$ m3 s. O) z% B% K8 M2 W8 I# W
独立发现迹线的训练有两种形式:一是嗅源不在迹线的起点而在是相隔一定的距离上,犬闻过嗅源后需经一段距离的寻找才能上线。初训时,训练员应知道起点外,闻过嗅源后带犬向起点方向找线,犬反应线后应及时强化并指挥犬追踪。随着能力的提高,要逐渐加大嗅源气味独立准确发现所求迹线的能力。二是在没有嗅源的情况下独立发现迹线。先做一条迹线。训练员带犬到距迹线起点十至十五米的地方,不让犬闻嗅源即发出“嗅”的口令,使犬独立地发现迹线。犬发现迹线应下“好”的口令并给予奖励;如不能发现迹线,则应带犬到距迹线起点近些的地方令犬嗅闻,犬发现迹线后即沿迹线追踪。此科目应在没有人及其它动物,没有噪杂声响和诱惑气味的清静环境中进行训练,而且没有诱惑线,犬发现迹线即可迫踪。. A: U7 c/ O L. ]
' g/ x# Y" p) Y) `' D注意事项:! n1 w$ o5 e, a+ P# [$ Z( {# y
(1)训练次数不宜过多,也不宜连续训练,以免犬产生把线不稳的毛病。7 P1 i+ ~) T1 J' S2 }4 n+ `
(2)在训练员基本掌握犬的追踪表情和犬具有相当的能力之后进行。
, g0 s" P" ^3 Z# f8 O
_) J# [ `3 l4、 夜间追踪的训练% |2 v' O( e' Z1 P! ~/ W
夜间追踪训练方法与白天相同。一般在他人迹线追踪训练后就 B/ k5 \& D( s" F
可以进行夜间训练。
3 _& ~) y8 T" P, x夜间训练前,要经过适应夜间环境的锻炼,并备有照明工具,以便观察犬的表情,正确地指挥。追踪时要注意控制犬的行进速度。+ ^+ b9 N# @/ x5 z" a7 w3 q
注意事项* d: }* x F/ }) a
(1)夜间能见度低,看不清犬的表情,因而口令要慎重,判断要准确。% b4 x- Q ?1 `, J0 T
(2)夜间追踪时,犬好回头看训练员和找训练员,训练员应跟上或牵绳追踪。平时要加强犬独立追踪的锻炼。- k% `& }+ O- `; o
1 G8 a+ [+ z% P0 p- A4 Z
5、 不知迹线的追踪
( Z$ d3 t3 h( b+ v训练员不知道迹线布设情况的追踪训练,叫不知迹线追踪训练。这主要是培养训练员正确掌握犬在追踪中的表情和行动特点的能力,便于在实际使用中根据犬的表情特点判断其追踪是否正确。
- R) Z6 M+ _$ F# a- H \: D当犬具备了一定的追踪能力,训练员初步掌握了犬追踪的各种表情后可进行不知迹线的追踪训练。初期可布设半不知迹线,即训练员只知迹线起点和终点不知中途情况或只知中途情况不知终点等,并逐步过渡到全不知迹线。已知迹线与不知迹线可结合训练。
- p9 C+ v V3 U7 i8 e+ C注意事项:0 x0 e5 Q6 W5 O) t+ p' R/ ^
(1)防止主观臆断或过分相信犬的倾向,以免赞成训练员指挥错误。
) w. ^+ g2 M; t1 [(2) 训练中不要失败次数过多,避免犬的兴奋性下降。
& Z1 B" h% }3 w( F! ]
4 {$ J6 A' x9 q1 i) C w% N6、 培养犬追踪终点发现人的能力
. e) h r9 h {' m这一训练要在犬已具备在较清静的环境中,追踪距离600-800
/ B& U! i8 z4 \7 y米的迹线的能力后,方可进行。其方法是:当犬追到终点发现隐蔽着的助训员时,助训员应稍加逗引,以引起犬对自己发出吠叫表示。训练员则给犬以奖励。. Y$ n/ J. j. ~1 e" @, R8 ] j- w
助训员在终点必须严密隐蔽,最好是在迹线的下风处,以防止犬过早发现。隐蔽处所和方式也应经常更换。同时,训练员必须记住助训员的迹线,以便于掌握。
) L( c+ C3 V% c, f训练员与助训员不要当着犬的面互相谈笑嬉戏。8 a, @. G8 G+ n5 p
8 p/ h9 O8 k+ |- _" x& }+ U2 C
7、 培养犬追踪终点结合鉴人的能力% {6 G8 |+ Z, \% V# ~: `1 M+ v. A5 A
这一训练是在犬已养成鉴人能力的基础上结合进行的。其方法" a" z) i: P6 ]5 `) A; P9 H
是:事先在迹线中途或终点布设若干助训员(布设迹线的助训员也在其中)。当犬追踪发现这一群人时,训练员就发出“嗅嗅”的口令,以平时训练鉴人的方法指挥犬进行鉴别。通过这样几次的结合训练,犬就能将追踪和鉴人联系起来。在这一训练中,为防止某些主动防御反应较强的犬扑咬助训员,助训员应犬来到时,不要走动或逗引,训练员也应以训练绳控制,必要时可采用“禁止”手段。; w+ d" `. C/ f5 j. V8 ^! ?
& L# I1 S, u* e6 A4 X/ L0 H8、 脱绳追踪的训练/ [. Q# K, w8 w; c' n7 g( V
使犬养成既能在训练绳的控制下追踪又能在脱绳时独立追踪的能力,以便于在某些行动不便地地形条件下(如树丛、高山等地带),不受训练绳的约束而自由的进行追踪。为了防止犬在脱绳后行动速度太快而脱线和便于训练员对犬的掌握,先要在带绳追踪的过程中,使犬对“慢”的口令形成条件反射。每当犬的追踪速度太快时,训练员就发出“慢”的口令,同时扯拉训练绳促进使犬放慢速度,但不要急拉训练绳,以免影响犬的追踪兴奋性。犬如能根据口令放缓速度时,就及时给予“好”的奖励,并令犬继续追踪当犬养成脱绳追踪后,也不要完全取。
+ `0 F( P$ O" |, V6 v
{5 @/ W) F7 P j4 ?3 A9 I7 f2 }% N7 j# b
9、 布设假现场的训练
" { i8 }# s6 F9 r4 |+ ~假现场应按实际使用中经常遇到的现场条件设置情况和面设迹线。训练中,训练员要冷静、细致地勘查和研究现场情况,正确指挥和掌握犬进行训练。0 U0 O+ u' H; g6 v3 o
; r- S- E! V3 V10、 复杂环境下的训练
) {* k, U+ ~8 P) M为了提高犬的追踪能力,还应进行:
, L/ \7 _' Z. e" G(1) 复杂地形的训练。应在不同的地形布设迹线,如草地、山地、沙石路、水泥路、柏油路,锻炼犬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
) F7 X' k. U" G! t" C (2)复杂环境的训练。经常带犬到各种场所进行散放,当犬对行人、畜禽、车辆较多的噪杂环境适宜后,可采用起点、中途、终点、全程复杂环境进行训练。
# L# O$ h+ u' V) I& X, }3 W (3)进行在不同气候,不同时间条件下的训练。; G4 ~% D! K' n( m
(4)延长时间的训练,当犬能追踪1000米以后,就要开始逐步延长迹线气味的时间。到3000米时,就不要以延长距离为主,而要以延长时间为主。开始训练时,以早晚阴凉时候为宜,逐步过渡到中午,一般延长时间3小时,3000米迹线,犬能兴奋准确追踪即可。( `) h! o/ i* e6 h) p7 v; t4 N
(5)延长距离的训练。开始延长1000米时,训练员最好选择平坦的地段,用训练绳拉住犬进行训练,军犬能够较好地追踪1000米以后即可将逐渐逐步延长到3000米以上。一般来说,3000迹线,延长时间3小时,犬能兴奋准确追完即可。1 l( S; f1 `" W" x
追踪是一个重要的使用科目,需要每个训练员不怕苦和累,根据训练方法,灵活地进行训练。不断提高军犬的追踪能力,以适应更复杂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