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5639|回复: 31

[遂宁商业] 《蜀中廣記》遂宁篇 (明)曹學佺 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3 20: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遂宁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四庫全書·蜀中廣記》 (001~014)/一百八卷 (明)曹學佺 撰
  欽定四庫全書

  史部十一

  蜀中廣記

  地理類八

  雜記之屬

  提要

  臣等謹按,蜀中廣記一百八卷,明曺學佺撰。學佺有《易經通論》已著錄。學佺嘗官四川右叅政,遷按察使,是書盖成於其時。目凡十二:曰名勝,曰邊防,曰通釋,曰人物,曰方物,曰仙,曰釋,曰游宦,曰風俗,曰著作,曰詩話,曰畫苑。蒐採宏富,頗不愧廣記之名。其中如叙州府之髙州,明史地理志云,洪武五年由州改縣,正徳十三年復為州,珙及筠連三縣隷焉,此書仍稱髙州,為縣二縣,亦不為之屬;又成都府之資陽縣,明史地理志屬簡州,此書不繫簡州,而别於仁夀井研二縣後,皆未免編次偶疎。王士禎,古夫于亭雜錄曰:丹鉛錄載東坡贈青神,楊棟詞云允文事業従容了要,岷峨人物後先相照見,説君王曽有問似此人才多少,而引小説髙宗問馬騏,蜀中人才如允文者有幾云云,按允文采石之功在南渡後,東坡之歿久矣,安得先有此詞。而曺能始蜀中十志亦載之,畧無駁正。又曰蜀中十志以物類相感,志十八卷為東坡撰,謬甚。則舛訛牴牾亦時,時間出盖援據,既博則精粗畢括同異兼陳,亦事勢之所必至,要之不害其大體,談蜀中掌故者,終以《全蜀藝文志》及是書為取材之淵藪也。

  乾隆四十三年六月恭校上

  總纂官 (臣)紀昀 (臣)陸錫熊 (臣)孫士毅

  總校官 (臣)陸費墀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21: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rivingwind 于 2013-7-3 21:36 编辑

○名勝記

 遂寧縣

  德陽舊壘,石山名區,初由縣而郡,後乃以節鉞雄矣。英華所載,岑文本册。遂州都督彭王元則文使持節,督遂、普、果、合四州諸軍事,兼遂州刺史衘也。白居易《行刺史李繁制》云:“遂居蜀之腴。”劉儀鳯《南樓記》:“平原沃野,貫以涪江,氣象寛舒,爲東蜀之都會。”李石賦云:“山維東蜀,如連如伏,此貞觀之所以建督府,而我宋之所以壯龍邸也,水控内道或正或譎,此劉裕之所以筞譙縱,魯竒之所以抗閠孟也。”

  按五代史,孟知祥兵圍東川,唐節度使夏魯竒死守。檄諸道文:“有城如斗,有壁如金”,此之謂也。知遂州軍事李騊《忠節廟記略》云:“方董、孟連衡,稱兵十萬,突次明月池。而公以騎卒二千,勢不相軋。乃堅壁清野,坐困強敵,始自戊寅迄于己巳。不幸食盡勢窮,義不茍生,背裂血面,竟以死謝。騊守是邦,追維前烈,遂度地于東城之隅建廟,請額刻之堅珉,以風來世。”本志稱,遂寧治後有忠井,即故節度夏公魯竒死所,每晴明霞彩上浮。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21: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rivingwind 于 2013-7-3 21:37 编辑

陳子昻《遂州南江别諸親故詩》:“楚江復爲客,征棹方悠悠。故人憫追送,置酒此南洲。平生亦何恨?夙昔在林邱。違此鄉山别,長謡去國愁。”

賈島《處州使君改任遂州因寄贈》:“云庭樹幾株隂入戸,主人何在客聞蟬。鑰開原上髙樓鏁,瓶汲池東古井泉。趂静野禽曽後到,休吟隣叟始安眠。仙都山水誰能憶?西去風濤書滿船。”

鄭谷《將之瀘郡旅次遂州遇裴晤謫居於此話舊淒凉因寄二首》:“云誰觧登髙問上元,謫仙何事謫詩仙。雲遮列宿離華省,樹蔭澄江入野船。黄鳥晩啼愁瘴雨,青梅早發中蠻烟。不知幾首南行曲,留與巴兒萬古傳。又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溪荒僧已無。今日同思錦城事,雪鋪花謝夢何殊。亂離未定身俱老,騷雅全休道甚孤。我拜師門更南,去荔枝春熟向渝瀘。”

范成大《遂寧府始見平川喜成短歌》云:“峽之西,遂之東,更無平地二十里,惟有髙山三萬重。不知誰人鑿混沌,獨此融結何其工。我本呉江弄水月,忽來踏徧西南峰。不知塵界在何許,但怪星辰浮半空。直疑飛入蝶夢境,此豈應有行人蹤。今朝半逺見城郭,云是東川軍府雄。原田坦若將看掌上,沙路净如行鏡中。芋區粟壠潤含雨,楮林竹徑凉生風。將士驩呼馬蹄快,康莊直與錦里通。半年﨑嶇得夷路,一笑未暇憐飄蓬。”

松栢之石昔著貞堅桃李之村,今猶爛熳。按《輿地紀勝》云:“宋建炎間轉運使衙後圃有松石,外猶松栢,而中化爲石”。又云:“近郭東北有村三十里許,彌望皆桃李,春時盛開爛熳如錦綺,郡守春日講出郊故事於此。”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22: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碑目云:蜀安國寺有碑,在遂州羅城外,永平二年立石。

  志云:城南報恩寺前有白塔,一名白塔院。舊傳隋煬帝公主隨夫謫蜀,而建此塔。中藏舍利一粒,大如櫻桃。今寺廢塔存,嵗有鶴來巢其頂,宋改今名。

  寰宇記云:梵雲山者,三面懸絶,東臨涪江,西枕落星池。志云:在縣南三里。


  又云:東二里雲靈山,與尋香山相連,有飛來石二,挺立巖隙,有唐人吕嵓、張九宗詩。按尋香山本名血腥山,唐刺史白子昉改今名。
  碑目云:縣東七里靈泉山,壁間鐫七泉二字,東坡筆。王象之云:隋開皇中,靈泉山大霧晦冥三日始散,忽有釋迦石像立,其所遂建聖佛寺,即資聖院也。方輿云:資聖院在小溪靈泉山。孫諤詩:四山藏一寺,方丈壓諸峰;囬首坐禪處,白雲深幾重。

 
   紀勝云:廣利寺在縣西五里,巖壑之勝甲於一方,雲厨之供香聞隔宿。唐建中初建爲善濟院,天祐改元爲再興寺,宋乾寧爲廣利寺,國朝爲廣德寺。開山克幽禪師詳見髙僧傳中。本志云:宋釋者文易壁山人、惟靖閬中人俱入廣利浮屠説法,爲第三第四禪師矣。

  予以壬子嵗過之,遍摹碑刻。有:
    唐觀察支使朝議郎檢校尚書工部員外郎兼侍御史柱國賜緋李仁表撰敕賜遂州再興禪林寺記。
    天祐改元甲子特進榮禄大夫禮部侍郎同平章丞相事侍御柱國賜紫鄭綮行牒
  宋元祐五年守普州知安岳縣事趙嗣業撰大唐克幽禪師塔記併書篆
  元豐八年乙丑金陵清谿逹叟李囘爲廣利寺文易記碑
  紹聖元年七月辛亥向眞净禪師煮茗此上南昌黄庭堅題
  尚書省牒奉敕賜善濟塔崇寧二年癸未勑戸部尚書右僕射蔡京行牒
  提舉榮州軍事推官馮世雄撰遂州廣利禪寺善濟塔碑瀛州防禦推官知湖州武康縣事充轉運司管勾帳司張康時書篆梓州路轉運司勾管文字賜緋孫詔通判遂州軍州兼管内勸農事權勾軍州事武騎尉賜緋何修輔梓州路轉運判官飛騎尉賜緋許安石梓州路轉運判官兼提舉學事飛騎尉謝瑾崇寧二年癸未立石
  尚書省牒奉勑宜賜圓覺慧應慈感大師牒至准勑故牒叅知政事鄭均右丞相缺乾道九年十二月御寳

  又有:
    崇寧甲申,大師忠惠秦國公何東劉懐逺詩云:“大士難知何代人,克幽開創實艱辛。細思筋骨相連理,元是金剛不壊身。廣利月華千古皎,補陀潮水四時新。可能得悟如來意,使我靈臺不染塵”。慶元丙辰二年,中書省叅知政事何澹題云:“王事勤勞來去忙,征鞍暫歇叩禪房。幾經劫火福田固,一入禪林心地凉。塔下乆藏金鎻骨,嶺頭長放玉毫光。石頭路滑人難到,我欲趨叅問大方”。寳慶丙戌,僧隆粲賡云:“纔過溪橋眼力忙,重重樓閣擁僧房。千巖秀色諸縁斷,一井清泉萬劫凉。山上玉毫朝現瑞,塔中金鎻夜垂光。補陀殊勝歸南海,誰信飛來墮此方。”慶元四年戊午,四川都大茶馬官丁逄題云:“出城數里即青山,路入蒼松白石間;只合歩行尋曲徑,不宜呵喝入松關。”


  碑目云:縣西長慶院,有浮螺亭,又有卞髙五十六體篆字碑。

  志云:眞如院,在東南十五里。唐咸通中建石壇,上有大寳幢髙二丈餘,刻西方神咒,又倚山起屋,鐫石爲佛,凡佛龕一百儀仗三千。

  又云:北二十五里,蓮華寺,一名崇善院,隋袁使君别業也。其相近法寳寺,一名妙臺,宋陳志剛文彦修遊此,有碑云:“自城中來,飲切虚堂嵗,晩江寒,極目烟靄,罷倦欲登妙臺,更索照上座茗椀乃去。”

  寰宇記云:龍頭山,在州東五十里,山有石,勢如龍頭,唐乾元二年,奏置龍歸寺。

  又云:龍池寺,故老相傳,池側有柳樹大十圍,周武帝天和初有龍自樹下升天,士女共觀之。自龍升後,其樹乃枯,池亦淺竭。

  志云:南五十里,有花板寺。元憲宗入蜀,在此寺中生一子,名辨都,尋卒于此。後每遇天雨隂晦,見太子著赤袍行水上,鄉人以爲神,遂刻像立祠祀之。

  志又云:大佛寺,在縣南一百里,即古定明院,在下遂寧縣南。唐咸通中建,前依巖石。宋治平間,賜額定明,其崖上有石佛首。靖康丙午,道者王了知命工展開身像髙八十尺。下俯江流。寺前有石壁立,色如黄羅,故俗名黄羅帳。其左有石磴,緣巖人撫掌則鳴其聲如琴,又有合掌石,石左右向宛有指瓜介扵湍流中。

  方輿記云:東蜀道院,在郡治内。晁子西爲記碑目云:唐張九宗題記在城東崇玄觀,其字圓勁,有虞禇風骨。

  本志云:東十里,嵩山觀有唐吕嵓詩云:“兩日行山興尚稠塵緣未斷且囘頭一天風雨吹凉閣四靣藤蘿伴客留著眼盡難爲業障平生無過是浮漚何須底死言名利尋得清閒即便休

  寰宇記云,鶴鳴山在城東北二十里,上有古觀松,上嘗有鶴唳。

  志云:集虚觀在城北二十里,廣山,山極孤峭斗入江心,涪江郪水會其下,下有龍潭,山常動搖,有銅鑄明皇像,殿柱上有葛璝題字,削之愈明。絶頂有葛仙洞,碑目云:遂寧廣山葛仙翁洞,上有殘碑紀詩云:“儿字江頭鎻翠烟,一峰挿立已參天。我來直上無人識,贏得清閒盡日眠。”一云:城東八十里有崇眞觀,在白鷺山嵓腹,乃周隋間葛仙翁煉丹之所。

  輿地紀勝云:遂寧有上清觀,祀董上仙像。上仙,唐小溪縣民女也,神姿雅異。一日紫雲垂布于庭,天樂青童引之上升,父母號泣呼之,復下。開元中詔迎入闗,乞還未久,竟仙去。詔置像于上清觀。志云:又于此地建唐興館,今唐興觀是也。入蓬溪界已,上山川俱見寺觀中。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22: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rivingwind 于 2013-7-3 22:27 编辑

○人物記

六朝

龔頴,遂寧人。少好學,益州刺史毛璩辟為勸學從事。璩為譙縱所殺,故佐吏並逃亡,頴號哭奔赴,殯送以禮。縱後設宴延頴,不獲已而至樂奏,頴流涕曰:北面事人亡不能死何忍聞。舉樂蹈跡逆亂乎。縱大将譙道福引出将斬之。道福母則頴姑。跣出力救之,得免。縱既僣號,備禮徵又不至,乃收頴付獄,脅以兵刄執志彌堅。至于蜀平,終不屈節。其後刺史至輒,加辟引厯府叅軍别駕從事史。宋文帝元嘉二十四年,刺史陸徽上表薦之于朝,竟不被命。



馮康國,字元通,本名轓,遂寧人。為太學生,負氣節。建炎中,苗傅劉正彦作亂,張浚外倡諸將致討,念二兇居中,欲得辯士,間之母令有投鼠之忌。時轓客浚所,慷慨請行,浚遣之杭説苗劉,曰:“自古宦官亂政,根株相連。今二公一旦為國家除數十年之患,天下蒙福甚大,然主上鼎盛不聞其過,豈可遽傳位於襁褓之子,且名為傳位,其實廢立。二公本心為國,柰何以此負謗天下,傳按劒大怒。轓詞氣不屈,正彦乃為善詞,遣轓還約浚來杭。轓再為傳書往返,訟言二兇之罪傅黨告轓。二公大怒,謂轓君尚敢來耶,轓曰畏則不來,來則不畏。轓竟以計得免。及勤王之兵大至,轓乃説宰相朱勝,非以令日,當以淵聖為主。睿聖復為大元帥,少主爲皇太姪,太后垂簾勝,非令與苖劉議,皆許諾。髙宗遂得反正,詔補轓奉議郎守兵部員外郎,更名康國,歴右司員外郎直顯謨閣知夔州。丁内艱復起,提舉川陜茶馬,卒于官。

楊輔,字嗣勲,遂寧人。乾道二年進士,累遷戸部郎中,總領四川財賦。會利西安撫使吳挺病,輔以吳氏世帥武興,恐乆生變密白二府早擇人望以鎮方面,仍移書四川制置使邱崇言:統制官李奭乃吳氏腹心,緩急不可令權軍。崇是其言,及挺卒,崇乃檄輔,權帥事輔不敢輕往,乃索印即益昌領事,乆之以敷文閣待制權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撫使時加吳曦宣撫副使假以節制財利之權。輔知曦有異志,因托言他事遣人以■〈樊,石代大〉書告于朝。上意輔必能誅曦,密詔授輔寳謨閣學士四川制置使,許以便宜從事。及曦反,輔自以不習兵事,且内郡無兵,遷延不敢發。曦移輔知遂寧府,輔遂委印於通判而去。曦既誅,詔進輔為宣撫使。輔乃上言:臣以衰病軟弱而居元功之上,恐牽制敗事乞以事任付丙,乃復以為制置使兼知成都。乆之除兵部尚書,以龍圖閣學士知建康,兼江淮制置使。卒于官,謚莊惠。



許維楨,遂寧人。為淮安判官,屬縣鹽城有二虎為患,維禎禱於神祠一虎去一虎死祠前。境内旱蝗,維禎禱而雨,蝗亦息。嵗無雪,民因多疾,維禎復禱雪深三尺,朝廷聞其事詔褒奨焉。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22: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蜀郡縣古今通釋

遂寧縣

  東晉置郡,稱遂寧,以其遂寧兹土也。宋宣和初,潜藩陞府,元降州,國朝降縣。
    廢廣漢縣,漢髙帝置,以屬廣漢郡
    廢徳陽縣蜀先主置,以屬東廣漢郡。按徳陽縣有二,其一在川西者,先主以屬梓潼郡。
    廢石山郡,後周武帝立。
    廢總管府都督府及東川防禦使,俱唐武徳貞觀等年立。
    廢武信軍節度,宋初立。
    廢小溪縣,晉永和年置,後魏恭帝改為方義縣。宋太平興國避諱復為小溪元省入遂寧。本志,小溪廢縣附北郭。
   廢遂寧縣,在東南一百里今稱下縣.



补充内容 (2013-7-3 23:05):
涪水出廣漢涪縣西北南至小廣魏與梓潼水合注云小廣魏即廣漢縣地王莽更名曰廣信也經又云梓潼水出其縣北界西南入于涪又西南至小廣魏南入于墊江註云昔岑彭與臧宫伐公孫述從涪水而上即此亦謂之内水也鄭谷東蜀春晩詩如...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22: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風俗記

蜀都賦云蜜房郁毓被其阜山圖采而得道華陽國志宕渠縣有石蜜宿山圖所采也本草石蜜出益州及西戎煉砂餹爲之成餅塊有黄白色寰宇記茂集達三州産蜜資州産甘蔗容齋隨筆云糖霜之名唐以前無所見自古食蔗者始爲蔗漿宋玉招魂所謂胹鼈炰羔有柘漿是也其後爲蔗餳孫亮使黄門就中藏吏取交州獻甘蔗餳是也後又爲石蜜南中八郡志曰笮甘蔗汁曝成飴謂之石蜜本草亦云煉糖和乳爲石蜜是也後又爲蔗酒唐赤土國用甘蔗作酒雜以紫瓜根是也唐太宗遣使至摩揭陁國取熬糖法即詔揚州上諸蔗榨瀋如其劑色味愈於西域逺甚然只是今之沙糖蔗之技盡於此不言作霜然則糖霜非古也歴世詩人模竒寫異亦無一章一句言之唯東坡過金山寺作詩送遂寜僧圓寳云涪江與中冷共此一味水冰盤薦琥珀何似糖霜美黄魯直在戎州作頌答梓州雍熙長老寄糖霜云逺寄蔗霜知有味勝於崔子水晶鹽正宗掃地從誰説我舌猶能及鼻尖則遂寧糖霜見於文字者實始二公甘蔗所在皆植獨福唐四明番禺廣漢遂寧有糖冰而遂寧爲冠四郡所産甚微而顆碎色淺味薄纔比遂之最下者亦皆起於近世唐大厯中有鄒和尚者始來小溪之繖山教民黄氏以造霜之法繖山在縣北二十里山前後有蔗田者十之四糖霜户十之三蔗有四色曰杜蔗曰西蔗曰艻蔗本草荻蔗也曰紅蔗本草崑崙蔗也紅蔗止堪生噉艻蔗可作沙糖西蔗亦可作霜色淺土人不甚貴杜蔗紫嫩味極厚專用作霜凡蔗最困地力今年爲蔗田者明年改種五穀以息之霜户器用曰蔗削曰蔗鎌曰蔗凳曰蔗碾曰榨斗曰榨牀曰漆甕各有制度凡霜一甕中品色亦自不同堆疊如假山者爲上團枝次之甕鑑次之小顆塊次之沙脚爲下紫爲上深琥珀次之淺黄又次之淺白爲下宣和初王黼創應奉司遂寧常貢外歲别進數千斤是時所産益竒牆壁或方寸應奉司罷乃不再見當時因之大擾敗本業者居半久而未復遂寧王灼作糖霜譜七篇且載其説予采取之以廣聞見按遂寧志唐有鄒和尚者乘白驢來寓遂寧傘子山山之民素以種蔗凝糖爲業驢常食其蔗民苦之告于師師曰汝知蔗之爲糖而不知糖之爲霜也因教以爲糖霜世稱絶品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22: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rivingwind 于 2013-7-3 22:49 编辑

○風俗記

華陽國志:徳陽縣有青石祠,山原肥沃,有澤漁之利,士女貞孝,望山樂水,土地易為生事。車騎將軍鄧芝雅有終焉之思,後遂葬其山,即今遂寧縣,是刺史李繁制云:遂居蜀腹。馬咸記云:人物富繁,江山灑落也。

楊烱,遂州長江縣先聖孔子碑,鄉閭少事風月多,懷命童子於雲臺,就門人於相圃,冬禮春詩之化再造,雙川淹中稷下之風一匡二蜀蓋文學彬彬盛矣。

唐大中時遂州薦福院僧所植栢數十圍後唐之亂山林一空此栢賴寺僧以二縑逭其害賦咏甚多紹聖丙子李常爲令作詩曰當日雙縑値萬緡買留柯葉拂星辰上巢絶頂繞千鶴下憩清隂可百人見輿地紀勝。

蜀都賦云蜜房郁毓被其阜山圖采而得道華陽國志宕渠縣有石蜜宿山圖所采也本草石蜜出益州及西戎煉砂餹爲之成餅塊有黄白色寰宇記茂集達三州産蜜資州産甘蔗容齋隨筆云糖霜之名唐以前無所見自古食蔗者始爲蔗漿宋玉招魂所謂胹鼈炰羔有柘漿是也其後爲蔗餳孫亮使黄門就中藏吏取交州獻甘蔗餳是也後又爲石蜜南中八郡志曰笮甘蔗汁曝成飴謂之石蜜本草亦云煉糖和乳爲石蜜是也後又爲蔗酒唐赤土國用甘蔗作酒雜以紫瓜根是也唐太宗遣使至摩揭陁國取熬糖法即詔揚州上諸蔗榨瀋如其劑色味愈於西域逺甚然只是今之沙糖蔗之技盡於此不言作霜然則糖霜非古也歴世詩人模竒寫異亦無一章一句言之唯東坡過金山寺作詩送遂寜僧圓寳云涪江與中冷共此一味水冰盤薦琥珀何似糖霜美黄魯直在戎州作頌答梓州雍熙長老寄糖霜云逺寄蔗霜知有味勝於崔子水晶鹽正宗掃地從誰説我舌猶能及鼻尖則遂寧糖霜見於文字者實始二公甘蔗所在皆植獨福唐四明番禺廣漢遂寧有糖冰而遂寧爲冠四郡所産甚微而顆碎色淺味薄纔比遂之最下者亦皆起於近世唐大厯中有鄒和尚者始來小溪之繖山教民黄氏以造霜之法繖山在縣北二十里山前後有蔗田者十之四糖霜户十之三蔗有四色曰杜蔗曰西蔗曰艻蔗本草荻蔗也曰紅蔗本草崑崙蔗也紅蔗止堪生噉艻蔗可作沙糖西蔗亦可作霜色淺土人不甚貴杜蔗紫嫩味極厚專用作霜凡蔗最困地力今年爲蔗田者明年改種五穀以息之霜户器用曰蔗削曰蔗鎌曰蔗凳曰蔗碾曰榨斗曰榨牀曰漆甕各有制度凡霜一甕中品色亦自不同堆疊如假山者爲上團枝次之甕鑑次之小顆塊次之沙脚爲下紫爲上深琥珀次之淺黄又次之淺白爲下宣和初王黼創應奉司遂寧常貢外歲别進數千斤是時所産益竒牆壁或方寸應奉司罷乃不再見當時因之大擾敗本業者居半久而未復遂寧王灼作糖霜譜七篇且載其説予采取之以廣聞見按遂寧志唐有鄒和尚者乘白驢來寓遂寧傘子山山之民素以種蔗凝糖爲業驢常食其蔗民苦之告于師師曰汝知蔗之爲糖而不知糖之爲霜也因教以爲糖霜世稱絶品


○方物記

輿地紀勝靖康元年遂州浚城隍得方寸古銅印其文曰廣漢侯印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22: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rivingwind 于 2013-7-3 22:58 编辑

○神仙記

第三涌泉治昔廣漢馬明生學道得仙太上老君化形住此在遂寧郡小溪縣界山上有泉水已病野人發之治世傳為祝水治王三十年正治居第六中品應第十一虛宿上治元神主子生人屬木


前定錄云遂寧岳某與閬州李某將赴試各祈夢於梓潼祠有一執簿者曰汝二人皆貴但身與頭不相稱令一使運斧以易及醒歸其妻不識詰其家人始知之後俱甲試遷官

于世尊遂州人與一女皆預知吉凶數州敬奉捨財山積鏨鑿岩壁列為佛像所費莫知紀極節度使許公存以其妖妄召至府衙俾射覆不中殺之神色不變於其所居得五色文麻百駄其他錢帛稱是

錄異記云遂州東岸唐村民言昔有神人寛衣大袖戴古冠幘立於道左語村人曰我鍾離大王也舊有廟在下流二十餘里因水摧壞今形像泝流而上將至矣汝可於此為我立廟村人異之詣江邊得一木人長數尺遂於所見處立廟號唐村神

趙尊師者本遂州人飛符救人疾病於鄉里間年深矣又善役使山魈令挈書囊度帽有民阮瓊女為精怪所惑毎臨夜即别梳粧似有所伺頃之迎接忻喜言笑自若召人醫療即先知姓名瓊迺令請尊師救解趙取素白絹朱書大符與瓊貼於戶牖更初聞有巨物中擊之聲如氷墜地遂攅燭照之廼一巨鼉宛轉在地逡巡而死符即不見女迺醒悟驚駭涕泣瓊遂碎鼉之首棄於壑間却詣尊師備陳其事趙又與小符令女吞之自後無恙出野人閒話

唐遂州人趙文信貞觀四年暴死三日復甦自説云初死有人遮擁驅逐將行同伴十人並共相隨至閻羅王所其中見有一僧王先喚師問云師一生已來修何功德師荅云貧道從生已來惟誦金剛般若王聞此語忽即驚起合掌讃言善哉善哉師諗誦般若當得昇天出世何因錯來至此王言未訖忽有天衣來下引師上天去後喚遂州人前汝從生已來修何功德其人報王言某一生已來不修佛經唯好庾信文章集錄王言庾信者是大罪人現此受苦汝見庾信頗曽識否其人報云雖讀渠文章然不識其人王即遣人引出庾信令示其人迺見一龜身一頭多龜去少時現一人張口云我是庾信為生時好作文章妄引佛經雜糅俗書誹謗佛法謂言不及孔老之教今受罪報龜身苦也此人活已具向親説遂州之地人多好獵採捕蟲魚逺近聞見者共相鑒戒永斷殺業各發誠心受持般若焉

唐武德中遂州總管府記室叅軍孔恪暴病死一日而蘇自説被收至官所問何故殺牛兩頭恪云不殺官曰汝弟證汝殺何故不認因呼恪弟死已數年矣既至枷械甚嚴官問汝所言兄殺牛虛實弟曰兄前言招慰獠賊使某殺牛會之實奉兄命非自殺也恪曰使弟殺牛會是實然國事也恪有何罪官曰汝殺會獠以招慰為功用求官實為己利何為國事因謂恪弟曰汝以證兄故久留汝兄既遣殺汝便無罪放任受生言訖弟忽不見亦竟不得言敘官又問恪因何復殺兩鴨恪曰前任縣令殺鴨供客豈恪罪耶官言曰客自有料殺鴨供之將求美譽非罪而何又問何故殺雞卵六枚曰平生不食雞卵唯憶九嵗時寒日母與六枚因煑食之官曰然欲推罪母耶恪曰不敢但説其因耳官曰汝殺他罪自當受之言訖忽見數十人來執恪將出去恪大呼曰官府亦大枉濫官聞之呼還曰何枉濫恪曰生來有罪皆不遺生來脩福皆不見記者豈非濫耶官問主司恪有何福何為不錄主司對曰福亦皆錄量罪多少若福多罪少先令受福罪多福少先令受罪然恪福少罪多故未論其福官怒曰雖先受罪何不唱福示之命鞭主司一百儵忽鞭訖血流濺地既而唱恪生來所脩之福亦無遺者官謂恪曰汝應先受罪我更令汝歸耳可勤造福因遣人送出遂蘇恪大集僧尼行道懴悔精勤苦行自説其事至七日家人辭訣俄而命終也出冥報記

韻英十卷
  唐翰林學士元庭堅罷遂州參軍讀書郊外有人身而鳥首者衆鳥隨之詣元曰願教君以字音及鳥語庭堅不之怪與往來嵗餘盡傳音律清濁之旨至隂陽術數無不通達在翰林日著韻英十卷未施行而西京陷賊庭堅亦卒出游宦紀聞

唐學士元庭堅左遷遂州叅軍讀書郊外忽見有人身而鳥首來造者曰吾衆鳥之主也聞君好音律故來見君因留數朝教以音律清濁庭堅後遂著韻英今遂寧鳯臺舖有遺迹也出本志


王符論曰郭玉者廣漢人也初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漁釣於涪水因號涪翁乞食人間見疾者時下針石輒應時而見効乃著針經診脉法傳於代弟子程髙尋求積年玉乃授之髙亦隱跡不仕和帝時玉為大醫丞多有効應帝竒之乃試令嬖臣美手腕者與女子雜處帷中使玉各診一手問所疾苦玉曰左陽右隂脉有男女狀酷異人臣疑其故帝歎息稱善玉仁愛不矜雖貧賤厮養必盡其心力而至療貴人時或不愈帝乃試令貴人羸服變處一針即差召問狀對曰醫之為言意也腠理至微隨意用巧針石之間毫芒即乖神存於心手之際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大貴者處尊髙以臨臣臣懷怖懾以之其為療也有四難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難也將身不謹二難也骨節不强不能使藥三難也好逸惡勞四難也針有分寸時有破漏重以恐懼之心加以裁慎之志臣意且猶不盡何有於病哉此其所為不愈也帝善其對年老卒官

馮真人名葢羅廣漢人居合州龍多山山有臺高十餘丈俗名石囤真人煉丹其上婦汲水於松下獲茯苓如嬰兒狀蒸餌之舉家十七人同飛昇時晉永嘉元年七月十五日也後人建仙臺觀繪像事之宋淳熙初以真人事狀于朝賜號冲妙上有丹灶仙洞飛仙泉大夫松今泉洞尚存按何騏龍多山仙臺詩曰世路聱牙赤水過故升天險問龍多書中舊識唐公昉圖裏今聞馮葢羅

雲笈七籖云析象字伯式廣漢人也少好黄老之業後師東平先生虞叔雅亦得道者篤尚養生玄黙無言家世豐財散千金以賑貧苦或諫之象曰昔竇子文有言我之施物乃逃禍非避時也知者咸服焉自刻亡日尸解如蟬蜕按白帖折象自知亡日召九族燕飲辭訣乃死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22: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僧記

 觀音菩薩化身有宋元祐中守普州知安岳縣事趙嗣業記曰大唐克幽禪師俗姓李氏其先隴西人因官入蜀家于遂之長江縣幼玩世典有志於仕而緣在於佛因以得疾見猛焰相逼遂發志出家求無上道應念火滅疾亦尋愈往依成都淨衆寺無相大師金和尚而師資道合投針相契就削髮圓具無相即授以心要師亦靈根宿植言下頓悟無相謂師汝如香象渡河深通我願付法之最當在汝也遣往彭門白鹿山結庵而居無相一日謂衆曰東雷鳴矣衆莫之測會杜公濟節度東川果欽師道延請歸住持遂之石佛寺説法為人大厯七年忽現瑞相身坐圓光中逺近花卉變成蓮萼人皆異之刺史鮮于公曼皇叔李公樸深所信奉叅叩密旨由是學徒雲集嘗曰汝等諸人勿學凡夫三乗外厭諸相而不了知相逐相生相繼無窮流浪生死凡受法者須具福智二門行住坐卧不離此心即六識清淨妙周沙界故經云所見色與欲等所聞聲與響等但心不生則諸法空寂其示人略如此先是資陽處寂禪師囑其衆曰吾示滅矣四十年後當有東來菩薩收吾舍利為吾造塔開元乙亥嵗寂入滅至大厯戊午厯嵗四十四而師遣門人昇岸等往為營建開壙獲記一如所言建中大旱井泉枯竭師遥指寺之西北隅往視卓錫焦崖水湧衆賴以濟今謂之聖水井貞元三年五月師吿衆曰吾此方緣盡不久將行刺史韋成武聞知帥衆詣寺請師久住濟度羣品師曰吾未嘗去但衆生緣盡耳九月十一日復升座曰時至矣趺坐而化報齡六十僧臈三十五韋公命其徒建塔於寺之南以葬全身會昌中寺廢塔毁地陷成池瑞蓮時出往取則無有天復年間相國瑯琊王公簡見一僧立府庭遣人逐之至池所而没因發掘其地得異骨如金色鈎鎖相連其教謂之菩薩骨也乃復建塔藏之併興其寺而五色圓光現谷中人以為觀音化身即於塔之側創一堂塑像莊嚴以表其事謂之聖觀音往往暁色開霽日出霧升團為圓相布為五色觀者堵立自見其形現光相中至今猶然太守馮公了達佛乗以外護之力謂禪師應化靈跡如此而舊記闕畧乃以其事畀嗣業輒緝拾始末可傳信者詳而書之以示後人按石佛寺今名廣德馮公名均愉時為朝請大夫兼遂寧縣軍府事也崇寧中封秦國太師劉懷逺慶元中叅知政事何澹寳慶中釋隆粲俱有詩碑言金骨化身之事。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22: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僧記

 觀音菩薩化身有宋元祐中守普州知安岳縣事趙嗣業記曰大唐克幽禪師俗姓李氏其先隴西人因官入蜀家于遂之長江縣幼玩世典有志於仕而緣在於佛因以得疾見猛焰相逼遂發志出家求無上道應念火滅疾亦尋愈往依成都淨衆寺無相大師金和尚而師資道合投針相契就削髮圓具無相即授以心要師亦靈根宿植言下頓悟無相謂師汝如香象渡河深通我願付法之最當在汝也遣往彭門白鹿山結庵而居無相一日謂衆曰東雷鳴矣衆莫之測會杜公濟節度東川果欽師道延請歸住持遂之石佛寺説法為人大厯七年忽現瑞相身坐圓光中逺近花卉變成蓮萼人皆異之刺史鮮于公曼皇叔李公樸深所信奉叅叩密旨由是學徒雲集嘗曰汝等諸人勿學凡夫三乗外厭諸相而不了知相逐相生相繼無窮流浪生死凡受法者須具福智二門行住坐卧不離此心即六識清淨妙周沙界故經云所見色與欲等所聞聲與響等但心不生則諸法空寂其示人略如此先是資陽處寂禪師囑其衆曰吾示滅矣四十年後當有東來菩薩收吾舍利為吾造塔開元乙亥嵗寂入滅至大厯戊午厯嵗四十四而師遣門人昇岸等往為營建開壙獲記一如所言建中大旱井泉枯竭師遥指寺之西北隅往視卓錫焦崖水湧衆賴以濟今謂之聖水井貞元三年五月師吿衆曰吾此方緣盡不久將行刺史韋成武聞知帥衆詣寺請師久住濟度羣品師曰吾未嘗去但衆生緣盡耳九月十一日復升座曰時至矣趺坐而化報齡六十僧臈三十五韋公命其徒建塔於寺之南以葬全身會昌中寺廢塔毁地陷成池瑞蓮時出往取則無有天復年間相國瑯琊王公簡見一僧立府庭遣人逐之至池所而没因發掘其地得異骨如金色鈎鎖相連其教謂之菩薩骨也乃復建塔藏之併興其寺而五色圓光現谷中人以為觀音化身即於塔之側創一堂塑像莊嚴以表其事謂之聖觀音往往暁色開霽日出霧升團為圓相布為五色觀者堵立自見其形現光相中至今猶然太守馮公了達佛乗以外護之力謂禪師應化靈跡如此而舊記闕畧乃以其事畀嗣業輒緝拾始末可傳信者詳而書之以示後人按石佛寺今名廣德馮公名均愉時為朝請大夫兼遂寧縣軍府事也崇寧中封秦國太師劉懷逺慶元中叅知政事何澹寳慶中釋隆粲俱有詩碑言金骨化身之事。


宋雪竇明覺禪師諱重顯遂州李氏子初叅智門問不起一念云何有過門召師近前來師纔近前門以拂子驀口打師擬開口門又打師豁然開悟遂寧縣志稱師住翠岩菴極有詩名嘗送僧云紅芍藥邊方舞蝶碧梧桐裏正啼鶯離亭不折依依栁況有春山送又迎又送僧之金陵云勝遊生末跡極目狎時羣捲袖消寒木揚帆牽斷雲曙缾花外汲午磬浪邊聞别後石城月依依逺共分有詩集傳世又著明覺語錄六卷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22: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詩話記

唐學士元庭堅左遷遂州叅軍讀書郊外忽見有人身而鳥首來造者曰吾衆鳥之主也聞君好音律故來見君因留數朝教以音律清濁庭堅後遂著韻英今遂寧鳯臺舖有遺迹也出本志

張震字東父號無隠居士蜀之遂寧人也孝宗朝為諫官有直聲孝宗稱其知無不言言無不當光宗朝以數直言去位時稱王十朋去省為之空張震去臺為之空一代名臣也而其詞婉媚風流乃知賦梅花者不獨宋廣平也其驀山溪青梅如豆一首草堂入選而失其名氏


○畫苑記

 銘心絶品云遂寧客館鎮張衍知縣家有吳道子三教圖蜀僧智永房有道子慈氏菩薩圖

  遂寧志縣北三十里顯教院唐咸通中建有張金水畫十八羅漢像

  銘心絶品云玉牒趙中太保士俾家鶴圖文元公孫賈通判公傑家鼯捕鼠圖汝州令狐中奉之子陳古諷家偷倉雀圖中山劉寳賢瓌提刑家花竹馴雉圖叔父符寳叔誼家海棠金雞圖遂寧王灼晦叔撫幹家鶴壁阿陽陳古與權家撫家牡丹馴狸圖又雪梅凍雀圖成都王稑茂先大夫家秋山圖雙流趙延修仲知縣家竹雀圖又蘆鴨圖雙流王焞子中縣尉家竹鶴壁宇文子震子友主簿家花竹禽兎圖遂寧客館鎮張衍知縣家三教圖廣安黎希聲博士孫邦基家竹鶴竹雀圖皆黄筌真迹

  遂寧客館鎮張衍知縣家有孫太古十一曜圖厲歸真百牛圖銘心絶品

  輿地紀勝小溪縣司馬温公像在天章祠中公父池嘗宰是邑既畫像祀之後又増入温公小溪今併遂寧縣畫評云勾龍爽蜀人神宗時為圖畫院祗候善作中古人物其狀質野觀者有返朴之思焉

   紀勝載遂寧縣治内有元祐閣畫元祐人物其上

   李時澤遂寧人初為僧名圓悟住成都金地院時李隲顯夫之京視其子喪拉與同行自是熟游中原多觀古壁見武洞清所畫羅漢豁然曉解得其筆法兵亂歸蜀即以畫名住昭覺寺時大殿既成為畫十六羅漢及文殊普賢藥師菩薩等像見存

    智源字子豐遂寧人傳法牛頭山工雜畫尤長於人物山水椿嘗見其看雲圖畫一高僧抱膝坐石上昂首竚目蕭然有出塵之姿使人敬仰不暇論風格其周忘機之亞歟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22: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rivingwind 于 2013-7-3 23:04 编辑

人物志 补录 

三國
  彭羕字永年廣漢人姿性驕傲多所輕忽惟敬同郡秦宓子勅薦之於太守許靖羕仕州不過書佐後又為衆人所謗毁州牧劉璋髠鉗羕為徒隷會先主入蜀泝流北行羕欲納説先主乃往見龎統統與羕非故人又適有賓客羕徑上統床卧謂統曰須客罷當與卿善談統客既罷往就羕坐羕又先責統食然後共語因留信宿至於經月統大善之而法正宿自知羕遂並致之先主先主亦已為竒數令羕宣傳軍事指授諸將奉使稱意識遇日加成都既定先主領益州牧拔羕為治中從事羕起徒步一朝處州人之上形色囂然自矜得遇滋甚諸葛亮雖外接侍羕而内不能善屢密言先主羕心大志廣難可保安先主既敬信亮加察羕行事意以稍疎左遷羕為江陽太守羕聞當逺出私情不悦往詣馬超超問羕曰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謂卿當與孔明孝直諸人齊足並驅寧當外授小郡失人本望乎羕曰老革荒悖不復道耶又謂超曰卿為其外我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超羈旅歸國常懷危懼聞羕言大驚黙然不應羕退具表羕詞於是收羕付有司羕於獄中與諸葛亮書曰僕昔有事於諸侯以為曹操暴虐孫權無道振威闇弱其惟主公有霸王之器可與興業致治故乃翻然有輕舉之志會公來西僕因法孝直自衒鬻龎統斟酌其間遂得詣公於葭萌指掌而談論治世之務講霸王之義建取益州之策公亦宿慮明定即相然賛遂舉事焉僕於故州不免凡庸憂於罪罔得遭風雲激矢之中求君得君志行名顯從布衣之中擢為國士盜竊茂才分子之厚誰復過此曾一朝狂悖自求葅醢為不忠不義之鬼乎先民有言左手據天下之圖右手刎咽喉愚夫不為也況僕頗别菽麥者哉所以有怨望意者不自度量茍以為首興事業而有投江陽之論不解主公之意意卒感激頗以被酒侻失老語此僕之下愚薄慮所致主公實未老也且夫立業豈左老少西伯九十寧有衰志負我慈父罪有百死至於内外之言欲使孟起立功北州戮力主公共討曹操耳寧敢有他志耶孟起説之是也但不分别其間痛人心耳昔每與龎統共相誓約庶託足下末蹤盡心於主公之業追名古人載勲竹帛統不幸而死僕敗以取禍自我蹈之將復誰怨足下當世伊吕也宜善與主公計事濟其大猷天明地察神祇有靈復何言哉貴使足下明僕本心耳行矣努力自愛自愛羕竟誅死時年三十七


  王濬字士治弘農人羊祜薦爲巴郡太守郡邊呉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養濬乃嚴其科條寛其徭役産育者皆與休復所全活數千人轉廣漢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賴之擢益州刺史濬懷輯殊俗待以恩信蠻夷徼外多來歸附徵拜右衞將軍除大司農車騎將軍羊祜雅知濬有才畧多竒算乃密表留濬於是重拜益州刺史武帝謀伐呉詔濬修舟艦太康元年濬發自成都先是濬守巴郡禁民棄孩所全育者不下千餘皆已壯大堪徭役供軍旅其父母誡之曰王府君生爾爾必勉之無愛死也衆共踴躍遂平呉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09: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要点文化,要点闲情才能仔细看啊!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4 11:34: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没有断句,我断了一部分,匆忙,不少有问题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14: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选点关键词的解释下,太多了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4 14:28: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几贴重要的都标点了。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18: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7 10: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铁 发表于 2013-7-4 09:08
这个要点文化,要点闲情才能仔细看啊!

好,要搞成简体中文,方便学习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7 22: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rivingwind 于 2013-7-7 22:48 编辑

我还是来转一下吧。

○名胜记


 遂宁县

  德阳旧垒,石山名区,初由县而郡,后乃以节钺雄矣。英华所载,岑文本册。遂州都督彭王元则文使持节,督遂、普、果、合四州诸军事,兼遂州刺史衘也。白居易《行刺史李繁制》云:“遂居蜀之腴。”刘仪鳯《南楼记》:“平原沃野,贯以涪江,气象寛舒,爲东蜀之都会。”李石赋云:“山维东蜀,如连如伏,此贞观之所以建督府,而我宋之所以壮龙邸也,水控内道或正或谲,此刘裕之所以筞谯纵,鲁竒之所以抗閠孟也。”

  按五代史,孟知祥兵围东川,唐节度使夏鲁竒死守。檄诸道文:“有城如斗,有壁如金”,此之谓也。知遂州军事李騊《忠节庙记略》云:“方董、孟连衡,称兵十万,突次明月池。而公以骑卒二千,势不相轧。乃坚壁清野,坐困强敌,始自戊寅迄于己巳。不幸食尽势穷,义不苟生,背裂血面,竟以死谢。騊守是邦,追维前烈,遂度地于东城之隅建庙,请额刻之坚珉,以风来世。”本志称,遂宁治后有忠井,即故节度夏公鲁竒死所,每晴明霞彩上浮。


蜀郡县古今通释

遂宁县

  东晋置郡,称遂宁,以其遂宁兹土也。宋宣和初,潜藩陞府,元降州,国朝降县。
    废广汉县,汉髙帝置,以属广汉郡。 【注:北宋遂宁府曾出土广汉侯印】
    废徳阳县蜀先主置,以属东广汉郡。按徳阳县有二,其一在川西者,先主以属梓潼郡。
    废石山郡,后周武帝立。
    废总管府都督府及东川防御使,俱唐武徳贞观等年立。【注东川防御使为唐大历年立】
    废武信军节度,宋初立。【注:唐末立】
    废小溪县,晋永和年置,后魏恭帝改为方义县。宋太平兴国避讳复为小溪元省入遂宁。本志,小溪废县附北郭。【注:宋书南齐书无小溪,故非晋立。小溪实乃小汉之讹;小汉,小广汉之简称也。】
    废遂宁县,在东南一百里,今称下县.
【免费开发】 网站建设 / 微信开发 / App制作 / 小程序开发 微信号:snwzj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