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回到遂宁,继续发文。
产品篇: 任何商业模式都是以产品为载体,实现商业转换而达成商业目的,不管你是什么“商”产品是不容回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处理好这个事情,你就完成了70%(我们公司对产品的理想期待值是:由产品完成70%的销售),看起来是一句话的事,殊不知在当下这个工业相对发达的时代,要实现这个是一个综合性,高难度的任务! 产品这个定义非常广泛,不拘一格。可以是具体的物品,某种服务,旅游资源等等,涉及面极广。只要是不违反国家法律,有市场受众就有价值,有价值就可以转化成价格从而实现商业转换。 产品之所以成为产品需要有这几个要素:卖点,受众基础。否则不成其为产品。“娃娃是自己的乖”那是慈母的权利,放到商业社会,这种思维就不管用了。商业行为是一个开放的行为,掩耳盗铃这种愚蠢的做法只会是自欺欺人,害己! 在珠三角流行这么个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便宜”这话有点糙,听起来并不华丽,但是绝对道理!有道理的东西就值得去扒拉。“人无我有”讲究的是绝对产品优势,别人没有,你有而又有消费受众,大好局面,有这种“神器”还愁什么销售呢;“人有我优”讲究的是品质差异化,你的产品比人家有更多的优点,这也是相当有说服力的;“人优我便宜”东西大家都有,我有没有相对优势,我可以少赚点,从消费者心理而言优点和代价两相平衡也是可以接受的。不管你信不信,大多数的商业都是这么玩的,那些高大上的东西和想法就另当别论了,别人的资源你不一定具备。下面举些例子来说明并分析下: 1》 绝对优势产品,(人无我有): 这咋一听比较复杂,其实也还好比如说: 红薯,这种农作物,全国到处都是,怎么有可能人无我有呢? 我们换个说法:射洪的红薯!想想这个范围缩小了多少? 再来换个说法:李四卖的射洪的红薯,这是不是就成了唯一了?(李四=网红) 当然你要找到卖点,被消费者承认的卖点,比如说:我奶奶用过的尿壶,它是具有唯一性,但是没有市场基础,消费者不承认然并卵!当然寻找卖点是一个技术货,过程也非常的繁复客观。 2》 相对优势型产品,(人有我优): 相对优势产品的这个“优”是一个多变量组合而来的结果,比如说:一定优势的商品+优势的服务+营销技术+实惠的代价。这个点的设置需要做到“知己知彼”,否则你哪能比较出这个合适的“优”这个需要灵活应用不予赘述。 3》 没得优势(人优我便宜): 我从各方面都没有优势,我就该死吗?不用! 在有利润的情况下以能够打动消费者的价格进行粗暴操作,要知道产品价格越是亲民,数量级别越大。(当然这也离死不远了,在这种情况下抽尽量多的精力去争取扩大自己的优势,未来也能一样精彩)。 这段有点难概述,用实际案例来比较好表达一些,但是一旦展开容易没完没了,看看您的悟性吧。
|